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致病性PRRSV河南分离株ORF6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进化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引发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怀孕母猪早产、流产、产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1]。该病于1987年首次在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全球。1996年,我国郭宝清


食品中百菌清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百菌清(CTN)是一种广泛、保护性有机氯杀菌剂,常用于防治蔬菜、瓜果、花生、水稻、小麦等作物真菌病害,但因其毒性及残留问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其残留检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CTN的性质与应用、毒性及残留检测方法等进行阐述,旨在为CTN的检测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诱导及适宜草甘膦浓度的筛选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小麦品种(郑麦9023、郑麦366、周麦18、矮抗58、花培5号、花培8号)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间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成苗以及对草甘膦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出愈时间和初始分化时间有明显差异,花培5号和花培8号的出愈和初始分化时间最短,成苗率较高,可作为优良的受体材料。设置0,1,2,3,4 mmol/L5种草甘膦浓度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草甘膦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小麦幼胚愈伤分化期与诱导筛选阶段相比,褐化死亡较明显,是理想的筛选时期。草甘膦浓度为3 mmol/L时,郑麦9023、周麦18、郑麦366的分化率与对照相比呈现显著差异,而与4 mmol/L时这3个品种的分化率无显著差异。矮抗58在4种草甘膦筛选浓度下与对照相比分化率逐渐降低,在4 mmol/L时分化率为2.08%,大部分的愈伤生长受到抑制。花培5号和花培8号与其他几个品种相比,对草甘膦更加敏感,筛选浓度为2 mmol/L时与对照相比分化率显著降低,分别为3.42%和4.17%。因此,在愈伤分化时期用草甘膦筛选时,郑麦9023、郑麦366、周麦18适宜的筛选浓度为3 mmol/L,矮抗58为4 mmol/L,花培5号和花培8号为2 mmol/L。


水相体系酶法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的研究
《中国油脂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水相体系中脂肪酶Thermo 4S-3水解大豆粉末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L-α-GPE)的可行性,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磷脂酰乙醇胺(PE)转化率和L-α-GPE得率的影响。确定脂肪酶Thermo 4S-3催化制备L-α-GPE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底物质量浓度5 mg/mL,反应温度40℃,酶添加量30 U/mL,CaCl2添加量3.33 mg/mL,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PE转化率为95.5%,L-α-GPE得率为93.6%。
关键词: 大豆粉末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甘油磷脂酰乙醇胺 脂肪酶Thermo 4S-3 制备


河南烤烟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烤烟的产量遗传特性,以7个重要烤烟亲本及其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烤烟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探讨高优势组合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7个亲本间存在超亲优势,平均19.2%,组合间差异较大,变幅为-7.3%~65.6%。664-01、秦烟96与其他亲本表现较强的一般配合力,是优秀的亲本材料;从42个组合中优选出高产优势组合中烟100×秦烟96,超亲率达65.6%。高优势组合的亲本产量配合力特点是亲本具有较高的产量表现,且双亲至少有一个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二亲本间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水稻泛素缀合酶样蛋白基因OsCROC-1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水稻泛素缀合酶样蛋白的序列特征、基因表达模式及亚细胞定位模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从水稻日本晴中鉴定并分离到1个泛素缀合酶样蛋白基因即OsCROC-1A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1个具有14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含UBC保守功能域和催化位点D.比对分析结果表明,OsCROC-1A蛋白与其他CROC-1蛋白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42.61%~84.14%).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出良好的物种属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OsCROC-1A在水稻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根、外稃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内稃、茎、雌蕊、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次之,而在雄蕊中的表达量相对最低.经4℃低温、20mmol/L H2O2、0.01%甲基磺酸甲酯等胁迫处理使胚性愈伤中的OsCROC-1A表达量显著上调,经300mmol/L甘露醇、100μmol/L脱落酸、200mmol/L NaCl胁迫处理则使愈伤组织中的OsCROC-1A表达量降低.OsCROC-1A与EGFP的融合蛋白表达于细胞质及细胞核中.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亚细胞定位 泛素缀合酶样蛋白基因 胁迫处理


不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灌浆期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土壤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淮海平原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为平台,研究了长期不施肥(CK)、氮钾配施(NK)、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施有机肥(MNPK)或秸秆(SNPK)5种施肥措施对灌浆期冬小麦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施氮量为N 165 kg/hm2时,NPK、MNPK、SNPK处理有利于小麦在灌浆阶段维持田间较高的群体数和干物质的积累量;其中MNPK、SNPK处理较NPK处理有利于小麦灌浆阶段在茎、鞘器官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氮素吸收方面,NPK、MNPK、SNPK处理有利小麦灌浆期茎、叶、鞘、穗等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和累积。与CK处理相比,施无机氮、有机氮分别为N 49.5、115.5 kg/hm2时,MNPK、SNPK处理可以延长灌浆高峰期7天左右;而施无机氮为165 kg/hm2时,与CK处理相比,NPK、NK处理可以延长14天左右。在花后1~14天,MNPK、SNPK处理在茎、穗部位氮素吸收累积量要高于NPK处理,其中穗部差异分别达到P≤0.05显著水平、P≤0.01极显著水平;在花后21~35天,NPK处理在叶、籽粒部位氮素吸收累积量要高于MNPK、SNPK处理,其中叶部差异均达到P≤0.05显著水平或P≤0.01极显著水平。此外,在灌浆期MNPK处理在穗部氮素累积量要高于SNPK处理。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无机有机肥配施应适当加大无机氮肥的供应量以弥补小麦灌浆中后期起氮肥供应不足的现象。


转Sb401基因高赖氨酸蛋白玉米植株的获得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利用基因枪技术将Sb401基因导入玉米杂交组合HiⅡAB的愈伤组织中,在添加Bialaphos浓度为1.5,3.0 mol/L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2次筛选,然后分化再生植株,对所获得的植株进行PCR检测和免疫试纸条检测。结果显示,经过2次筛选获得58株再生植株,PCR检测呈阳性的植株有38株,将PCR阳性植株再通过免疫试纸条检测,确定bar蛋白得到表达的植株有31株,结果表明,共获得31株含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木瓜和玉米须提取物对双孢菇片烫漂后颜色和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烫漂前浸泡和烫漂时添加两种方式,研究了木瓜和玉米须提取物对双孢菇片烫漂后颜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提取物的不同添加方式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菇片的褐变和保持菇片的品质,其中浸泡前处理效果较好。木瓜和玉米须提取物最佳浸泡浓度均为2.0g/L,最大褐变抑制率分别为16.89%±4.57%、10.02%±3.24%;与清水浸泡前处理相比,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67.30%、21.78%,总酚含量分别提高17.34%、3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