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多酚与多糖的相互作用:作用机理及功能特性变化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生物活性,与环糊精、黑木耳多糖或壳聚糖等多种多糖作用后,功能活性增强,但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对茶多酚与多糖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关于茶多酚与多糖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介绍了茶多酚和多糖的分类及结构,概括了多糖与茶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针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茶多酚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研究二者与其他活性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功能特性变化等方面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术化感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及其对小白菜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
《中药材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白术地下部化感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高效的水提方法及其对小白菜的化感作用,为建立合理的白术轮间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术的地下部块茎和须根为材料,制备不同浓度(0.01、0.05、0.10、0.20 g/mL)的水浸液和研磨液,用于化感作用研究.结果:6种类型处理中,以0.20 g/mL的块茎研磨液对小白菜种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最明显,其他处理对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的化感作用.各处理液对小白菜幼苗的形态特征没有显著影响,对其根毛的生长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所有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抑制小白菜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CA),0.20 g/mL的块茎研磨液和须根研磨液对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其他处理化感作用较弱.结论:白术地下部化感物质主要存在于块茎中,以研磨提取的方式效率最高.总体来看,白术对小白菜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弱,表明白术可以与小白菜进行轮间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STN敲除对肌肉增强因子2(MEF2C)和miR-222表达调控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脂肪沉积转录调控通路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Western印迹和RT-qPCR等方法研究肌肉抑制素(MSTN)敲除后对潜在调控脂肪沉积的肌肉增强因子2(MEF2C)和miR-222的表达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miR-222启动子区域预测到MEF2C的结合位点,Western印迹显示肌肉抑制素敲除后MEF2C表达量上调,qPCR结果表明当MEF2C高表达后miR-222表达量上调3.48倍(P<0.01)。说明MSTN敲除后引起MEF2C高表达,进而促使miR-222表达量上升。
关键词: 肌肉抑制素 肌肉增强因子2 miR-222 生物信息学 脂肪沉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多抗系列甘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 2019
摘要: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能源、蔬菜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在边际土地种植表现出较强的优势,符合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湖北是我国甘薯种植优势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农科院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10月31日下午,湖北省农科院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签署"中巴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战略合作备忘录.院长焦春海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bdul Ghafoor博士代表双方签字.副巡视员夏贤格主持签字仪式.会上,焦春海介绍了湖北省农科院基本情况以及植保土肥所在水稻高效施肥技术、水旱轮作养分周年统筹管理及肥水高效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新起点,充分发挥湖北省农科院科技优势,不断深化与巴基斯坦在农业其他领域的合作.
关键词: 湖北省农科院 水旱轮作 施肥技术研究 水稻优质高产 高效施肥技术 统筹管理 焦春 巴基斯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施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农业农村部在《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中也强调要"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恩施市位于武陵山区,畜牧业生产有资源优势,也有地理、技术和理念上的劣势,基本停留在传统畜牧业养殖与加工水平上。为了推动恩施市畜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笔者剖析了恩施市畜牧业发展面临的诸如特色资源挖掘利用不足,养殖污染较严重,畜产品品质不高、品牌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业态培育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恩施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着粒密度的湖北省水稻穗型分类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2017年湖北省中稻区试汇总报告中74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稻米品质等数据,选用着粒密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参考前人的分类标准,确定出着粒密度的穗型划分标准;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探究着粒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并对穗型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4个水稻(Oryza sative L.)品种的穗部性状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着粒密度、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的变异系数超过10℅;74个品种按照着粒密度划分为3类穗型,着粒密度大于7.96粒/cm的为密穗型,小于6.85粒/cm的为稀穗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穗型;这3种穗型的品种在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度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产量与着粒密度呈典型抛物线关系(F=17.83,P<0.01),着粒密度为7.5~8.5粒/cm时产量达到峰值;中穗型的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垩白度)、加工品质(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蒸煮品质(胶稠度、碱消值)均优于稀穗型和密穗型.因此,为保证选育高产且优质的水稻品种,应把着粒密度控制在7.5~8.0粒/cm.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e L.) 穗型 着粒密度 产量 品质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藻土附载丁香酚缓释处理对不同品种草莓品质影响的比较
《现代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个品种草莓(晶瑶、晶玉、甜查理和宁丰)为试验材料,将丁香酚附载于硅藻土缓释,研究了不同品种、丁香酚缓释处理下草莓的保鲜效果。研究表明,晶瑶草莓贮藏保鲜效果优于晶玉、甜查理和宁丰三个品种草莓,货架期更长,保鲜品质由优至劣依次为:晶瑶、甜查理、宁丰、晶玉。在冷藏(4±1℃)过程中,丁香酚缓释可抑制草莓果实腐败,延缓果实质量损失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含量的降低,还能抑制MDA含量的上升以及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对保持草莓果实的感官品质也具有积极作用;贮藏9 d时,经丁香酚缓释处理的晶瑶草莓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31.50%和1.33%,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含量分别为8.83%、0.577%、5.72%和31.46 mg/100 g,MDA含量为23.11 nmol/g、SOD、POD、CAT活性分别、261.68 U/mL、1.65 U/mg、52.49 U/g。总而言之,硅藻土附载丁香酚缓释处理对草莓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且不同品种草莓之间具有一定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