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氮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群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直播稻品种郑旱1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8种施氮水平,即全生育期施氮肥(折合纯氮)0、150、180、210、240、270、300、330 kg/hm2,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直播稻郑旱10号的群体特征、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稻郑旱10号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氮量为270 kg/hm2时,产量最高(10.40 t/hm2),显著高于其他施氮量处理。直播稻郑旱10号的最高分蘖数、穗数、叶面积指数、株高、叶基角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成穗率、结实率、粒叶比、透光率则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地上部干物质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增加趋势,叶片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在齐穗后随生育进程推进呈降低趋势,但地上部干物质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同一时期处理间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综上,当施氮量在270 kg/hm2条件下,直播稻郑旱10号的群体质量较好,根系活力最高,产量最高。
关键词: 直播稻 施氮量 群体特征 光合特性 根系生理 产量


提取方法对金针菇菌根蛋白特性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针菇下脚料菌柄基部为原料,采用碱法和超声辅助碱法两种方式制备蛋白质,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蛋白的特性,以期为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加工业提供理论依据。金针菇蛋白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4~35 ku,45~50 ku和70~120 ku等区间,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符合FAO/WHO的理想蛋白质模式。碱法提取蛋白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为第1限制性氨基酸,超声辅助提取蛋白的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两种方法提取蛋白的组成单元均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碱法提取蛋白和超声辅助提取蛋白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73.07,73.45℃。碱法提取蛋白疏水性、起泡性较好,可用在甜点、肉制品中。超声辅助提取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较好,可用于饮料、汤料、蛋糕等食品中。


普通小麦近缘种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Glu-A3基因的分离和鉴定
《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约占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三分之一,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普通小麦近缘种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Glu-A3位点特异性引物对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硬粒小麦及野生一粒小麦共计9份材料进行Glu A3-1、Glu A3-2、Glu A3-3基因扩增和鉴定,各发现5个等位变异,共计15个单元型;其中,有2个等位变异含有9个半胱氨酸残基,可能属于优良品质亚基。对小麦近缘种中这些Glu-A3位点等位变异的鉴别,进一步完善了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构成,并为小麦品质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提供了相应依据。
关键词: 普通小麦近缘种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Glu-A3基因 等位变异


小麦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植物抗病抗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根据小麦抑制消减杂交中分离得到的小麦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片段,结合TAIL-PCR技术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中克隆得到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命名为Ta CHS,其序列全长为2 543 bp,包含1 264 bp的启动子区、1 185 bp编码区和一个94 bp的内含子。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具有CHS家族的所有保守功能位点。同源性分析表明,Ta CHS与已报道的其他禾本科植物CH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8%以上。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Ta CHS启动子区域具有光反应元件、植物激素响应元件、真菌诱导元件、M YB结合位点、TATA-Box和CAAT-Box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Ta CHS基因在全蚀菌侵染小麦后的表达开始上调,侵染后4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调。以上结果表明Ta CHS基因可能与小麦防御全蚀菌侵染有关。


小麦γ-醇溶蛋白TaWG05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醇溶蛋白是小麦储藏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一种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可引发乳糜泻和食物依赖运动激发等多种症状。本研究以郑麦004为材料,克隆得到一个γ-醇溶蛋白Ta WG05基因,该基因编码319个氨基酸,其33~40氨基酸残基位置存在Ig E抗原表位区段,可能与小麦依赖运动激发过敏症有关。制备Ta WG05蛋白的抗体,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在不同小麦品种中检测Ta WG05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在郑麦366、郑麦9023和新麦26中,Ta WG05蛋白几乎无表达;而在郑麦004、矮抗58、豫麦18和偃展4110中,其表达量较高。所得数据表明该抗体可以有效的识别Ta WG05蛋白在小麦品种中的表达情况,为该蛋白过敏人群提供较好的健康指导,也为相关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灌浆后期去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郑单1002为材料,设置灌浆中后期(灌浆36 d)不同穗部及穗下不同数量的去叶处理,研究去叶后对玉米群体光合性能、冠层结构、产量以及子粒含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穗部叶及穗部以下叶保留3~4片叶,产量不降低;去叶较多情况下表现为减产;不保留穗位叶较对照减产了12.36%,子粒千粒重下降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去叶后直接导致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下降,无截取散射略微增加;保留3~4片叶处理,叶片光合性能表现出一定补偿效应,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处理,羧化效率略有升高;去叶处理降低灌浆后期子粒含水率,不保留穗位叶片处理较对照处理相比,在灌浆44、52、60 d,子粒含水率分别下降了8.14、8.75、17.84个百分点。


