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卵形鲳鲹鱼片不同干制方法的品质差异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最优的卵形鲳鲹鱼片干制方法,研究了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卵形鲳鲹鱼片的干燥时间、基础成分、干燥特性、复水前后质构特性、色泽、菌落总数等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法与变异系数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干制方法鱼片的品质差异.结果 表明:3种干燥方式处理后的卵形鲳鲹鱼片的干燥特性、质构特性、色泽、菌落总数都有显著变化,冷冻干燥鱼片干燥特性、复水后质构与冰鲜鱼片相比差距较小,未发生褐变;热风干燥鱼片菌落总数少于其他两组.综合评价结果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综合考虑卵形鲳鲹鱼片干制品的干燥特性、质构特性、色泽、菌落总数及生产周期等因素,冷冻干燥为卵形鲳鲹鱼片的最适干燥保存方式.
关键词: 卵形鲳鲹鱼片 热风干燥 热泵干燥 冷冻干燥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矿物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
《食品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寻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在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前景,建立一种中华绒螯蟹的产地溯源体系.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分别测定崇明、阳澄湖和兴化3个地区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中K、Ca、Na、Mg、Mn、Zn、Cu、Fe 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和C、N稳定同位素丰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对3个地区的中华绒螯蟹产地判别模型.线性判别分析对崇明、阳澄湖和兴化3个地区样品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95%和100%,初始总体判别正确率为98.3%,交叉验证判别正确率为98.3%,主成分分析最终筛选出4个主要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8%,采用第1、2和4主成分建立坐标系,绘制3个地区的样品在坐标系中的散点图,3个地区的样品分布在坐标系中3个不同的区域.证明矿物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可以对长江水系不同地区的中华绒螯蟹进行区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则波下船体阻力特性计算
《船舶工程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VOF多相流模型,对绕S60船型的自由液面流动进行模拟。考虑S60船型以不同的速度在静水面中的运动阻力特性,计算得到的阻力系数与试验值相比,误差小于1%,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算S60船型在不同参数的规则波浪中的运动阻力,得到了9个工况下的阻力系数均大于静水面中运动的阻力系数。在波高为0.05 m和0.15 m时,S60船型在3个不同波长的规则波浪中运动时的波高大于静水中运动时的船体波高,且S60船型在规则波浪中运动的船体波高曲线图均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规律。当波高H=0.25m时,3个波长下船体表面的波高在船首位置均明显高于静水面工况,而船尾的差异则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鲤科鱼类精子特性及不同pH对其活力的影响
《淡水渔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pH对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洛氏鱥(Phoxinus lagowskii)、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和方正鲫(Carassius auratus)4种鲤科鱼类精子活力的影响及差异,检测了4种鲤科鱼类精液的理化性质,同时设置pH值3.0、5.0、7.0、9.0、11.0梯度溶液,比较分析4种鲤科鱼类精子激活率、精子快速运动时间(FT)、精子运动时间(MT)和精子寿命(LT).结果 显示:4种鲤科鱼类中松浦镜鲤精液浓度、精子密度均最高;洛氏鱥精浆偏酸性,拟赤梢鱼精浆呈中性,松浦镜鲤、方正鲫精浆呈弱碱性;4种鲤科鱼类精子在pH 7.0~9.0的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中活力最高,且存在最适浓度差异.其中,拟赤梢鱼、洛氏鱥精子最适pH为7.0,精子激活率分别为(93.99±5.77)%和(96.67±2.89)%,FT分别为(35.32±0.81)s和(34.27±0.49)s,MT分别为(52.24±0.99)s和(44.33±0.76)s,LT分别为(71.50±5.50)s和(75.22±3.50)s;方正鲫精子最适pH为9.0,其精子激活率为(93.33±2.89)%,FT、MT及LT分别为(35.37±0.31)s、(85.18±2.04)s和(100.74±1.65)s;松浦镜鲤精子在pH 7.0时激活率最高,为(96.67±2.89)%,而其FT、MT和LT在pH 9.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80±1.82)s、(64.94±4.52)s和(84.03±7.02)s.结果 表明:拟赤梢鱼精子对水体pH最为敏感,松浦镜鲤、洛氏鱥次之,方正鲫精子对pH适应性最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红色肉在冷藏期间的肉色稳定性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罗非鱼红色肉冷藏期间的肉色的稳定性,该文测定了不同包装方式贮藏的红色肉的色差值、pH值、肌红蛋白含量、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力、线粒体膜通透性、琥珀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冷藏期间红色肉的L值无明显变化,托盘包装红色肉红度值不断降低,真空包装红色肉红度值先升高后无明显变化.托盘包装红色肉中高铁肌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在真空包装中无明显变化.2种包装方式下氧合肌红蛋白含量、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力、线粒体膜通透性、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乳酸脱氢酶活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含量不断降低,但真空包装均高于托盘包装,证明无氧条件冷藏能够更好地维持肌肉内肌红蛋白的氧化还原过程,从而提高肉色稳定性.通过各因素相关性分析,红度值变化与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氧合肌红蛋白含量、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乳酸脱氢酶活性、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线粒体活性降低,线粒体内乳酸和琥珀酸分解能力降低,电子传递链产生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含量减少,使高铁肌红蛋白还原能力降低,肉色稳定性变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鲈鱼鳞胨工艺技术优化及品质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海鲈鱼鳞,该文以感官评价与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确定海鲈鱼鳞制备鱼鳞胨的最佳工艺,同时分析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和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加入鱼鳞质量1%(质量分数)食用盐和2%(体积分数)白醋复合处理鱼鳞能有效去除海鲈鱼鳞腥味.海鲈鱼鳞与水的质量配比为1:7.5,在常压下经100℃水熬煮25 min,过滤后在4℃下凝冻2 h,即得到鱼鳞胨成品.产品颜色微白透明,晶莹剔透,口感爽滑,韧性好,无鱼腥味,且呈致密果冻状,不松散,有较好弹性.其蛋白质含量为3.46%,无致病菌,菌落总数1.20×102 CFU/g,符合相关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该产品与果冻等食品比较,其富含蛋白质,且该蛋白质为胶原蛋白.该研究为鱼鳞胨制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