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胶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价

海洋地质前沿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胶州湾海域15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Hg、Cd、Pb、Zn、Cu、Cr、As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对海洋沉积物质量进行标准分类,利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呈现由岸向海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且胶州湾东部近岸区域高于西部区域。经计算评价,胶州湾内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规定的第一类沉积物标准,研究区东侧部分站位达到二类和三类标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属清洁-轻度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胶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胶州湾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剂量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虹鳟体内的代谢残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给药剂量下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质量70.48 g±5.41 g)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挑选健康虹鳟257尾,分为低剂量组(126尾,随机分为21个亚组,每组6尾)和高剂量组(132尾,随机分为22个亚组,每组6尾),在(15±2)℃条件下,分别以20、50 mg/kg生产实际使用剂量ENR对虹鳟进行单次口灌,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其肝脏、肌肉、皮肤、肾脏、血浆和剩余组织,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各组织药物浓度,采用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药代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 mg/kg剂量下,ENR在虹鳟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的药物达峰浓度(Cmax)值分别为13.349、11.164、23.378、114.196、33.762 mg/kg和3.361 mg/L,药物消除半衰期(t1/2z )分别为100.928、60.780、67.283、111.586、56.523、320.705 h; 50 mg/kg剂量下,ENR在虹鳟对应组织的Cmax值分别为43.302、35.909、53.315、305.098、121.254 mg/kg和8.456 mg/L,t1/2z 分别为204.193、115.639、102.405、121.852、201.834、325.593 h;两种剂量下虹鳟各组织均能检出环丙沙星,且高剂量下ENR及其代谢物CIP在虹鳟体内的吸收速度及程度均大于低剂量组,两种剂量下ENR和CIP均分别在虹鳟肾脏和肝脏中富集含量最高,高剂量下ENR消除速度较快,但残留时间较长。研究表明,在(15±2)℃下,建议ENR 20 mg/kg剂量对虹鳟单次口服给药休药期不低于768 h(32 d),50 mg/kg剂量下休药期不低于1 008 h(42 d)。

关键词: 虹鳟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剂量 代谢 残留 休药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象山港海域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食性分析

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象山港黑鲷个体为研究对象,以18S rDNA为靶标,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黑鲷饵料生物组成特征,分析不同龄组黑鲷的食性异同。通过序列比对,共在黑鲷胃含物中鉴定出41个属中的62种饵料生物,分属9个门,其中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绿藻门(Chlorophyta)和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黑鲷饵料生物的优势组成门类。从饵料生物相对丰度和出现频率上分析,石莼(Ulva lactuca)、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胸刺水蚤(Centropages ham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和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是黑鲷的优势饵料物种,所占饵料生物总相对丰度的比重达60.90%。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结果显示:1至4龄黑鲷个体的饵料生物组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传统食性分析方法相比,高通量测序法在黑鲷饵料生物检测灵敏性上显现了较为明显的优势,保障黑鲷等重要物种的种群稳定对于该海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 黑鲷 食性 高通量测序 胃含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哲罗鱼血液指标和热休克蛋白基因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高温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血液指标和热应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0尾2龄哲罗鱼进行高温胁迫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时哲罗鱼体内供氧相关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淋巴细胞上升,但非特异免疫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受到抑制;肝功能指标显示ALP增高;肾功能指标CREA-S含量表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心脏功能的CK先下降、后上升。血液、心脏和脑中部分热应激蛋白表达量增加。结果表明:高温时哲罗鱼体耗氧增加,鱼体处于免疫状态,肝功能和肾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损伤,心功能在26.0℃持续一段时间后得到恢复。由于肝受到了损失,已经失去了调节功能,血液、心脏和脑中部分热应激蛋白表达量增加以缓解鱼体不适。

关键词: 哲罗鱼(Hucho taimen) 高温胁迫 血液指标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下养殖鲤鱼菌相变化分析

包装工程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在室温、低温环境下贮藏养殖鲤鱼的菌相、感官、化学和微生物学品质,确定鲤鱼特定腐败菌、货架期和贮藏中鲜度变化,为构建货架期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取贮藏初始和贮藏温度分别为0,5,10,15,25℃货架期终点的鲤鱼鱼肉进行菌落总数、假单胞菌、产H2S菌计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测定,并确定特定腐败菌。结果贮藏初始鲤鱼感官指标良好,菌落总数、产H2S菌、假单胞菌和TVBN值分别为(4.34±0.58),(2.85±0.63),(3.42±0.45)lg(CFU/g)和(84.7±5.7)mg/kg。在0,5,10,15℃下贮藏的鲤鱼货架期分别为(28.9±1.20),15.9,6.1,3.6d,特定腐败菌为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室温货架期为1.1 d,特定腐败菌为气单胞菌。结论基于鲤鱼低温和室温贮藏品质特征、货架期和菌群变化的结果,为货架期模型构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鲤鱼 鲜度 货架期 菌相 特定腐败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花鲈脂质代谢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monolaurate,GML)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脂质代谢的影响,文章通过基础饲料拌喂0 mg·kg?1(对照组)、1000 mg·kg?1(低剂量组)、2000 mg·kg?1(中剂量组)和4000 mg·kg?1(高剂量组)的GML,养殖均质量为(230±20)g的花鲈8周.结果显示:1)添加GML组的腹脂率均显著降低,肝体比第4周明显降低(P<0.05);2)低剂量和中剂量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均低于高剂量组(P<0.05);3)中剂量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高于其他组(P<0.05);4)添加GML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均有升高,而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P<0.05);5)添加GML组的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降低,且脂质沉积明显减少(P<0.05);脂蛋白脂酶活性均显著下降,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GML能够显著改善花鲈脂质代谢,该实验条件下,GML最适拌料量为2000 mg·kg?1.

