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十二种食用菌蛋白及其酶解产物降血糖活性
《菌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菌能提供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等活性物质。蛋白质水解后的小分子肽是其活性的重要表现形式。食用菌中的蛋白酶解多肽因其天然、安全,并且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12种常见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蛋白,将得到的蛋白使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以α-淀粉酶抑制率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作为筛选指标,发现在12种食用菌中猴头菇的蛋白酶解产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对α-淀粉酶抑制率为(65.70±0.33)%,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69.25±0.27)%,提示猴头菇可能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活性。猴头菇酶解多肽所富含的疏水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可能是其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重要因素。


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上海蔬菜 》 2024
摘要:为筛选适宜夏季栽培的生菜新品种(系),实现上海及周边地区生菜的周年生产,作者以83份生菜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耐热品种(系)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色类型生菜热害程度较低,其中罗莎红类型新品系h20k6266的热害指数最低(15.08),可作为创制耐热生菜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相比于商业种意大利生菜(热害指数为33.86),意大利类型生菜新品种浩农1号的热害指数为21.69,耐热性较好,且兼具颜色深绿、外叶阔棱形、叶片厚、叶姿半直立、叶缘缺刻浅、波状缺刻、泡凸较大、叶泡程度弱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生长期对金耳多糖结构特征及抗炎活性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生长期为25、35、45 d的金耳子实体(Naematelia aurantialba)多糖(分别编号为NAP-1、NAP-2、NAP-3)的得率、多糖含量、糖醛酸含量、分子量分布特征、单糖组成及体外抗炎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AP-3的得率(34.50%)最高,多糖与糖醛酸含量显著高于NAP-1.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子实体多糖的重均分子量(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w)由1.859*10~6 g·mol-1降低至1.347*10~6 g·mol-1.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子实体多糖是一种由木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以及少量葡萄糖组成的酸性杂多糖.不同生长期的金耳子实体多糖均能抑制脂多糖诱导引起的RAW264.7巨噬细胞NO释放与炎症因子分泌,与NAP-2、NAP-3相比,NAP-1抑制效果最强.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金耳子实体多糖的体外抗炎活性与其Mw和甘露糖的摩尔百分比呈正相关,与木糖的摩尔百分比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采收获得高抗炎活性的金耳子实体提供技术参数,对金耳健康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耳 不同生长期 多糖 分子量 单糖组成 抗炎活性


基于PCA不同肥料配施方案对樱花开花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以飞寒樱为研究对象,研究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和微生物菌剂(艾加生物公司)等产品的不同用量和配施处理对樱花开花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樱花开花各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促进效果是不同的.对芽鳞开裂率、露红率、产生花苞率、初花率、开花率、平均每株开花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樱花开花及叶绿素含量的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促进樱花开花及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佳的肥料配施方案为大量元素水溶肥 100 g·株-1,微生物菌剂 50 mL·株-1,中量元素水溶肥 10 g·株-1.


金顶侧耳和金针菇三个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菌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顶侧耳新品种‘金榆1号’是以商业化品种‘榆黄2号’为亲本,通过系统选育获得。该品种菌盖颜色为金黄色或亮黄色,菌盖呈扇形或扇半球形,菌柄粗壮,出菇整齐,产量稳定、生长周期短且抗逆性强。金针菇新品种‘上研A130’是以‘上研1号’为亲本,亲本的孢子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后,经多孢自交育种技术选育获得。该品种为白色,菌盖内卷呈球形,菌柄较长,菌柄基部绒毛少,芽出数多且整齐,产量高。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820’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获得。该品种为浅黄色,菌盖呈球形,菌柄基部颜色加深不显著,菌柄较长,芽出整齐,商品性状好。


上海浦东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
《农业展望 》 2024
摘要: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发展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地区推进试点区,在全国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有序推动,但发展过程中遇到注销瓶颈、规模化程度不高、整体品牌影响力不足、人才队伍不稳定、利益分配联结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基于此,从加强针对性服务指导与支持、提升合作社规模化程度、引入“区块链+”打造合作社品牌、加强农民合作社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联结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浦东新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大都市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