硅对辣椒CaWRKY41基因温度胁迫下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界中存在的一类较大的基因家族,参与植物在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多种应答。为了研究在低温和高温等非生物胁迫对辣椒CaWRKY4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豫椒101为实验材料,在对辣椒CaWRKY41基因克隆的基础上,利用生物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和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同源扩增获得的序列含有一个990 bp完整ORF框;对其编码蛋白分析发现,只含有一个WRKY结构域,属于WRKY41家族。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中,分子进化树表明与茄属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到92%。荧光定量分析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高温胁迫都能诱导CaWRKY41基因表达,表明CaWRKY41基因在应对低温和高温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硅 辣椒 CaWRKY41基因 温度胁迫 表达分析


牛IRS1基因3’UTR的克隆、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奶牛乳腺组织为材料,采用3’RACE技术克隆到奶牛IRS1基因3’UTR的全长,进一步对测得的序列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Target Scan 7.0和Pic Tar软件预测可能结合的microRNA,并对多个软件预测结合的microRNA,进行最小结合自由能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1 327 bp的牛IRS1 3’UTR全长,与NCBI上的预测序列一致率达到99%;miR-128、miR-96、miR-27a为2个软件共同预测到的结合microRNA;3个结合位点的最小自由能分别为-89.58、-87.91、-100.88 k J·mol-1,表明牛IRS1基因表达可能受到这3个microRNA的调控。
关键词: 牛 胰岛素受体基质1 3’非翻译区 3’RACE 最小自由能


转玉米C_4光合途径pepc、ppdk、nadp-me基因拟南芥光合特性对强光胁迫的反应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玉米C_4型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dk(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nadp-me(NADP-苹果酸酶基因)基因对拟南芥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以PC(转Zm pepc基因)、PK(转Zm ppdk基因)、ME(转Zm nadp-me基因)、PCK(转Zm pepc+ppdk基因)、PKM(转Zm ppdk+nadp-me基因)5种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WT为材料,鉴定了5种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外源基因表达量,测定了250μmol·m~(-2)·s~(-1)、800μmol·m~(-2)·s~(-1)、1 400μmol·m~(-2)·s~(-1)3种光照强度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相应的光合酶活性、光合速率。结果表明,5种转基因拟南芥在转录、翻译水平上均高表达了导入的外源基因。250μmol·m~(-2)·s~(-1)光强下,转基因拟南芥材料PC、PK、ME、PCK、PKM的PEPC酶活性较WT分别提高14.4%、9.1%、4.4%、21.6%、3.5%;PPDK酶活性较WT分别提高5.2%、33.2%、14.8%、24.9%、8.1%;NADP-ME酶活性较WT分别提高12.8%、42.0%、126.4%、31.9%、64.6%;净光合速率较WT分别提高26.6%、26.4%、5.4%、43.1%、14.1%,其中PC、PCK的C_4光合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表现最为突出。随着光强胁迫的增加,转基因拟南芥上述测定指标较WT高出的幅度增加,较250μmol·m~(-2)·s~(-1)光强下降低的幅度小于WT,说明转基因拟南芥耐强光胁迫能力更强。转基因拟南芥酶活特性、光合速率存在基因型差异,单基因材料PC>PK>ME,双基因材料PCK>PKM,且PCK为本研究所有基因型中最优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