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黑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状及空间布局

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龙江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下称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可为保护区建设、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数理统计和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在深入了解保护区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自然角度对其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16年底,黑龙江省共建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5处,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干支流水域,总面积为1428.8 km~2,共保护水生生物种类41种,包含鱼类6目11科38种,较全面地保护了黑龙江省境内特有珍稀濒危鱼类及具有较高遗传育种价值的鱼类。2011—2016年新增保护区由北部向中部和南部扩展,分布逐步趋于合理,初步形成鱼类栖息地保护布局,但结构失衡情况较为严重。从自然区划角度看,各生态地理区和植被带间的保护区在空间分布和结构功能方面具备较好的区(带)间互补性,但生态地理区内保护区的密度相差较大,各个区(带)间保护区面积占比差异较大,空间布局还需优化。最终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空间分布 生态地理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试验比较了超声波法、过氧化氢法、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多糖的效果,最后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多糖的工艺。对比了降解前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其与分子量、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体积分数10%、温度65℃、超声波辅助2.5 h条件下,该多糖降解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由9.37 mg·mL-1降为1.71 mg·mL-1;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分子量由大于670 kD降为235 835 D;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多糖特征吸收峰依旧存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单糖组成大致相同,糖醛酸质量分数有所降低;理化性质显示硫酸基质量分数增高,3,6-内醚半乳糖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因而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可较好地降解坛紫菜多糖,并可改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进而增强抗氧化活性,为低分子量多糖的制备及构效关系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坛紫菜多糖 降解 抗氧化活性 分子量 结构特征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的关系

高原气象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61-2012年夏季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站点资料和NCEP/NCAR同期逐月再分析资料,采用"均一化处理"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应的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东部的夏季降水异常主要与南边界的水汽异常输送相联系;(2)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的位置及强度密切相联:当西太副高偏强偏西时,西太副高脊线西伸至我国华南地区,对应的西北地区东部上空表现为西南风异常,将大量的水汽从西北地区东部的南边界输入,有利于该地区夏季降水增多;当西太副高偏东偏弱时,西太副高脊线西伸带来的降水影响无法到达西北地区东部,对应着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少。

关键词: 西北东部夏季降水 均一化处理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年际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8年春季西太平洋Kocebu海山区海水中颗粒态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山区颗粒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深入认知大洋海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3月对西太平洋Kocebu海山的综合调查,探讨了Kocebu海山区海水中颗粒有机碳的分布、来源及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加,颗粒有机碳浓度逐渐降低,并在接近海山底部的水层中略有回升.在各水团中,颗粒有机碳平均浓度的大小依次为北太平洋热带水大于北太平洋中层水大于底层水,其中在底层水中,山顶附近站位的颗粒有机碳浓度低于远离海山的站位.海山山顶上方750~1 500 m水层中存在上升流,进而在该区域内形成颗粒有机碳浓度12.50μg/L等值线隆起,但未形成"海山效应".Kocebu海山区的颗粒有机碳主要为海源输入,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氮平均值为3.75.在0~300 m的水层中,仅叶绿素最大值层中的颗粒有机碳/叶绿素a小于200,表明该水层中颗粒有机碳主要为生命态形式;而300 m水层中,颗粒有机碳/叶绿素a急剧升高,非生命态颗粒有机碳在总颗粒有机碳中贡献最大.

关键词: 海山区 颗粒有机碳 海山效应 水团 西太平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纵横波同步联合的孔隙模量三参数AVO反演方法

岩性油气藏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等效流体体积模量是一种较为敏感的流体指示因子,在复杂储层的含油气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仅利用纵波资料AVO反演Gassmann流体因子进行流体识别时存在精度低、多解性强,边界刻画不清晰等问题,制约了其在流体识别中的应用。依据双相介质岩石物理模型,首先推导了新的由等效流体体积模量、岩石骨架剪切模量和孔隙度组成的PP波和PS波Zoeppritz线性近似方程,然后结合PP波和PS波数据,在贝叶斯理论和柯西先验分布约束下进行同步联合反演。Marmousi2油藏模型测试结果表明:与仅利用PP波的反演方法相比,基于独立PP波与PS波的同步联合反演方法更加稳定,反演精度更高,地质体边界特征刻画也更清晰,A油田实例工区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鲁棒性。本文提出的纵横波同步联合反演方法对提高储层流体识别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关键词: 同步联合反演 流体识别 等效流体体积模量 剪切模量 孔隙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中小球藻对Mg-3Y-1.5Nd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材料工程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等表面分析技术以及电化学技术,以稀土镁合金Mg-3Y-1.5Nd为基体,研究小球藻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小球藻培养液和不含小球藻培养液的镁合金表面主要腐蚀产物均为Mg(OH)_2,Mg_3(PO4)_2以及Mg_2(OH)_3Cl;含小球藻培养液的镁合金表面腐蚀产物中镁元素的占比较未含小球藻要小(29.6%vs 39.8%);腐蚀产物存在疏松的结构有利于腐蚀性离子侵入,促进镁合金的进一步腐蚀;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导致生物膜保护层下出现高浓度的溶解氧,使氧还原阴极电流变大,从而增大Mg-3Y-1.5Nd合金的腐蚀速率。综上所述,当小球藻存在时,Mg-3Y-1.5Nd合金受到的腐蚀更为严重。

