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出具不实和虚假报告的风险识别与防控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

摘要:近年来检验检测机构出具不实和虚假报告的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2022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计划,严查不实和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本文综合分析了与“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责任,并结合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日常检测工作,对容易出现“不实”和“虚假”的情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便检验检测机构有效避免因不实和虚假报告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农产品 检验检测机构 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 不实报告 虚假报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体外消化与发酵模型的多花黄精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模拟消化模型结合体外粪便菌群厌氧发酵模型,通过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并通过GC-MS法测定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从而探究多花黄精多糖(Polyonatum cyrtonema Hua.Polysaccharide,PCP)的益生元活性。结果显示:PCP经体外口腔、胃、小肠模拟消化,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PCP经体外发酵能够迅速降低发酵液的pH。肠道菌群PCoA分析表明,PCP具有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作用,且与菊粉具有一定类似性。在门水平上,相对于空白对照组PCP能显著(P<0.05)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PCP能显著(P<0.05)增加有益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巨单胞菌(Megamonas)等菌群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条件致病菌肠球菌属(Enterobacter)和志贺氏菌(Escherichia-Shigella)的相对丰度。同时,PCP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其中,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P<0.05)增加。本研究表明多花黄精多糖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短链脂肪酸产生。

关键词: 多糖 多花黄精 体外发酵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嘉定梅山猪与杜长大猪肉营养风味物质比较分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

摘要:为了研究嘉定梅山猪和杜长大猪(外三元杂交)肉中营养风味物质的区别,本研究分别对梅山猪和杜长大猪肉中的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及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梅山猪肉中的丝氨酸、谷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杜长大猪肉的(P <0.05);梅山猪肉中的胞嘧啶核苷酸(cytidylicacid,CMP)含量显著高于杜长大猪肉的(P <0.05),梅山猪肉中的尿嘧啶核苷酸(uridylic acid,UMP)、次黄嘌呤核苷酸(hypoxanthine nucleotide,IMP)含量显著低于杜长大猪肉的(P <0.05);梅山猪肉中的锌、铜、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杜长大猪肉的(P <0.01),梅山猪肉中的钾含量显著低于杜长大猪肉的(P <0.05)。综合对比分析,梅山猪肉的营养风味物质显著优于杜长大猪肉。

关键词: 梅山猪 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粉病病菌对不同抗性瓠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瓠瓜对白粉病菌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两个不同抗性瓠瓜品系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的方式,研究了接种白粉病病菌对瓠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接种白粉病菌后,瓠瓜叶片中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抗病品种的升高幅度大于感病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在部分时间段,抗病品种B-8与感病品种B-3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PAL)、β-1,3-葡聚糖酶活性、水杨酸(S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接种白粉病菌后,抗病品种B-8的SOD、POD、PAL、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各时间段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B-3,而抗病品种B-8的CAT活性在1、3、5 d时显著高于感病品种B-3,抗病品种B-8的乙烯(ETH)含量则在3、5、7、9 d时显著低于感病品种B-3,抗病品种B-8的SA含量在1、3、5、7 d时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B-3.综上,白粉病菌对不同抗性瓠瓜的防御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除ETH含量外抗病品种B-8的防御酶活性及SA含量均显著高于或部分显著高于感病品种B-3.本研究结果为抗白粉病瓠瓜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 瓠瓜 白粉病 防御酶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电击对草莓花粉活力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申琪’草莓花粉为材料,结合不同电脉冲形态、电场强度和电击次数进行处理,然后在花粉萌发培养基上28℃黑暗孵育,于3、6、18、24 h时用显微镜观察花粉萌发情况,探索草莓花粉电击适宜参数。结果表明:80μs方波脉冲在4.5—6.0 kV∕cm强度电击1次,可逆抑制花粉萌发,抑制程度与电场强度呈正相关;电击后3 h花粉萌发率为CK1的36%—70%,24 h时为CK1的60%—85%。方波4.5—5.0 kV∕cm强度电击2次产生部分可逆抑制,电击24 h后花粉萌发率为CK1的20%—50%;5.5—6.0 kV∕cm方波脉冲电击2次和4.5—6.0 kV∕cm电击3次产生不可逆抑制,电击24 h后花粉萌发率低于CK1的10%。用2.75—6.0 kV∕cm指数衰减波3.5 ms脉冲电击后,花粉活力快速下降,电击18 h后花粉萌发率在1%以下。综上,强度4.5—5.0 kV∕cm方波脉冲80μs电击2次为草莓花粉适宜电击参数。

