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的变异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分析核苷酸多态性及检验,研究不同来源甜玉米中的Su1的等位变异位点,为甜玉米的品种改良和提高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B73的Su1基因组序列为模板,对170份甜玉米自交系的Su1基因进行测序,研究玉米Su1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结果】共有97个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包含85个SNP位点,12个InDel位点。其中,位于编码区的SNP位点12个,InDel位点0个;位于非编码区的SNP位点85个,InDel位点12个。编码区中SNP位点同义突变有5个,非同义突变7个。自交系材料分为76个单倍型,该基因编码区序列将自交系材料分为47种单倍型。【结论】甜玉米Su1基因经历了明显的人工选择。

关键词: 甜玉米 Sugary1 等位变异 中性检验 单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肉灵芝'云灵3号'选育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省内收集野生子实体,经过鉴定和组织分离获得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株,以菌株L4439作为对照,通过初筛、复筛、区别性鉴定、中试和多年多点示范栽培选育菌株。结果表明:选育的菌株L4968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子实体呈红褐色、漆样高光泽,同心环纹和放射状纵脊明显,菌盖长度为(15.08±0.12) cm,菌盖宽度为(12.23±0.09) cm,菌肉厚度为(0.81±0.02) cm,菌柄长度为(7.25±0.10) cm,菌柄直径为(2.75±0.07)cm,每袋子实体鲜重为(84.98±1.41) g,生物学效率为(15.45±0.26)%,栽培周期为(85.00±0.82) d,出菇整齐,栽培性状稳定,栽培产量较高,该菌株适宜在云南及周边地区进行设施化和林下仿生栽培。2023年,菌株L4968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品种名称为‘云灵3号’。

关键词: 白肉灵芝 选育 品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抗旱稻的推广实践与发展刍议

杂交水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绿色低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和推广为突破中国农业发展资源约束瓶颈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促进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采用旱直播旱管方式种植节水抗旱稻可比传统水稻种植模式节约淡水资源50%以上,化肥施用量少30%左右,稻田甲烷减排90%以上,极大拓展水稻种植空间,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加强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品种技术研发、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和完善与农业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与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稻 农业绿色发展 节水抗旱稻 旱种旱管 节水 省肥 减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结合不同厚度保鲜膜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厚度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对采后葡萄质构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用0(无包装组,CK)、0.02、0.03、0.04、0.05 mm和0.06 mm厚度的LDPE保鲜膜袋包装,于(1±1)℃低温下贮放42 d,每隔7 d测定其贮藏期质构品质及贮藏特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最佳保鲜膜厚度。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不同厚度LDPE保鲜膜均能延缓葡萄掉粒率及失重率的上升,较好地保持葡萄色泽和亮度,同时能抑制水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延缓果皮和果肉硬度的降低。CK组、0.05 mm和0.06 mm LDPE组分别在贮藏28 d、35 d和35 d时失去商品价值,而0.02 mm、0.03 mm和0.04 mm LDPE组能将葡萄保鲜期延长至42 d。相关性分析显示,葡萄贮藏期间质构、感官和营养各指标之间密切相关。PCA结果显示,0.03 mm LDPE组置信圈较窄小,保鲜效果最好。综上,0.03 mm LDPE能较好地保持‘巨峰’葡萄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巨峰’葡萄 LDPE保鲜膜 低温 贮藏品质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多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4 CSCD

摘要:目的: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多糖进行纯化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中空纤维超滤技术优化金针菇多糖纯化参数,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型对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超滤纯化最佳参数为超滤膜孔径2 kDa、超滤压力0.08 MPa,且超滤时间在50 min内超滤速度未出现下降,可获得较高得率的多糖。通过乙醇沉淀分离2~15 kDa、15~30 kDa和30 kDa以上3个分子量范围的多糖,其中,2~15 kDa多糖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使秀丽线虫的最大寿命达12 d,比对照组延长了1倍。结论:采用中空纤维超滤技术获得的金针菇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金针菇多糖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可用于健康功能食品的开发。

