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棉铃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海24号、新海35号为材料,设置滴灌定额0 m3·hm-2(重度调亏,土壤含水量10%左右)、900 m3·hm-2(轻度调亏,土壤含水量16%左右)、1800 m3·hm-2(丰水,土壤含水量20%左右)3个处理,研究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棉铃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 m3·hm-2处理的铃直径、铃体积分别在花后10 d内、20 d内快速增大,铃重在花后30 d内增长速度较快;但铃直径、铃体积在开花后30 d,铃重在开花后50~60 d,均较900 m3·hm-2和1800 m3·hm-2处理显著下降。900 m3·hm-2处理的铃直径、铃体积及铃重均与1800 m3·hm-2处理无明显差异。皮棉产量以900 m3·hm-2处理最高,平均为2372.92 kg·hm-2,比1800 m3·hm-2和0 m3·hm-2分别高10.97%和41.78%。因此,海岛棉蕾期滴灌定额以900 m3·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 调亏灌溉 海岛棉 铃直径 铃体积 铃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醛及贮后开封方式对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指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开封后出现二次发酵的问题,探索抑制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二次发酵的变化规律和最好的抑制方法。【方法】用不同处理抽穗期的新疆小芦苇为原料,用添加甲醛且贮后一直开封、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未添加甲醛且贮后一直开封、未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等4种方法制作半干青贮,青贮贮存时间为50 d,贮存50 d后,测定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指标和pH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合理利用饲料作物的科学方法。【结果】添加甲醛处理组与未添加甲醛处理两个组互相比较,添加甲醛处理组的色泽、气味、质地和pH值更为理想,其中添加甲醛且每天定时(07:30~08:00)开封30min/d处理的效果最佳。【结论】未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处理的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在贮后感官评定的指标更好。添加甲醛处理组而言:添加甲醛且开封30min/d处埋的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在贮后感官评定的指标最为理想,但添加甲醛处理组与未添加甲醛处理两个大组相互比较,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处理的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在贮后感官评定的指标比其他组更佳,能有效抑制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

关键词: 新疆小芦苇 青贮饲料 甲醛 开封方式 感官评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亚15份油葵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引入的油葵种质资源材料进行各性状的评价,为油葵育种材料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5份由中亚引入的油葵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株高、茎粗、叶片数、花盘直径、皮克率、百粒重、单株重、含油率、生育期以及分支类型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中亚油葵资源遗传变异丰富,9个主要的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在0.6%~22.5%,以叶片数变异最大,生育期最小。不同的资源具有各自的优良特性,株型表现上具有优势的资源是1、4、7和3号材料;百粒重上15、8和3号表现突出;单株产量上具有优势的是3、14、4和2号;5和15号资源的含油率优势明显。【结论】参试的15份中亚资源中3、4及5号表现较为突出,在创建油葵新材料时可以对这些资源综合加以利用。

关键词: 油葵 中亚资源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条带间作下矮秆作物行间辐射差异的模拟与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间作是未来中国解决粮食安全的一种重要途径,提高间作内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作物单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Munz模型中对于窄条带间作下模拟精度降低的问题,引入了玉米叶面积密度随冠层深度的分布函数,并基于试验测量的辐射重新获取了散射辐射消光系数,实现了窄条带间作系统中不同行矮秆作物冠顶瞬时PAR的模拟。试验设置了3∶6和2∶3两种玉米/大豆间作处理,并进行不同天气条件下各行大豆冠顶PAR模拟值与测量值的比较。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R2)的范围为0.76~0.99,3∶6间作大豆中行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范围为59.1~76.4μmol/(m2·s),内行为76.8~99.7μmol/(m2·s),边行为97.2~157.8μmol/(m2·s);2∶3间作大豆中行RMSE的范围94.9~129.5μmol/(m2·s),边行为125.8~181.0μmol/(m2·s)。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模拟一天中各行大豆冠顶PAR的变化规律,并能基本反映各行全天累积PAR的差异,且3∶6间作的模拟精度优于2∶3间作,内行优于边行。研究可为条带间作系统内不同行矮秆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差异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作物 模型 辐射 条带间 光分布 辐射差异

核麦间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核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方法】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核麦间作模式下,重施拔节肥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向生殖器官分配、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重施返青肥处理,施氮量30 kg处理高于施氮量40 kg处理。产量最高处理为追施尿素30 kg、返青期:拔节期=3:7。【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适当降低返青期追氮量,增加拔节期追氮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提高千粒重,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核麦间作 氮肥运筹 小麦 光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端干旱区滴灌量对冬小麦水氮利用及根系分布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疆南部极端干旱区滴灌小麦的灌水量阈值,在常规沟灌(总灌量为3 750 m3·hm-2)的基础上,设计了四种减量滴灌模式(灌水量分别为3 376、3 000、2 625和2 250 m3·hm-2),分析了滴灌量对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因灌水量不同而异,灌水3 376和2 625 m3·hm-2时较低;各灌水条件下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均随小麦生育期推进先降后升,在灌浆期达到最高,而后下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无机氮含量也逐渐递减。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灌水量在2 250~3 000 m3·hm-2范围内,随灌水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先逐步增加,而后下降。小麦根系长度随灌水量的减少呈递减趋势,当灌水量高于或低于3 000 m3·hm-2时,小麦根系出现早衰现象。