关键词: 花鲈 月桂酸单甘油酯 脂质代谢 脂肪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乌贼热休克蛋白基因的挖掘及对低盐胁迫的响应

海洋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为动植物响应外界胁迫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有效改善机体对外界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基于先前获得的低盐胁迫金乌贼(Sepia esculenta)高通量转录组数据,对与低盐胁迫密切相关的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家族和晶体蛋白(crystallin)家族)基因进行挖掘;鉴于实时定量内参基因筛选,同时挖掘出金乌贼肌动蛋白(actin)家族系列基因;然后,对肌动蛋白、热休克蛋白和晶体蛋白家族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究低盐胁迫对金乌贼热休克蛋白和晶体蛋白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金乌贼肌动蛋白家族基因包括actin、内收肌actin、胞质actin、actin 1、actin II和βactin 6个成员,热休克蛋白家族基因包括HSPβ、小HSP、HSP 10、HSP 16、HSP 30、HSP 60、HSP 70、HSP 75、HSP 90α、HSP 90和HSP 90β11个成员,金乌贼晶体蛋白家族基因包括S crystallin、S crystallin 6、S crystallin SL18和O crystallin 4个成员。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肌动蛋白家族6个基因共享甘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和天冬氨酸等13个位点,晶体蛋白家族4个基因共享苯丙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和半胱氨酸等17个位点,而热休克蛋白家族HSPβ、小HSP、HSP 10、HSP 16和HSP 30 5个基因共享1个甘氨酸位点和4个保守位点, HSP 60、HSP 70、HSP 75、HSP 90α、HSP 90和HSP 90β6个基因仅共享2个保守位点。实时定量结果发现,低盐胁迫可以明显提高金乌贼HSPβ、HSP 16、HSP 30和HSP 70的基因表达,而明显降低晶体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表明在低盐胁迫条件下,金乌贼热休克蛋白家族基因通过自身的差异表达来提高机体对外界胁迫的适应防御能力。

关键词: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低盐胁迫 肌动蛋白 热休克蛋白 晶体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克隆及其在鳗弧菌感染下的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EsPrx)的开放阅读框(ORF),并分析EsPrx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及细菌感染下的表达情况,为中华绒螯蟹的先天免疫和抗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RT-PCR结合转录组序列比对克隆出EsPrx基因,利用DNAStar、ClustalW、ExPASy、TMHMM Server v.2.0、SignalP 5.0及NetPhos 3.1 Server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sPrx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及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下的表达情况。【结果】EsPrx基因ORF为597 bp,共编码198个氨基酸残基,含有Prx特有的2个结构域(FYPLDFTFVCPTEI和GEVCPA)。EsPrx蛋白分子式为C994H1544N258O293S8,分子量为22.05 kD,理论等电点(pI)为5.67,无跨膜域和信号肽,属于非分泌性蛋白。EsPrx氨基酸序列与扁额青蟹(Eurypanopeus depressus)、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Prx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对应的相似性分别89%、89%和88%;基于Prx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EsPrx氨基酸序列先与拟穴青蟹、扁额青蟹及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Prx氨基酸序列聚在一起,再与其他动物的2-Cys Prx氨基酸序列聚类,证实EsPrx基因属于未分化的Prx基因,即Prx1/2基因。EsPrx基因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以肝胰腺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P<0.01);EsPrx基因表达在鳗弧菌感染不同时间段存在明显差异,感染6~24 h其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后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EsPrx基因为甲壳动物未分化的Prx1/2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高表达,并参与鳗弧菌感染的抗氧化应激反应,即在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过氧化物还原酶 基因克隆 鳗弧菌感染 组织表达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效果

水产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发用于预防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灭活疫苗,实验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在胖头鱥上皮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EPC)上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进行连续传代培养,通过测定各代病毒滴度,结合病毒收获时间确定最佳增殖方案;采用不同浓度的β-丙内酯(β-propanolactone,BPL)在24℃下灭活,经安全性实验验证后确定最佳灭活条件。以不同剂量腹腔注射免疫虹鳟,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为阴性对照组,通过检测攻毒后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免疫相关因子表达量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来分析该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最佳增殖方案为以MOI为0.000 1接种,15℃培养3 d;最佳灭活条件为以终浓度3.0 mmol/L的BPL将IHNV在24℃下灭活24 h;以最佳免疫剂量10μL/尾腹腔注射免疫虹鳟,免疫后7、21、45和60 d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1.37%、84.28%、84.15%和47.5%,免疫后60 d时RPS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免疫组;免疫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x-1和IFN-γ表达量在免疫后7、15和30 d脾脏和头肾中均显著上调,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5倍);CD4和IgM表达量在免疫后15 d脾脏和头肾中均显著上调;在免疫后第30、45和60天虹鳟血清IHNV中和抗体效价依次为67.25、43.40和29.78,呈下降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该灭活疫苗可诱导虹鳟产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对虹鳟具有显著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为IHNV灭活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胖头鱥上皮细胞 灭活疫苗 β-丙内酯(BP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卵形鲳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卵形鲳鲹为原料,采用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制备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抑制肽。以水解度和XOD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酶解法制备XOD抑制肽的工艺,并对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适用酶,确立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g∶mL),酶解温度54℃,pH 7.0,酶解3.85 h,加酶量0.19%。在此条件下测得水解度和XOD抑制活性值分别为11.82%和52.41%,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该法制备所得的XOD抑制活性肽主要以分子质量<3 000 Da的组分为主,占比为93.92%,其疏水氨基酸占比高达36.95%,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较高。该研究可为卵形鲳鲹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卵形鲳鲹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 多肽 酶解工艺 肽分子质量 氨基酸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