关键词: Mg-3Y-1.5Nd合金 小球藻 微生物腐蚀 电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态古地貌再造:Badlands软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古地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当存在较强的构造活动时,古地理特征变化将会加快,而常规方法很难对这一构造活动过程中的古地理和古地貌进行有效的恢复和研究。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 (Badlands)软件正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而开发的一款数值模拟软件,用于模拟各种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地貌演化。它可用于研究地表演化过程、预测侵蚀和沉积速率并评估沉积物通量,从而实现对古地理和古地貌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研究。笔者介绍了Badlands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貌及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首先利用研究区域内现有的地震剖面、测井、平衡剖面等资料获得中生代早期的古地形;再通过恢复的古地形构建数值模型,并加载降雨量、岩石侵蚀性、海平面变化、动力地形调整和地壳弹性层厚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模拟研究,以分析强烈的构造运动对盆地地貌演化的影响;最后对比模拟结果与已知的中生代的地貌特征和沉积分布,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中生代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沉积物分布规律以及三维古地理和古地貌演化特征。该方法可以为沉积盆地充填过程分析和能源矿产勘探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古地理 古地貌 Badlands软件 盆地模拟 四维层序地层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洋陆过渡带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动力学机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洋陆过渡带为大陆与大洋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是研究大洋与大陆地球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西太平洋及邻区是全球范围内开展洋陆过渡带研究的最理想实验室。东海陆架盆地及邻区整体位于华南陆块东部,中、新生代以来遭受了多期复杂的板块碰撞、俯冲、弧后拉张等影响,完整保留了该时期的构造变形,记录了丰富的洋陆过渡带地质信息。基于近10年来获取的陆域实测资料、海区地球物理数据,综合前人中、新生界研究成果,运用海-陆对比等方法,以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及邻域为研究区,梳理了毗邻陆域中、新生界构造变形,识别出4大区域不整合面、划分了4大主要构造层,总结了区内6个构造岩浆期发育及5大区域断裂展布。同时,重新梳理了海域中、新生界地层格架,细化出5类构造样式与12种构造组合,分析了断裂、火成岩,其中断裂主要沿NE-NNE、NW向展布,兼有少量沿EW向发育的小规模断裂,岩浆岩多期次活动,主要为燕山期与喜山期。结合数值模拟,认为慢速拉伸模式较为符合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环境,板片俯冲造成的局部含水地幔熔融可能为区内岩浆岩的主要成因,详细划分了区内构造演化与盆地类型。

关键词: 中—新生界 构造变形 动力学机制 东海陆架盆地 洋陆过渡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船载激光雷达测量水体光学参数的仿真模拟研究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激光雷达能够高效获取海洋光学特性的垂直剖面信息,是海洋光学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基于Gordon(1982)的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水体光学参数模型,研究了船载激光雷达在水中的传输过程和水中光场分布。特别研究考虑了接收视场角和望远镜半径等参数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船载海洋激光雷达的模拟系统。在激光雷达的传输等效为太阳光传输后,该模拟系统与常用的HydroLight的模拟进行了比对印证并获得了一致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得到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分析了不同激光雷达测量模式及典型水体条件下激光雷达消光系数α和海水光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船载激光雷达结果表明,在窄接收视场角情况下,激光雷达消光系数α趋向于水体光束衰减系数c;在宽接收视场角情况下,α趋近于水体的向下辐照度漫射衰减系数K_d。相比机载观测,船载观测的α趋近K_d的速度变缓。在垂直分层水体中,激光雷达在下层水体中测量的α值会向上层水体的α值偏移。该结果为研究海洋激光雷达测量参数与海洋光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认知。

关键词: 海洋激光雷达 蒙特卡罗模拟 激光雷达消光系数 垂直剖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底冷泉气泡羽流地震波数值模拟

地球物理学报 2020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底冷泉广泛分布于全球大陆边缘海域,是未来能源勘探的重要领域.本文根据海底冷泉羽流特征,设计多个典型2D冷泉气泡散射地球物理模型并观测其数值模拟的地震响应特征.冷泉正演模拟的关键是建立典型地震海底冷泉散射模型,本文首先构建了平稳随机散点模型,设计了符合实际的气泡半径和气泡体积分数的参数模型,通过参数填充和计算得到了等效速度模型.由此建立的模型在适应性和灵活度上凸显出很大优势,极大地提升了地震响应的可靠程度.单炮地震记录显示冷泉羽流区散射能量最强,地震波场散射清晰,散射波场沿冷泉延伸方向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复杂冷泉气泡散射模型的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地震响应能够准确描述海底冷泉羽流,对冷泉羽流的研究和寻找海洋天然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海底冷泉 气泡羽流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