关键词: 滴灌 冬小麦 水氮利用 根系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环境下灰枣光合特征日变化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环境下灰枣叶片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为灰枣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吐鲁番地区博斯坦乡7年生灰枣为试材,设置2个试验观测组,分别为低温晴天(日平均气温23℃)观测组W1、高温晴天(日平均气温35℃)观测组W2,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灰枣枣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效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利用田间小气候自动气象站对灰枣园的气温(T)、大气相对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环境因子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其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两组观察试验中灰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11∶00和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13∶00左右出现较低值,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高温、低温环境下灰枣叶片蒸腾效率日变化差异明显;23℃环境下水分利用效率高于35℃环境下;两组观测试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相似。(2)对光合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23℃环境下,Pn与WUE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Tr负相关;Tr与PAR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RH负相关;WUE与T负相关;Gs与PAR、T负相关;PAR与RH负相关;RH与T极显著负相关(P<0.01)。35℃环境下,Pn与PAR、T负相关;Tr与WUE显著正相关(P<0.05),与Gs极显著正相关(P<0.01);WUE与Gs显著正相关(P<0.05),与RH负相关;PAR与RH负相关;RH与T负相关。【结论】日平均气温23℃,灰枣光合特性比较明显,净光合速率较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该温度有利于灰枣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日平均气温超过35℃影响灰枣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温度 灰枣 光合特征 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露地简约化栽培甜瓜的不同留果方式对产量及品质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探讨露地简约化栽培甜瓜不同留瓜方式对甜瓜干物质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露地简约化栽培条件下,以‘黄皮9818’为供试品种,分别设置单株留2果、留3果和任意结果 3种留果处理,比较分析成熟期不同留果方式下干物质量、果实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差异。研究表明,3种留果方式下植株的干物质、果实特性及产量品质间存在一定差异,各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T3(887.1 g/株)>T2(860.2 g/株)>T1(771.2 g/株),且T2、T3处理与T1处理达显著差异,2次采收期T1处理折光糖含量均高于T2、T3处理。综合丰产性和经济效益,任意结瓜(T3)处理可获得较高的产量31200 kg/hm2,其经济收益为62400元/hm2。

关键词: 甜瓜 不同留果处理 简约化栽培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穴追磷肥深度及组合对南疆枣树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南疆枣园滴灌条件下穴施磷肥深度对枣树生长的影响,为高效利用磷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红枣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穴追磷肥深度及组合的处理:L15R15、L25R25、L35R35、L15R25、L15R35,研究其对枣树生长发育、枣果产量与品质以及枣树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L25R25单果最重、结果数最多、单株产量最大。L15R25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各处理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养分含量虽有显著差异,但其差异没有明显规律可循。【结论】滴灌条件下枣树追施磷肥穴深度左右两侧均为25 cm是最有利于枣树生长的深度组合,单株产量为6.334 kg,比其余处理高出26.8%~99.6%,单果重为8.471 g,比其余处理高出7.7%~15.8%,增加收入320~1 900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滴灌 穴施 磷肥 深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什‘灰枣’‘骏枣’果实主要营养物质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研究喀什红枣果实主要营养物质间的相关性,以5年生喀什‘灰枣’和‘骏枣’为对象,测定成熟期果实矿质元素、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灰枣’和‘骏枣’果实主要矿质元素含量顺序均为:钾>氮>钙>磷>镁>铁>锌>铜>锰>硼。测定的13个营养物质指标中铁、镁、钾、磷、氮、维生素C和总酸7个指标的含量‘骏枣’极显著高于‘灰枣’,钙和总糖2个指标的含量‘骏枣’与‘灰枣’无差异;硼、锌、铜、锰4个指标的含量‘灰枣’较‘骏枣’高,但无显著差异。果实的矿质元素、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共13个指标的72组相关性数据中,‘灰枣’72组全部存在相关性,其中35组具有显著相关性;‘骏枣’有71组数据存在相关性,其中30组具有显著相关性。喀什‘灰枣’和‘骏枣’果实中矿质元素、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等因子之间是既有协同作用,又有相互抑制,果实品质形成是各营养物质协同调控的结果。

关键词: 果实 相关性 矿质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