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南海西科1井致密白云岩特征及成岩环境

海洋地质前沿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科1井为南海区域揭示生物礁地层最全、取心最为完整的钻井。该井下中新统三亚组发育致密白云岩,其孔隙度为1.65%~16.4%,平均6.7%。渗透率极低,局部渗透率仅为(11.8~39)×10~(-3)μm~2,平均渗透率<1×10~(-3)μm~2。利用沉积岩石学、岩石孔渗物性特征和包裹体测试方法,分析了致密白云岩的成岩特征,讨论了其成岩演化条件。致密白云岩中的白云石以粉晶、细晶和泥晶为主,形态多为自形和半自形,晶形较好,具有雾心亮边构造,白云石晶体接触紧密。晶间孔细小,孔隙呈分隔状且互不连通,次生溶蚀孔不发育。三亚组致密白云岩形成于准同生成岩阶段和后生成岩阶段。频繁的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暴露,导致多期的海水充注孔隙作用,加上高温高盐的古海洋和地层环境,为致密白云岩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西科1井 致密白云岩 岩石特征 成岩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长江中游水质分析

淡水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长江中游水质特征,分别于2018年1、4、7、10月对长江中游江段的宜昌市、石首市、洪湖市、武汉阳逻、湖口县的水质进行了季节调查,对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长江中游5个断面地表水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得到长江中游干流大部分时期水质类别为I~II类,长江中游干流水体污染目前不严重,水质优于中国境内其他主要河流。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水质 模糊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曝气策略对SBBR处理模拟水产养殖废水净化效率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曝气策略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净化模拟的罗非鱼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影响,实验设计构建了5个形态结构相同的SBBR反应器,探究在两个既定溶解氧(DO)水平下(即曝气段DO=2或3 mg/L)不同曝停比(1h/5h、2h/4h、3h/3h、4h/2h、5h/1h)对其净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曝停比工况下氮素去除途径主要为同步硝化反硝化。总氨氮的去除率随曝停比的增大呈升高趋势。在曝气段DO=2 mg/L工况下,总无机磷氮的去除率随曝停比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硝化过程是影响氮素去除的主要因素。而在曝气段DO=3 mg/L工况下,总无机磷氮的去除率随曝停比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曝停比为4/2时达到最高。实验工况下不同溶解氧水平对COD的去除无显著影响,但是不同曝停比对COD的去除却有显著影响。在曝气段DO=2 mg/L工况下,出水磷浓度随曝停比的增加呈先积累后去除趋势,且磷素的去除率随曝停比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曝气段DO=3 mg/L工况下,磷素去除率均为正值,且随曝停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曝停比为4/2时达到最高。

关键词: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 曝停比 水产养殖废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投喂野生鲫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哲罗鲑消化生理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消化酶是反映动物消化生理状况和营养物质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具有关键作用。消化道的组织形态结构,是认识和探索鱼类摄食、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机制的基础和途径之一。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研究旨在探讨投喂野生鲫鱼和人工饲料对哲罗鲑(Hucho taimen)幼鱼(初始体质量(6.90±0.04)g)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投喂野生鲫鱼(G1)和人工饲料(G2),每组养殖试验鱼50尾,每个试验组设置3个平行。试验水温9.8~16.2℃,pH值7.2~7.6,溶氧>6.0 mg/L,氨氮<1.0 mg/L,日投喂2次。G1组投喂的野生鲫鱼,按其4倍折算,G2组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按试验鱼的体质量前4周投喂率为3.4%,后4周为2.0%,投喂56 d。【结果】研究表明,与G1组相比,G2组胃、前肠+幽门盲囊和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前肠+幽门盲囊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而胃和肝的脂肪酶差异不显著(P>0.05)。G2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G1组,其中后肠和肝的淀粉酶活差异显著(P<0.05)。G2组肠道绒毛高度和纹状缘高度也低于G1组,其中纹状缘高度达显著水平(P<0.05)。G2组肠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粘膜褶皱边缘有破损,纹状缘融合。【结论】投喂野生鲫鱼组哲罗鲑消化酶活性较强且肠道组织结构发育较好,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野生鲫鱼存在资源有限,人力劳动强度大,氮磷排放较高等缺点。随着哲罗鲑摄食能力的加强及对营养需求的提高,哲罗鲑饲料配方还需进一步优化,全面均衡人工配合饲料。

关键词: 哲罗鲑 饲料 消化酶 肠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对周边环境盐碱化的影响分析

