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长期施肥对新疆灰漠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a新疆国家灰漠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常规培养法,结合Biolog技术对可培养微生物、生理菌群数量和碳源利用进行测定分析,研究撂荒(CK0)、耕作不施肥(CK)、不同化肥(N、NK、NP、PK、NPK)、化肥配施低量高量有机肥(NPKM1和NPKM2)和秸秆还田(NPKS)等10种处理土壤微生物特征,揭示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可培养微生物:与CK处理相比,CK0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P<0.05),NPKS处理微生物数量则显著降低(P<0.05);不同化肥处理的细菌(除PK处理外)、放线菌(除PK和N处理外)数量也有所增加,增幅在8.14%—135.70%和15.30%—44.78%之间;真菌数量(除NK处理外)则有一定幅度的降低;NPKM1和NPKM2处理,微生物数量最高,细菌分别增加了162.20%和173.75%,放线菌增加了34.39%和39.37%,真菌增加了63.33%和488.33%;(2)生理菌群:与CK0相比,CK处理显著提高了自生固氮菌和亚硝化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P<0.05);与CK相比,NPKM1和NPKM2处理显著提高土壤中与氮素转化有关的生理菌群数量(P<0.05),不同化肥处理和NPKS处理的影响不相同,NPK处理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3)微生物碳源利用:微生物活性表现为NK、NPKM1、NPKM2>N、NPK、CK>PK、NPKS>CK0、NP;CK0处理3个多样性指数以及NPKM1、NPKM2和NK处理Shannon(H)指数最高,其余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胺类是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4)聚类分析表明,除NP处理外,施氮处理土壤有较为相似的碳源利用,细菌和真菌与养分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培养微生物和生理菌群与微生物碳源利用的相关性较差。因此,长期不同施肥对新疆灰漠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长期耕作不施肥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不同化肥配合施用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不同,NPK及NPK配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墙体保温层最佳厚度的确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目前国内日光温室复合结构墙体保温层的最佳厚度,为不同保温材料在日光温室墙体中的应用以及日光温室动态热性能分析提供参考。【方法】运用Energy Plus软件建立日光温室动态热性能分析模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基于建立的日光温室模型和提出经济分析模型,对北京和沈阳地区不同保温材料日光温室墙体保温层厚度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在典型气象条件下,采用挤塑聚苯乙烯(XPS)、发泡聚苯乙烯(EPS)、岩棉(RW)和玻璃棉(GW)四种保温材料,北京地区日光温室三重结构墙体中的保温层最佳厚度依次约为40、60、110和120 mm;沈阳地区该结构墙体中保温层最佳厚度依次约为50、70、120和130 mm。【结论】分析四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以及使用环境条件,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材料优先使用挤塑聚苯乙烯(XPS),其次是发泡聚苯乙烯(EPS)。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三重结构墙体 保温材料 最佳保温层厚度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扁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资源库中收集保存的71份小扁豆种质资源的株高、千粒重、单株分枝数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0917%;71份小扁豆种质资源可分成2大组群,各个组群都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其中组群1的25份种质资源的单株分枝数、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指标都比较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关键词: 小扁豆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日光温室油桃CO_2施肥效应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增施CO2气肥对日光温室油桃光合速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日光温室油桃果实发育期进行CO2气肥补充,设置施肥区和对照区(不施肥),测定两小区CO2浓度和Pn,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指标。【结果】施肥区全天CO2浓度平均值较对照区提高12.4%,光合速率平均值较对照区提高48.2%;与对照区相比,CO2施肥区的中油5号和丽春在果实着色指数、单果重、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果胶含量等品质指标方面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南疆日光温室油桃果实发育期增施CO2气肥能较好解决温室内CO2亏缺,提高油桃的光合速率,而且油桃品质得到改善,果实商品性提高。

