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品种、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适宜豫西烟区的烤烟主栽品种以及烤烟最佳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移栽后35d,以中烟100品种株高最高,不同密度水平烤烟株高、茎围、叶片数和叶面积差异不显著;在移栽后60d,烤烟叶面积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排序为品种>施氮量>密度,获得最高产量的组合为A3B3C3(即品种为豫烟6号,密度18 000株/hm2,施氮量90.0kg/hm2);对产值的影响排序为品种>密度>施氮量,获得最高产值的组合为A1B2C2(即品种为秦烟96,密度16 500株/hm2,施氮量67.5kg/hm2),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分别为62 770.5元/hm2、19.21元/kg和58.6%。烤烟品种对总糖和还原糖影响最大,施氮量增加使烟叶总氮含量增加。综合分析,在豫西烟区,选择秦烟96、种植密度16 500株/hm2、氮肥施用量67.5kg/hm2较为适宜,可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烤烟 氮用量 密度 品种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化学品


T2毒素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成并鉴定T 2毒素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鼠源T 2毒素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琥珀酸酐法将T 2毒素活化为T 2HS,T 2HS在碳二亚胺(EDC)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合成免疫抗原T 2 BSA和检测抗原T 2OVA,经鉴定后,分别按30、50μg/只的剂量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4次,每次间隔4周,最后1次免疫10d后,断尾采血,制备多抗血清。利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免疫的6只小鼠效价均达到了1∶104以上,2号小鼠多抗血清的敏感性最好,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24ng/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成功合成了T 2毒素人工抗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血清,为T 2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主要花生品种品质性状关联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来自全国的136个花生主要育成品种及育种骨干亲本作为供试群体,测定其蛋白质、脂肪及油酸含量等性状。选用64个均匀分布在复合遗传图谱不同遗传连锁群上多态性较好的SSR标记进行多位点扫描。通过标记的基因型值,利用Structure软件对群体进行结构划分并得到矫正Q值,采用Tassel软件中GLM(Q)方法将供试花生品种连续3年的品质性状与SSR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依据基因型数据对材料群的结构划分,供试群体最终可被划分为5个亚群,群体特点和结构分析表明供试的花生材料适合关联分析;(2)通过关联分析,发掘与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SSR位点分别有18个、31个和26个;(3)通过综合分析,能够连续3年重复检测出与品质性状关联的SSR位点4个,共计等位变异位点40个。


河南省水稻气象灾害因子分析及主要灾害发生区划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去除水稻趋势产量,从中提取气象产量,并与相邻气象站名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与气象产量相关度较高的气象灾害因子,进一步利用线性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水稻产量预测模型,确定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结果表明,分蘖前期平均气温、抽穗开花期平均气温、抽穗开花期日照时数、分蘖后期至抽穗开花期降水量对研究区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可分别作为低温冷害、高温热害、阴雨寡照及干旱发生的区划指标。河南省内,黄河沿岸即开封、濮阳一带属相对较易发生低温冷害地区,信阳淮河以南地区属相对较易发生高温热害地区,信阳淮河以北地区属较易发生阴雨寡照地区,黄河以北水稻种植区属相对较易发生干旱地区。


