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7889条记录
来自桑树的3株青枯劳尔氏菌分离株的亚分类研究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导致桑青枯病的病原菌。从广东省罗岗、英德蚕区桑园的感病桑树取样,采用TZC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的3株青枯劳尔氏菌菌株G11-41、G12-9、G12-50的形态特征均有差异:G11-41菌株菌落小,菌落中央深红色,菌体形态为接近球形的短杆状;G12-9菌落不规则,菌落中央呈淡红色,菌体形态为短杆状;G12-50菌落呈不规则圆形,菌体形态呈长杆状。将3个分离菌株的菌液淋灌根部接种感染桑树植株,其致病性也存在明显差异:接种G11-41菌株的植株发病率为11%,死亡率为0;接种G12-9与G12-50菌株的植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根据Hayward分类标准进行生化型分类,3个分离株的6种碳源利用试验均呈现阳性反应,属于生化型Ⅲ。基于菌株的16S r DNA序列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l)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将青枯劳尔氏菌分类为4个种群型,G11-41、G12-9、G12-50分离株同归属于种群型Ⅰ,其中:16S r DNA序列进化树上,G11-41与G12-50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分布在同一个进化小枝上;egl基因序列进化树上,强毒力分离株G12-9与G12-50分布在同一个进化小枝上,与弱毒力分离株G11-41有一定的进化距离。初步认为:在青枯劳尔氏菌的亚分类中,依据16S r 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能会更好地显示各分离株的地理来源;依据egl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则可能会更好地显示出各分离株的致病性。

关键词: 桑青枯病 青枯劳尔氏菌 分离株 致病性 生化型 16S r DNA序列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系统学和多样性探讨

生物多样性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座腔菌科的真菌是子囊菌中重要的代表性类群,是农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类真菌物种资源丰富、全型特征多样,包括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类群,隶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果囊菌亚门(Pezizomycotin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本文在概述葡萄座腔科真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回顾了一百年来该类真菌目、科、属和种各级分类单元的建立及其系统分类研究历史,重点评述以von Arx&Müller和Barr提出的两大分类系统,总结了基于全型形态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的现代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虽然该类群的分类系统日趋完善,但中国的相关研究存在资源挖掘不够深入、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主要针对资源挖掘必要性、分类依据科学性、物种特征全息化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该类真菌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葡萄座腔菌目 葡萄座腔菌科 系统分类学 生物多样性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南方产区花生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育种建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南方产区花生生产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深入剖析了南方产区花生生产变化趋势,解析了影响南方产区花生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结合多年来南方产区参试品种的区试数据,从产量、植株性状、荚果性状、抗病性和品质性状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南方产区花生育种现状;总结了多年来南方产区花生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育种方法和育种亲本寻找原因;最后,对南方产区花生育种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今后我国南方花生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南方产区 花生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不知火果实品质和果皮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套袋对不知火果实品质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选用生产上常用的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对不知火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果实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知火果实套袋后果实单质量增加,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降低,Vc质量浓度、出汁率和可食率变化不大.利用HPLC检测对套袋和未套袋果实果皮紫黄质、9-z-紫黄质、β-隐黄质、a-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八氢番茄红素质量比进行了测定,发现套袋果实果皮中这些类胡萝卜素类物质质量比均低于未套袋果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套袋对果皮CRTISO,LCYb,LCYe,PDS,PSY,ZDS和ZEP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套袋不知火果皮中这些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未套袋果实.该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可提高不知火外观品质,对不知火果实质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套袋使不知火果实风味下降.此外,该研究发现套袋还显著降低了不知火果皮类胡萝卜素质量比,这可能是由于果实套袋使得阳光无法透过,进而使得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引起的.

关键词: 套袋 不知火 果实品质 类胡萝卜素 高效液相色谱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生链霉菌200-09的抗真菌活性成分研究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一株抗生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方法对抗生链霉菌200-09的发酵菌丝体采用95%乙醇提取,经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层析、ODS开放柱层析和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采用纸片法和MTT法分别对化合物进行抗白念珠菌和细胞毒活性检测。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7个单体化合物。通过NMR、MS等方法,并结合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为抗霉素A_(1a)(1)和A_(1b)(2)、A_(2b)(3)、A_(3a)(4)和A_(3b)(5)、A_(7b)(6)、A_(10a)(7)和A_(10b)(8)、A_(15)(9)、A_(16)(10)、kitamycin A(11)、urauchimycin B(12)、deisovaleryblastomycin(13)、streptomyceamide C(14)、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1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6)、过氧化麦角甾醇(17)。结论化合物3、6~13及15~17均为首次从抗生链霉菌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3均有抗白念珠菌和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10的抗白念珠菌活性显著。

关键词: 抗生链霉菌 抗霉素 甾醇 抗真菌活性 细胞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坦桑尼亚晚花剑麻的组培快繁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剑麻是中国热区最重要的麻类经济作物,中国剑麻主栽品种H.11648经过近五十年的种植,出现了明显的早衰早花现象,给剑麻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实验室从坦桑尼亚引进了几株晚花品种(A.sisalana Perr ex.Engelm)。为了将来能开展品种评比实验和杂交育种,需要对该晚花品种进行组培快繁。为此,我们以晚花剑麻吸芽苗的茎尖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消毒方法、植物激素浓度配比对晚花剑麻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0.1%升汞30 min;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 0.3 mg/L;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IBA 1.5 mg/L。

