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南省秋季大白菜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近些年来,秋季大白菜化肥使用不科学,有机肥不足,造成品质下降,生理性病害增多等现象,因此,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合理密植、施肥整地、播种方式与苗期管理、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各个生产环节要规范管理,尤其播种方式与苗期管理、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是栽培管理的关键。


长期施肥下潮土速效钾含量与钾素投入水平关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郑州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试验为基础,分析了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演变特征及其与钾素投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施钾肥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先逐年下降,8 10年后稳定在60 mg/kg左右;施用钾肥和有机肥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钾素投入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施化肥的NPK处理每投入钾1 kg/hm2,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0.007 mg/kg;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或玉米秸秆处理每投入钾1 kg/hm2,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0.025和0.014 mg/kg。从提升土壤钾素供应能力的角度而言,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是值得推广的培肥措施。
花生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花生热风干燥及设备参数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探讨了不同干燥风温(35、40、45、50℃)、装料量(100、300、500g)、风速(0.1、0.3、0.5m/s)条件下花生的干燥特性,并建立了花生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干燥风温的升高、装料量的减少、风速的增加,花生干燥时间缩短。花生热风干燥过程初期处于短暂的干燥增速阶段,之后大部分处于降速干燥阶段,无明显的恒速干燥阶段,花生热风干燥的动力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MR=exp(-rt N),其中r=e-3.616 69+0.002 047T-0.007 1 W+0.433 96V,N=0.294 92+0.006 25T+0.000 91W+0.164 95V,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良好,可用于描述花生热风干燥过程。


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虫性鉴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2011、2012年对全国范围种植的284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284份小麦品种中,小麦抽穗期与麦红吸浆虫羽化产卵盛期相吻合的品种均为155个,2年抗性级别分别为:免疫品种10个和7个;高抗品种20个和15个;中抗品种19个和18个;低抗品种34个和30个;感虫品种26个和18个;高感品种46个和67个。2年结果相比,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表型相一致的小麦品种共有55个;2年之间抗性级别略有不同的共有45个,其中抗虫品种有27个,感虫品种有18个;抗性结果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共55个。本试验结果中免疫、高抗品种可供生产和育种部门参考应用,而感虫品种在麦红吸浆虫发生区应限制推广种植。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测定黑土、潮土和红壤在20多年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下土壤和作物中Cu、Zn、Cd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单施化肥对黑土、潮土、红壤Cu、Zn、Cd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黑土和红壤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显著提高Cu、Zn和Cd含量;红壤上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和1.5NPKM)处理小麦籽粒和秸秆Cu、Zn、Cd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NPK),而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与单施化肥相比(NPK)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Zn、Cd含量;在潮土上,NK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和秸秆中Zn含量;黑土上各处理玉米籽粒中Cd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显著提高玉米籽粒Zn含量。根据测定数据估算,在目前施肥措施和作物种植体系下,黑土对Cu、Zn、Cd的最高承载年限分别为67年、118年、9年,潮土分别为1042年、2043年、631年,红壤分别为10年、46年、0.5年。假设土地承载年限为45年且有机肥施用量低于10 t·hm-2,黑土和潮土可接受有机肥中Cd的最高限量低于我国有机肥中的平均含量,说明实际生产中施用有机肥造成土壤Cd污染的风险较大。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有机肥中重金属的安全限量标准,以确保土壤和农产品安全。
稳定表达靶向BVDV shRNA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BVDV复制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靶向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shRNA对BVDV复制的影响,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BVDV 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GH1-sh1083和pSGH1-sh8235及对照质粒pSGH1转染MDBK细胞,通过G418抗性以及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BVDV shRNA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及对照细胞系subclonepshmock。通过观察其细胞病变效应(CPE)、测定TCID50及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BVDV shRNA细胞系对BVD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的细胞在感染BVDV 72h后CPE不明显,其TCID50低于阴性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的细胞在感染BVDV后病毒E2基因的表达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系接毒24h后的结合率,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与病毒结合率分别为11.37%和11.51%,与对照组(20.25%)相比有所降低。综上,稳定转染BVDV shRNA的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对BVDV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RNA干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短发夹RNA 单克隆细胞系 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