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中细胞壁组分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
《果树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揭示‘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期质地变化机理。【方法】定期检测果实发育期细胞壁含量、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果胶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等指标。【结果】细胞壁含量、纤维素含量及半纤维素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幼果期上升,进入快速生长期后下降,成熟期较平缓的趋势;随着果实发育成熟,水溶性和离子型果胶含量呈上升趋势,共价结合型果胶含量呈下降趋势;水解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与相关细胞壁组分变化规律相符。【结论】随着‘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在细胞壁水解酶的作用下,细胞壁含量及组分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发育期 细胞壁 果胶 纤维素 水解酶


基于多重RT-PCR技术检测新疆甜瓜主栽区3种病毒病及其分布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新疆感染病毒病的甜瓜中克隆获得WMV、CMV、ZYMV 3种病毒CP蛋白基因的部分片段。并基于单重RT-PCR扩增条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优化所获得多重RT-PCR的反应体系,利用多重PT-PCR体系对48份供试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多重RT-PCR的检测结果与单重RT-PCR结果一致,说明构建的多重RT-PCR体系具有一定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于WMV、CMV、ZYMV 3种病毒的快速检测、病源鉴定、阳性筛选等研究。通过分析甜瓜主要种植区病毒病的多重RT-PCR检测结果,初步得出新疆甜瓜主栽区3种病毒的分布现状与侵染形式,从而为病毒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以期对新疆瓜果生产中病毒防治,田间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抗病毒病甜瓜育种等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基于SSR标记的制干辣椒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了36份制干辣椒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关系。从36对SSR标记中筛选出12对进行电泳分析,这12对引物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分析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共获得87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7.3条谱带,多态性位点58个,平均多态性比率66.67%;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277 8~0.805 6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以0.76为阀值时,可将36个制干辣椒品种分为3大类群;进一步的群体结构分析表明3个类群间种质资源相互渗入情况非常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受到强烈的人工选择的影响。


调亏灌溉对海岛棉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可为海岛棉水氮高效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新海24号’和‘新海35号’为材料,设置重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0 m3·hm-2,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2 850 m3·hm-2)、轻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900 m3·hm-2,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3 750 m3·hm-2)、丰水(蕾期滴灌定额为1 800 m3·hm-2,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4 650 m3·hm-2),对不同品种不同灌溉处理的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滴灌定额间,重度调亏处理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较轻度调亏和丰水处理提前3 d和7 d,最大累积速率降低45.1%和51.0%;生物量快速增长持续期表现为重度调亏<轻度调亏<丰水;重度调亏处理的氮素累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分别比轻度调亏和丰水处理平均提前8 d、15 d,氮素最大累积速率表现为轻度调亏>丰水>重度调亏。重度调亏处理茎和叶的氮素分配比例与轻度调亏、丰水处理差异显著,而轻度调亏与丰水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盛蕾期以后,蕾/花/铃的氮素累积量均以轻度调亏处理较高。皮棉产量以轻度调亏处理最高,可达2 372.9 kg·hm-2,比丰水、重度调亏处理分别平均高11.0%和41.8%。品种间,‘新海24号’的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的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较早,生物量及氮素的累积速率较大,皮棉产量较高。因此,轻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900 m3·hm-2)下,海岛棉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累积特征值较协调,各器官分配比例较合理,使皮棉产量较高。
关键词: 调亏灌溉 滴灌 海岛棉 盛蕾期 生物量累积 氮素累积 产量


调亏灌溉对海岛棉花铃期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新疆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膜下滴灌技术,以正常灌溉量(CK)为对照,设正常灌溉量的75%、50%、25%三个处理,研究调亏灌溉对海岛棉花铃期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旨在为新疆海岛棉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后30 d海岛棉出现光合作用的高峰,此时随着调亏程度的增加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轻度调亏(W1)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不显著,但中度(W2)、重度调亏(W3)则显著下降。海岛棉开花后10~30 d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显著增大,随着调亏程度增大,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ΦPSⅡ显著下降。W1在开花30 d后,与CK相比Fv/Fm、ΦPSⅡ、q P、NPQ下降不明显,而W2、W3显著下降。因此,分析认为在海岛棉开花后30 d内,不宜进行调亏灌溉,而30 d后可轻度调亏灌溉。