关键词: 金针菇 多糖 纯化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枫泾猪及大枫杂交肉猪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比较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枫泾猪及其杂交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选择枫泾猪(枫泾猪♂×枫泾猪♀)和大枫猪(大约克夏猪♂×枫泾猪♀)作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了 2 种猪的生长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显示:生长性状中,大枫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枫泾猪,而测定时间、耗料增重比均极显著低于枫泾猪;胴体性状中,大枫猪的胴体重、瘦肉率、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枫泾猪,而皮厚、肥肉率、皮率、平均背膘厚均极显著低于枫泾猪;肉质性状中,大枫猪的嫩度显著低于枫泾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枫泾猪.大枫猪的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显著低于枫泾猪,n6/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枫泾猪.大枫猪的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枫泾猪.综上,大枫猪的生长性能(日增重、日采食量、测定时间、耗料增重比)、胴体性能(胴体重、瘦肉率、眼肌面积、皮厚、肥肉率、皮率、平均背膘厚)和肉质性能(嫩度、肌内脂肪、C18:0、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氨基酸总量)优于枫泾猪,本研究可为枫泾猪的开发利用及配套系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枫泾猪 大枫猪 生长性能 胴体性能 肉质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唾液乳杆菌SNK-6无细胞上清液对畜禽8个致病菌属的抑制和杀灭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微生态制剂抑制和杀灭病原菌是提高动物健康水平、保障食品卫生的重要产业技术。通过过滤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唾液乳杆菌SNK-6无细胞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96孔板检测CFS对8个属13个种16株人畜共患病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SNK-6的CFS对检测的16株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对不同菌株的MIC和MBC差异较大,其中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弯曲杆菌的MIC和MBC为1 250—2 500 mg∕L;对沙门氏菌的MIC和MBC为5 000—10 000 mg∕L;对奇异变形杆菌的MIC和MBC均为5 000 mg∕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和MBC均为10 000 mg∕L;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5 000 mg∕L和10 000 mg∕L;对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猪链球菌的MIC和MBC均为5 000 mg∕L。研究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SNK-6具有广谱抑菌和杀菌活性,可为唾液乳杆菌SNK-6 CFS预防和治疗主要细菌性疫病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 无细胞上清液 沙门氏菌 弯曲杆菌 猪链球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茶属植物在食用等功能中的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服务“大食物观”的背景下,植物的多功能开发备受关注。山茶属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较好的研究基础。基于其叶、果、花等不同器官在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山茶属植物在茶饮、油用、日化、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山茶属资源进入多功能开发的研究和应用视野。本文就山茶属植物在食用、日化和药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山茶属植物的多功能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山茶属 茶叶 茶油 日化 药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稻田冬茬绿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上海青浦地区不同稻田冬茬绿肥翻压后的土壤养分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筛选出最有利于土壤培肥的、适宜当地种植的稻田冬茬绿肥轮作模式.本试验设置3个稻田冬茬绿肥处理:紫云英处理(ZY)、蚕豆处理(CD)、油菜处理(YC).结果表明:(1)不同绿肥轮作模式对于土壤pH、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CD和ZY处理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YC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顺序为CD>YC>ZY;ZY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比CD和YC分别高出12.60%和28.70%,YC处理则速效氮和有效钾含量均为最高水平.(2)各绿肥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CD处理和YC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ZY处理,CD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比ZY和YC高出22.10%和55.17%.(3)CD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处于最高水平,均显著高于ZY处理.(4)绿肥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土壤脲酶活性的相关性较高(P<0.001);水稻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放线菌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5)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加权关联度顺序为CD>YC>ZY.综合比较,水稻蚕豆轮作是最适宜试验地区的稻田冬茬绿肥轮作模式.

关键词: 稻田冬茬绿肥 土壤养分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CoT标记分析节瓜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节瓜育种材料间存在着同名异种或者异名同种的问题,为了区别种质材料间的差异,对所得节瓜材料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是重要的辅助手段。通过利用前期建立并优化的适合以节瓜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SCoT-PCR扩增的体系,利用前期工作筛选的14条SCoT分子标记对36份节瓜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UVP成像,共得到8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的条带占78条,多态性比例为89.77%。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6份节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9~1.00之间,说明多态性位点较多,这些节瓜材料的遗传差异较大,材料间存在着异名同种的现象。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80时,这些节瓜材料分成6个居群,其中JG-7、JG-9、JG-32、JG-36都各自成为一个群组,这说明JG-7、JG-9、JG-32、JG-36这4个材料对整体材料的遗传背景差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36份节瓜材料的遗传多样分析,明确了这些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与相似性程度,为后期的育种工作亲本选择以及基因连锁图谱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节瓜 SCoT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