关键词: 草莓花粉 DNA电击 电场强度 电击次数 花粉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丹毒强毒株对不同品种小鼠最小致死量的研究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

摘要:为了确定猪丹毒疫苗的效力,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传代猪丹毒杆菌强毒株C43-8株及C43-6株,在传代菌液形态、纯粹及活菌计数等相关检验合格的基础上给16~18g昆明小鼠(简称KM小鼠)、BALB/c小鼠、ICR(institute cancer research)小鼠注射不同数量的活菌,根据小鼠的死亡情况确定猪丹毒杆菌强毒株对不同品种小鼠的最小致死量。结果显示,猪丹毒强毒株C43-8株对KM小鼠、BALB/c小鼠、ICR小鼠的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MLD)分别为20、25、15CFU;猪丹毒强毒株C43-6株对上述三种小鼠的MLD分别为15、20、10 CFU。

关键词: 猪丹毒疫苗 效力检验 猪丹毒杆菌C43-8株 猪丹毒杆菌C43-6株 最小致死量 小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解冻方式对金枪鱼品质特性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枪鱼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主要的深海商品食用鱼。为减少其营养流失和品质下降,捕捞后需立即进行冷冻保存。因此,为了提高金枪鱼的食用品质,冷冻金枪鱼的解冻工艺成为影响金枪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探究不同解冻方式对金枪鱼品质的影响,从持水性、色泽、质地、抗氧化性、新鲜度和微观结构等方面对3种解冻方式(盐水解冻,ST;冷藏解冻,RT;低压静电场解冻,LV)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解冻方式对金枪鱼品质有显著影响。ST组可更好地保持金枪鱼肉的持水性(79.878%±3.913%)和新鲜度[(8.750±0.495) mg/100 g]。但ST组具有较高的氧化水平和微观结构损伤。RT组在色泽、质地和氧化抑制作用方面显著优于ST组;但RT组解冻损失率高、新鲜度差。相比于其他两种解冻方式,LV组能够更好地保持金枪鱼肉的色泽、质地、新鲜度[(8.367±0.404) mg/100 g]和持水性(77.827%±0.215%),并可有效抑制金枪鱼解冻过程中的脂质和蛋白质氧化水平,微观结构损伤最小。综上所述,低压静电场解冻可较好的保持金枪鱼肉品质。本文为提升冷冻鱼类产品的解冻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金枪鱼 品质特性 解冻 低压静电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明确施用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用化肥、商品有机肥作对照,在设施菜地开展了青菜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化肥对照相比,施用餐厨有机肥后青菜产量提高了4.03%~8.86%;与无肥处理、化肥对照相比,施用餐厨有机肥虽然会造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上下小幅波动,但是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累积无明显影响,各处理青菜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GB/T 2762-2017).

关键词: 餐厨有机肥 土壤重金属 青菜 设施菜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提取灵芝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的工艺优化及分子量分布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的提取效率,以灵芝孢子粉胞壁残渣为研究对象,用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实验优化酶法胞壁水溶性糖提取工艺,并比较酶法和不同物理法处理的灵芝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壁酶加量2%,酶解时间5 h,料液比1︰10(g︰m L)、温度40℃、pH6.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灵芝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含量达到17.86%。分子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酶解后的水溶性糖以低聚糖为主。研究结果可为有效利用和开发灵芝孢子粉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胞壁水溶性糖 溶壁酶 分子量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组分差异分析结合智能感官对本草栽培银耳风味特征的分析

食品与机械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本草栽培银耳的风味特征。方法:以本草基质栽培的白色银耳(本草银耳)为研究对象,常规栽培基质黄色银耳和白色银耳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风味组成差异,并结合智能感官技术对本草银耳风味特征进行解析。结果:本草银耳从鲜、甜味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含量,滋味活度值和等鲜浓度值,电子舌等多维度评价显示,其鲜味强度均低于黄色银耳和白色银耳。HS-SPME-GC-MS分析结果显示,本草银耳鉴定得到82种挥发性物质,高于白色银耳(71种)和黄色银耳(49种),以酯类为主,占比16.9%~22.4%,呈现浓郁的花草芳香,同时鉴定得到26种银耳特征香气成分,9种白色银耳特有成分和4种本草银耳特有成分;香气物质含量方面,本草银耳亦占据优势。结论:本草银耳鲜味淡香气浓,可开发调制饮品,而黄色银耳更适合作为菜肴。

关键词: 银耳 本草银耳 风味 电子舌 电子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