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圆环病毒2型靶细胞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统称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associated disease,PCVAD)的几个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对PCV2配体表位和细胞受体在病毒入侵过程中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受体识别是病毒黏附到宿主细胞表面的第一步,在病毒入侵和致病机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作者对近几年来PCV2侵染的靶细胞及其靶细胞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口蹄疫病毒3D蛋白C端Th表位的重组表达及免疫功能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含有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3D蛋白C端多个Th表位的重组表达蛋白,根据口蹄疫3DC端160个氨基酸序列,设计优化并人工合成相应的核酸序列,将其克隆至pET28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160,并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0.5mmol/L IPTG诱导后,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25ku处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且重组蛋白能与豚鼠抗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对表达产物进行可溶性分析,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全部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复性后获得较高质量浓度的纯化蛋白。可见:用纯化的3DC160蛋白作为Th佐剂与口蹄疫主抗原混合制成疫苗,免疫后能刺激猪体产生较高水平的口蹄疫抗体。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D蛋白 Th表位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河南省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指标的适宜性
《麦类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监测指标在河南省各个监测地域分区中对小麦不同生育期长势监测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以MODIS为主要数据源,在长势监测地域分区的基础上,从小麦实时监测和生长过程监测两个角度出发,对NDVI、LAI、NPP、NDWI和TCI等监测指标与长势等级和单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长势监测地域分区中,NDVI、LAI和NPP都与长势等级呈负相关,与单产呈正相关,一般在抽穗期和开花期相关性最高。NDWI在各个监测分区都表现不稳定,且在不同生育期与长势等级和单产的相关性也较低。TCI在豫西山地丘陵区和豫南地区与长势等级呈正相关,与单产呈负相关,相关性在起身期和拔节期相对较高。说明,不同长势监测分区需要用不同监测指标进行长势监测,在同一长势监测分区不同生育期遥感监测的适宜指标也存在差别。


鲜、干金针菇根可溶性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45℃低温热风干燥工艺制备干金针菇根,对鲜、干金针菇根可溶性蛋白质进行提取、盐析分离及回收率测定,以期为金针菇根的蛋白质类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鲜金针菇根干制后,总蛋白质含量稍微降低,鲜、干金针菇根干基总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8.36%、26.23%;干基可溶性蛋白质提取得率及盐析回收率基本未发生变化,鲜、干金针菇根干基可溶性蛋白质提取得率分别为5.07%、4.78%,鲜、干金针菇根可溶性蛋白质盐析分离最高回收率分别达90.66%、89.78%。表明在进行蛋白质提取利用时,可以将鲜金针菇根采取低温热风干燥工艺制备成干金针菇根保存备用。


河南省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农业景观设计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从生态、科技、文化、特色等农业景观基本设计理念入手,以河南省现代农业研发基地规划项目为例,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分析其景观节点、景观空间等景观构造元素,合理进行景观布局,为园区的科学开发提供参考。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克隆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外壳蛋白(CP)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根据已报道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WA)株系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SPCSV四川分离物基因组RNA2上1 902bp大小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包括部分p60基因序列、完整的p8基因和CP基因(major CP)序列及部分mCP基因(minor CP)序列。CP基因由77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57个氨基酸残基,与已发表的SPCSV WA株系Can181-9分离物相比,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48%和99.22%。将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8kD,为SPCSV抗血清的制备及其血清学检测技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外壳蛋白 原核表达


合并与不合并:两个相似性聚类分析方法比较
《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山西省4638种昆虫在7个地理小区的分布、内蒙古7766种昆虫在14个地理小区的分布和中国16804属昆虫在67个生态区域的分布3组数据为样本,用传统的层层合并的相似性聚类分析法(SCA)和新的不需合并的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MSCA)进行运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合并法都能得到既符合统计学逻辑,又符合地理学、生物学逻辑的结果;合并法在参与小区较少时,还能够得到与不合并法类似的结果,随着参与小区的增多,聚类结构发生变化,以致聚类功能彻底丧失.无论两种聚类结果差异大小,其性质都迥然不同:不合并法的相似性系数是固有的、互相独立的、同时存在的,聚类结果是所有小区之间关系亲疏、距离远近的状态;合并法的每个相似性系数都是合并的依据或结果,前一个系数是后一个系数产生的条件,后一个系数是前一个系数消亡的结果,严格按照顺序,当最后一个系数产生时,前面所有系数和所有小区都已不复存在,聚类结果只是记录不断合并、不断消亡的过程.因此在肯定合并法历史价值的同时,认为申效诚等创建的多元相似性系数公式及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摈弃合并降阶这一产生偏差和错误的根源,能够得出相对客观的聚类结果,是生物地理学研究领域有效的聚类分析工具,必将推动生物地理学定量研究迈入一个新阶段.


双抗棉花新型核不育系Yu988A2的选育及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除草剂核单基因隐性不育系Yu98-8A1不育株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为父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出双抗(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核不育系Yu98-8A2。花冠、花药表型及花粉发育显微观察表明,新型不育系保持了原不育系转育受体Yu98-8A1的败育特性。棉铃虫抗性及草甘膦抗性试验暗示,Yu98-8A2既保持了原不育系Yu98-8A1的除草剂抗性,又聚合了棉铃虫抗性;PCR分子鉴定表明,Yu98-8A2聚合了Bt及EPSPS-G6基因。
关键词: 棉花 双抗核不育系Yu98-8A2 选育 鉴定


新型抗除草剂棉花不育系Yu98-8A1的培育及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回交,将抗除草剂基因EPSPS-G6转育花粉败育彻底(无微量花粉,不育度达100%)的棉花单基因隐性控制的核不育系Yu98-8A,进而培育成抗除草剂核不育系Yu98-8A1。对该转育不育系花冠表型测量观察表明,与同质系正常可育株比较,不育株花冠较小,不育株子房直径略大于可育株,花柱长和花柱外露长度均明显高于同质系正常可育株,花柱头外露为其最显著的表型特征;显微观察显示,不育系Yu98-8A1小孢子败育主要是在四分体形成后的小孢子发育期。小孢子败育特征表现为花粉粒无内含物、无刺突产生,最后解体、退化。PCR分子鉴定表明,抗除草剂基因EPSPS-G6转育入Yu98-8A,除草剂抗性试验表明,该转育不育系可抗质量百分比浓度达0.3%的草甘膦。该抗除草剂核不育系的培育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有重大利用价值。
关键词: 陆地棉 抗除草剂不育系Yu98-8A1 培育及分子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