影响西门塔尔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因素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影响西门塔尔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因素,提高供体母牛利用率、加速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以头均回收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为主要技术指标,在湖北和内蒙古乌拉盖进行超排试验,比较经产牛与青年牛、中科院产与加拿大产FSH以及两种不同超排方案及不同季节等因素对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农区,青年母牛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9.8、7.5枚,经产母牛分别为7.5、4.2枚,青年母牛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5);在牧区,青年母牛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10.3、8.4枚,经产母牛分别为8.0、5.5枚,青年母牛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5)。(2)在农区,使用中科院产FSH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0、4.8枚,使用加拿大产FSH分别为9.0、5.9枚,中科院产FSH与加拿大产FS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牧区,使用中科院产FSH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8、5.5枚,使用加拿大产FSH分别为9.5、6.5枚,中科院产FSH与加拿大产FSH之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3)在牧区,方案A(FSH+PG)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7.5、4.8枚,方案B(CIDR+E2+P4+FSH+PG)分别为10.5、8.0枚,方案B显著高于方案A(P<0.05);在农区,方案A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7.0、4.2枚,方案B分别为9.6、7.1枚,方案B亦显著高于方案A(P<0.05)。(4)在牧区,夏季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9.6、7.5枚,春季分别为6.0、3.5枚,夏季显著高于春季(P<0.05);在农区,春季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2、5.4枚,秋季分别为9.0、6.7枚,春季与秋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1)青年母牛可作为供体牛的首选;(2)中科院产FSH能获得好的超排效果,且价格便宜,应为超排首选;(3)CIDR+E2+P4+FSH+PG法的超排效果优于FSH+PG法,前者为首选超排方案;(4)牧区应在夏季超排,农区应在春季和秋季超排。


功能化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烯丙基罗丹明B为荧光染料,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并通过磺化反应,在荧光微球表面引入功能基——磺酸基。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产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能好且稳定;电导率测定表明,微球表面磺酸基的含量较高,约为90μmol/g;荧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明,聚合在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中的烯丙基罗丹明B具有和烯丙基罗丹明B一致的性质,并证实磺酸基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和烯丙基罗丹明B在乙醇中具有不同的荧光光谱。


相对湿度和氨气应激对肉仔鸡血氨水平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禽舍环境不同相对湿度(RH)和氨气(NH3)应激对肉仔鸡血氨水平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选择288只21日龄体重接近的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处理1:30 mg/kg NH3+35%RH;处理2:30 mg/kg NH3+60%RH;处理3:30 mg/kg NH3+85%RH;处理4:70 mg/kg NH3+35%RH;处理5:70 mg/kg NH3+60%RH;处理6:70 mg/kg NH3+85%RH。试验在智能人工气候舱完成,试验期3周。结果表明:1)NH3浓度对血氨水平影响显著(P<0.05),血氨水平随入舱时间的延长而上升。2)RH对入舱3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影响显著(P<0.05),随入舱时间的延长,血清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呈上升的趋势。3)NH3浓度对入舱1、2周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入舱1、3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影响显著(P<0.05)。RH对入舱1周血清IL-10含量影响显著(P<0.05)。由此可见,RH和NH3应激损害了肉仔鸡免疫机能,随着入舱时间的延长,机体获得一定的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对机体的免疫抑制效应具有降低趋势,但70 mg/kg NH3+85%RH对肉仔鸡的免疫抑制不可缓解。
不同缓解处理对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缓解效果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郑单958玉米杂交种为供试作物,研究了除草剂烟嘧磺隆对夏玉米的药害情况以及不同缓解剂对药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20g/hm2烟嘧磺隆对玉米生长产生了严重影响,株高下降8.69%,产量下降11.18%。定量喷施氨基酸、萘乙酸、奈安、丙酰芸苔素内酯均能改善烟嘧磺隆对玉米株高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好;萘乙酸、胺鲜酯可缓解烟嘧磺隆对玉米叶绿素的影响;药害出现前、后喷施各种缓解剂均能缓解烟嘧磺隆对玉米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药害后期喷施宝叶可缓解烟嘧磺隆对玉米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产表明,烟嘧磺隆药害出现后喷施奈安的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较120g/hm2烟嘧磺隆对照产量提高24.47%。综合分析,1.2g/hm2奈安对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缓解效果最好。


紫云英不同翻压时期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紫云英作为稻田绿肥利用的最佳翻压时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紫云英不同翻压时期配合常规施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翻压紫云英,土壤耕层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紫云英高22.8%、11.0%、2.1%和23.2%、11.5%、4.4%,盛花期翻压紫云英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氮钾养分;盛花期翻压紫云英水稻产量达到9 288.0 kg/hm2,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紫云英分别高16.3%、4.9%、3.1%。盛花期是翻压紫云英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