生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养殖区周边环境盐碱化的影响,本研究对湖南澧县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1年、3年、5年和7年的池塘及排水沟渠附近底泥样品进行了钾、钙、镁、钠、水溶性盐总量、氯离子等土壤盐碱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水溶性总盐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对照组,养殖池塘沉积物的氯离子浓度随养殖年份显著增加,5年的池塘Cl含量最高。养殖池塘中Na+、K+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到第7年Na+显著增加。养殖池塘沉积物中Mg2+、Ca2+浓度对比对照组显著下降,养殖7年池塘Mg2+浓度与对照池塘相近,而7年的池塘C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年份的递增,养殖池塘的总盐、氯离子、Na+和Ca2+等盐碱化指标会呈现一定上升趋势,但目前整体未出现超出正常土壤标准状况,具体影响需进一步跟踪监测。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盐碱化 淡化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中镇静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中国鲜活水产品市场增长迅猛,但产销地域差别明显,长距离运输需求显著。镇静剂能够抑制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鲜活水产品应激反应,其被应用于水产品运输、繁育和手术等环节,以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但是镇静剂在水产品中广泛使用而可能导致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水产品中镇静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对水产品中镇静剂的类型及使用规定进行了介绍,分析并总结了近10年来水产品中镇静剂类药物的检测研究进展。论述了水产品中镇静剂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展,归纳了相关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做出展望。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应在新型简单、高效样品前处理方法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水产品 镇静剂 检测技术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赖氨酸-半乳糖对TMAO-Fe(Ⅱ)体系中TMAO热分解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赖氨酸-半乳糖(lysine-galactose,Lys-Gal)对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热分解的影响,通过建立TMAO-Fe(Ⅱ)体外模拟体系,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研究Lys-Gal对TMAO热分解生成甲醛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控制TMAO的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Lys、Gal以及Lys-Gal的混合物均对TMAO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较高的反应温度、较长的反应时间及较高的浓度比下Lys-Gal更能促进TMAO热分解,相应的分解产物甲醛、二甲胺、三甲胺的生成量显著增加。且Lys-Gal-TMAO-Fe(Ⅱ)体系中TMAO热分解的DSC曲线变化最显著,吸热峰由2个变为3个,热分解温度变低,更能促进TMAO的热分解。Lys-Gal促进TMAO-Fe(Ⅱ)溶液中TMAO的热分解,可能与Lys-Gal能够降低TMAO的热分解温度有关。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降解 模拟体系 热分解 甲醛 差示扫描量热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磷菌PSBHY-3的发酵培养工艺参数优化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解磷菌PSBHY-3的培养参数,为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解磷菌菌株PSBHY-3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及其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获得对菌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子;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主要培养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出优化后显著因子的最佳值及预测菌量;通过摇瓶试验验证,检验模型方程的准确性。【结果】菌株PSBHY-3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酵母膏(1∶1)。以温度(A)、蛋白胨—酵母膏(B)和转速(C)为因素变量,菌株PSBHY-3的菌量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17.10-0.88A+0.55B+1.27C+0.24AB+0.34AC-0.24BC-3.57A2-2.78B2-6.13C2。优化得到的解磷菌菌株PSBHY-3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可溶性淀粉10.020g/L,蛋白胨10.1820g/L,酵母膏10.1820g/L,氯化钠3.020g/L,硫酸镁1.020g/L,pH207,培养温度35.54℃,转速16420r/min,接种量1%,装液量60%(V/V)。在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下,菌量实际值为1.81×109CFU/mL,与理论菌量(1.72×109CFU/mL)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优化前采用营养肉汤培养的菌量(1.90×108CFU/mL)(P<0.05)。【结论】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等优化了菌株PSBHY-3的发酵参数,显著提高了目的菌量,回归方程预测准确,优化后的发酵参数可用于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关键词: 解磷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酵 培养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虹鳟spindlin基因克隆及不同倍性的表达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pindlin基因是减数分裂纺锤体相关因子,为了研究spindlin基因在二倍体和三倍体雌性虹鳟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差异,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spindlin基因cDNA 4529 bp(GenBank登录号:MN378564),其中3′非编码区(UTR)和5′非编码区(UTR)分别长3662 bp和14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序列的相对分子量为28.3 kD,理论等电点值为5.94,无跨膜结构.同源性分析表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与银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同源最高,高达99.59%.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虹鳟与大鳞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和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spindlin基因在二倍体雌性虹鳟卵巢、肾、肝、脾、肌、鳃、心、眼、肠和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对于二倍体雌性虹鳟,在受精后240—300d(days post fertilization,dpf)发育阶段,spindlin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对于三倍体雌性虹鳟,该基因在240—330 dpf阶段的表达量显著上升.在同一发育阶段中,spindlin基因在二倍体雌性虹鳟卵巢中的表达量较三倍体雌性虹鳟相对较高,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免疫组化结果发现,二倍体雌性虹鳟在240 dpf阶段,Spin蛋白在初级卵母细胞核内信号最强,在270—330 dpf阶段逐渐减弱;三倍体虹鳟卵巢在240—330 dpf发育阶段,在卵原细胞中信号逐渐增强.减数分裂异常是性腺败育的关键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与spindlin基因的低表达有关,这可能是卵巢发育阻滞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虹鳟 spindlin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氢杨梅素对煎烤鱿鱼片贮藏过程中氧化三甲胺降解及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降低贮藏鱿鱼制品中甲醛含量和提高鱿鱼制品的贮藏品质,本研究以未加二氢杨梅素的鱿鱼制品为对照,将用质量分数0.2%二氢杨梅素浸泡并烤制的鱿鱼制品在25℃条件下贮藏。以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含量、甲醛含量、二甲胺含量、三甲胺含量、色差、硫代巴比妥酸值、质构特性、气味和水分变化情况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二氢杨梅素对鱿鱼制品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二氢杨梅素处理能增强鱿鱼片贮藏过程中的持水性,同时有效延缓煎烤鱿鱼片褐变反应,改善鱿鱼片的颜色变化,降低脂肪氧化程度,提高产品的硬度及弹性,延缓产品在贮藏过程中不良挥发性气味的生成并且抑制TMAO降解,减少甲醛的生成。因此二氢杨梅素能很好地保持煎烤鱿鱼片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氧化三甲胺 煎烤鱿鱼片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