关键词: 设施油桃 CO2气肥 光合速率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莎车大果榅桲果实营养分析及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新疆莎车大果榅桲果实营养价值,对榅桲果实单果重、硬度、蛋白质、还原糖、总酸、总黄酮和膳食纤维、10种矿物质及17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榅桲中含人体必需17种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量1.06 mg/g,占氨基酸总量34%,接近WHO/FAO提出参考模式标准(40%),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和亮氨酸;榅桲膳食纤维(3.5 g/100 g)和总黄酮(19.08 mg/g)含量高于新疆常见大宗鲜食水果(苹果、梨),而蛋白质含量(0.25 g/100 g)低,味偏酸(糖酸比T=4.49);10种矿质元素中铜(2.05 mg/kg)、钠(5.91 mg/100 g)、镁(8.31 mg/100 g)、钙(10.76 mg/100 g)和钾(133.66 mg/100 g)含量也高于以上其他水果,尤其Ca/P=0.83,接近健康食品Ca/P=1要求;新疆莎车大果榅桲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仁果类果品,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 榅桲 营养成分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帕米尔高原非耕地设施延晚栽培葡萄的光响应特征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葡萄在帕米尔高原非耕地设施延晚栽培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适应性,探讨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方法】在帕米尔高原戈壁温室延晚栽培条件下,以3 a生‘红地球’、‘克瑞森’、‘木纳格’、‘秋黑’和‘里扎马特’葡萄为试材,测定并研究了开花期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情况,首次将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模型引入光合作用研究。【结果】光照强度在95~543μmol·m-2·s-1时,各品种光能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克瑞森’、‘木纳格’的暗呼吸速率较高;‘红地球’净光合速率在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2 287μmol·m-2·s-1)后开始缓慢下降。【结论】‘木纳格’光能利用率最高;‘克瑞森’和‘木纳格’光合产物的夜间消耗较大;‘红地球’存在光抑制现象,当光强超过其饱和点时,适当遮阴将有利于‘红地球’的光合作用。

关键词: 葡萄 帕米尔高原 非耕地 延晚栽培 光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防治方法对瓜棉套作田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防治方法对哈密瓜-棉花间作田棉蚜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不同防治方法对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田间释放普通草蛉卵和使用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 000倍处理对棉蚜进行防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比较不同防治效果及田间天敌种群动态的变化。【结果】对棉蚜进行生物防治7、10和15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54.77%、67.09%和78.26%,对棉蚜进行药剂防治7、10和15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6.84%、-0.12%、9.04%。生防田7、10和15 d后的田间草蛉类和瓢虫类数量显著多于化防田,10 d时蜘蛛类数量显著高于化防田,7和15 d时蜘蛛类数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防治效果持续期较长,而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持续期短的特点;生物防治较化学防治相比,对天敌昆虫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瓜棉间作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普通草蛉 棉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日光温室油桃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规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研究南疆干旱区日光温室油桃果实发育以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以‘中油5号’油桃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定期取样测定果实外观、内在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中油5号’油桃果实发育基本符合核果类果实发育的"双S"型曲线。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可滴定酸、可溶性糖、蔗糖、Vc、可溶性固形物都在接近成熟前发生快速累积或变化,糖酸比逐渐增大,提升和改善了果实风味。设施油桃果实成熟前15天是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生产中应注重果实发育后期的营养供应和水肥调控,提高果实品质。

关键词: 油桃 日光温室 果实发育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薰衣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19份薰衣草品种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对ISSR-PCR反应中的5个影响因素:DNA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Mg2+浓度、引物浓度、d NTP浓度,进行5个水平的优化试验,并在48℃~59℃范围内摸索退火温度。研究结果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薰衣草ISSR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浓度为2.50 ng/μL,Mg2+浓度为2.00 mmol/L,d NTP浓度为0.20 mmol/L,引物浓度为0.40μmol/L,Taq DNA聚合酶为0.75 U,退火温度为52℃。该体系可为开展薰衣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价奠定基础。

关键词: 薰衣草 ISSR 正交设计 6个因素 5个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新玉41号和新玉54号种子成熟度与活力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活力差异及变化趋势,确定不同品种种子最适收获时期。【方法】以新玉41号、新玉54号杂交种种子为材料,测定授粉后不同时期种子干重、鲜重、含水量,观察黑层出现时期通过标准发芽试验、田间出苗率调查分析种子成熟度与活力的关系。【结果】两杂交玉米品种种子鲜重均随着成熟度提高呈现出先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开始下降趋势;其干重均随着成熟度提高不断增加,至授粉后48~54 d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含水量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新玉41号种子在授粉后39 d百粒种子鲜重达到最大值39.1 g,含水量为44.2%;授粉后48 d百粒种子干重达到最大值22.1 g,含水量为35.6%;授粉后51 d出现黑层,含水量为35.6%;授粉后45 d发芽率达到最大值94%,48 d发芽率91.3%,差异不显著;授粉后48 d田间出苗率达到最高值92.3%,此时收获活力最高。新玉54号种子在授粉后51 d百粒种子鲜重达到最大值30.6 g,含水量37.92%;授粉后48 d出现黑层,含水量降至30.9%;授粉后54 d百粒种子干重达到最大值26.6 g,含水量为29.1%;授粉后45 d发芽率达到最大值97.5%,含水量36.2%;授粉后42 d田间出苗率达到最大值94.7%,含水量37.3%,此时收获活力最高。【结论】新玉41号和新玉54号两品种在授粉后42~48 d,含水量35.6%~37.3%,黑层形成前3~6 d收获,均可获得高活力种子。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成熟度 活力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