“根引”腐殖酸水溶肥对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根引"腐殖酸水溶肥对设施番茄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根引"在设施番茄上的最佳施加量。【方法】通过土壤起垄栽培,在设施番茄上施加1、1.5和2 kg/667m2"根引"共3次,定期测定番茄的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施加1和1.5 kg/667m2的"根引"对番茄生长促进效果较明显,而1.5和2 kg/667m2的"根引"对番茄的后期产量促进效果较明显,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施加1~2 kg/667m2的"根引"腐殖酸水溶肥促进了番茄的生长,并增加了番茄的单果重以及产量,施加1.5~2.0 kg/667m2的"根引",对番茄生长促进和产量及单果重的增加效果较明显。


中国甜菜产质量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中国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3个生态区,为探明当前甜菜生产上块根产量和含糖量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分别在3个甜菜产区,通过设置缺素处理,进行了2年23个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区氮磷对产量限制显著(P<0.05),硼对产量和钾对含糖的限制作用在所有试验区域均有不同程度表现,甜菜产质量主要限制因子的顺序依次为N>P>K>B>Zn。在西北区氮和硼是产量的最主要限制因子,缺乏后减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元素对产质量的限制依次为N>B>P>K>Zn。华北区5种元素对甜菜产量的限制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氮的作用最大,其他4种元素的作用接近,锌对含糖的限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因子对甜菜产质量的限制依次为N>Zn>B>P>K。


乌鲁木齐10号冷泉细菌群落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初步建立乌鲁木齐10号冷泉泉水细菌群落的定量分析体系。【方法】选用地震前与地震后的乌鲁木齐10号冷泉水样,以及无震时期的水样做为三种处理方式,利用构建克隆子的方法制作标准样品,并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线性(R~2)、斜率(S)、扩增效率(E)等相关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R~2=0.993、以及斜率S=-3.415,E=1.963均基本符合参数要求。震前冷泉水体细菌16 S rDNA片段拷贝数达到1.893×10~5 cop/mL,震后冷泉水体细菌16 S rDNA片段拷贝数达到1.43×10~6 cop/mL无震时期水体细菌16 S rDNA片段拷贝数达到9.931×10~6 cop/mL。【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符合参数要求,并且可以灵敏地、快速地定量未知模板的乌鲁木齐10号泉细菌数。


不同种植年限枣棉间作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种植年限枣棉间作土壤养分变化规律,以及科学地施肥管理。【方法】以南疆喀什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枣棉间作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2~4 a枣棉间作土壤养分的短期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枣树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 H和电导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显著,土壤盐分有一定的累积;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而速效磷却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所降低;其中养分主要累积在距树东侧50~100 cm,这与施肥方式有直接关系。【结论】该地区枣棉间作土壤存在一定土壤盐渍化趋势且不同养分指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在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现象。


水氮调控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灌水(W)和施氮量(N)对纺锤型品种农大211和长方型品种新冬20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冬小麦农大211的推广及南疆地区冬小麦高产节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两种穗型冬小麦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的相关研究来确定南疆地区最佳的灌水施氮模式。【结果】纺锤型品种农大211和长方型品种新冬20号在W1N1、W2N1和W2N2三种水氮组合下生育期相同。纺锤型品种农大211在W2N1处理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5),农大211的穗粒重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千粒重以W1N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长方型品种新冬20号在W2N3处理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5),千粒重也以W1N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通过水肥调控措施,冬小麦农大211生育期可与新冬20号相同,纺锤型品种农大211以灌水量300 m3/667 m2,施氮量20 kg/667 m2(W2N1)为最佳,而长方型品种新冬20号以灌水量400 m3/667 m2,施氮量30 kg/667 m2(W3N2)为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