关键词: 剑麻 晚花 组培快繁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建立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香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为在香蕉上利用CRISPR/CAS9技术开展香蕉基因功能研究和香蕉育种工作开辟新的路径。【方法】根据香蕉A基因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hydrogenase,PDS)基因组序列,利用在线工具ZiFiT Targeter Version 4.2确定合适的CRISPR/Cas9靶标序列,选择其中一个位点作为靶标位点,设计包含靶标基因MaPDS序列的sgRNA。利用一套改良的CRISPR/Cas9多靶点载体系统,以pYLg RNA-Lac Z-U6a质粒为模版,Overlapping PCR法构建U6a-sgRNA表达盒,再利用Golden Gate Cloning法将U6a-sgRNA表达盒克隆到pYLCRISPR/Cas9载体中,构建以MaPDS为靶标基因的pYLCRISPR/Cas9-sgRNA载体。构建的质粒含Cas9p和sgRNA表达盒,其中Cas9p由P_(Ubi)启动子驱动,sgRNA由水稻来源的RNA启动子U6a驱动。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入农杆菌EHA105,转化香蕉主栽品种巴西蕉胚性细胞悬浮系,获得抗性再生植株。设计PCR引物扩增包含靶标序列的MaPDS序列片段,检测和分析再生植株MaPDS被编辑的情况。【结果】试验选择MaPDS作为CRISPR/Cas9靶标基因,设计一个靶标位点,利用Overlapping PCR法获得了U6a-sgRNA表达盒,利用Golden Gate Cloning法将其克隆到pYLCRISPR/Cas9的Bsa I位点,成功构建了针对MaPDS的pYLCRISPR/Cas9-sgRNA载体。经过农杆菌浸染、抗性筛选、抗性胚诱导、萌发及生根,最终获得抗性独立转化株系129个。其中,71个株系出现白化表型,产生白化表型的几率达55%。失绿突变体的出现意味着MaPDS蛋白功能丧失。随机取转化株系中的白化表型株系33个和正常表型株系14个,提取其叶片基因组DNA,扩增含有MaPDS的靶位点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白化表型株系的MaPDS靶位点序列发生了基因编辑。主要是在靶位点附近增加1个碱基T或A,或是在靶位点附近或下游发生碱基颠换或转换,出现非靶标位点突变。这些突变形式均能导致MaPDS蛋白翻译错误,从而使MaPDS蛋白丧失功能,表现为白化。转化株系中表型正常植株的MaPDS靶位点序列与野生型一致,未检测到变异。【结论】成功在香蕉体内实现了对内源MaPDS的定点敲除,获得了基因定点敲除的突变体株系,为进一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香蕉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香蕉 CRISPR/Cas9 MaPDS 基因编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脖黄×大叶密合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中国烟草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烟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可为烟草育种提供基础。本研究利用烟草品种"大叶密合"和"长脖黄"作亲本建立的重组自交系RILs(F6)群体为材料,对株高、节距、叶片数、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重和茎围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遗传力以及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连续变异,变异范围在10.8%~25.6%,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除了最大叶叶长外,都符合正态分布。由各性状之间相关分析得出,21对性状中18对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均是正相关,其中有4对性状的相关系数大于0.5。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依次为:茎围>最大叶叶宽>节距>株高>叶片数>最大叶叶重>最大叶叶长,同时具有较高的相对遗传进度。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表明,叶片数、最大叶叶宽和最大叶叶长分别符合2对隐性上位主基因遗传模型、3对独立完全等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和4对加性上位主基因遗传模型。株高、节距、最大叶叶重和茎围等4个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其中株高和最大叶叶重的主基因作用方式都为抑制作用,而节距和茎围都为显性上位。研究说明基于永久性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可解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烟草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烟草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密闭园和间伐园主要病害发生情况比较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回缩间伐是荔枝密闭园改造的一个有效措施,但改造后的病害发生情况尚未见有报道。为给荔枝密闭园改造提供病害防控方面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分别于荔枝花穗期、小果期、果实成熟期和冬梢期,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密闭园改造示范园,对4个荔枝品种于密闭园和间伐园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病害危害程度进行了两年的调查。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间伐园与密闭园所发生的主要病害在种类上无差异,但各物候期间伐园的平均总病叶率、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总病果率均低于密闭园,其中3个品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花穗期至果实成熟期,密闭园和间伐园的病害危害程度均逐渐升高,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峰,进入冬梢期时又有所下降;调查还表明对密闭园进行回缩间伐改造有利于荔枝病害管理,改造后果园的病害防治重点时期为花穗期至果实成熟期。

关键词: 荔枝 密闭园改造 回缩间伐 病害发生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发育过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结果表明,檀香维管组织的分化分为两个时期:入侵前和入侵后。吸器维管组织发育始于盘状吸器时期,起源于吸器基部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后分为两束。侵入前无向顶的分化,处于吸器基部。侵入后随吸管深入寄主根与寄主根维管束连通,形成具有吸收功能的维管组织。成熟吸器维管组织呈倒烧瓶结构,仅处于吸器烧瓶核心两边,由木质部组成而无韧皮部。檀香的吸器维管组织发育有两个因素诱导,一个是遗传因素,另一个为寄主。这些为檀香半寄生性特性研究提供了形态解剖学基础。

关键词: 檀香 吸器 维管组织 导管分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