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新疆纤用亚麻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亚麻栽培试验,筛选适合新疆亚麻生产种植的最佳栽培措施。【方法】采用不同留苗密度、施肥和灌溉的三因素正交栽培试验。【结果】影响原茎产量高低的栽培因素为施肥>灌溉>留苗密度,影响种籽产量高低的栽培因素为灌溉>留苗密度>施肥。【结论】在新疆亚麻主产区以每667m2留苗160×104株、施肥20和灌水160m3(2次)为获得亚麻原茎产量的最佳组合;以每667m2留苗80×104株、施肥20kg和灌水80m3(1次)为获得亚麻种籽产量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 亚麻 品种 留苗密度 施肥 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类。根据棉花纤维特异表达cDNA文库分析得到的肉桂醇脱氢酶基因EST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棉花中克隆了一个CAD基因,命名为GhCAD5(GenBank登录号为FJ848868)。研究结果表明:GhCAD5全长1488bp,具有一个1068bp的开放阅读框,5′非编码区为140bp,3′非编码区为280bp,编码35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38.403kDa,等电点为7.67。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GhCAD5与拟南芥AtCAD1和水稻OsCAD4的同源性较高。利用PCR方法克隆了GhCAD5基因的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695bp,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将GhCAD5的ORF连接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IPTG诱导,获得了相应蛋白的表达。棉花GhCAD5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棉花 肉桂醇脱氢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鲜剂对阿克苏灰枣贮藏效果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冷藏条件下不同保鲜剂对灰枣贮藏效果的影响,提高阿克苏灰枣的保鲜方法。【方法】试验设置贮藏温度为-1℃,采用A、B、壳聚糖、1-MCP、2,4-D等药剂对果实进行预处理,同时,结合塑料薄膜包装对阿克苏灰枣进行贮藏试验。【结果】采用A+2,4-D处理,可减缓阿克苏灰枣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VC的降解、抑制组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这一处理使枣果果实在整个贮期转红率较低,较好的维持了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延缓其衰老速度。【结论】壳聚糖+B处理的枣果果实脆腐果率较低,贮至108 d时,果实脆腐果率仅为0.19%,有效降低了枣果贮藏期间的发病率。

关键词: 阿克苏灰枣 保鲜剂 贮藏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GhCCR4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

棉花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棉纤维发育调控基因瞬时表达体系,分析目的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功能。实验构建了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pGUS-CCR4融合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基因枪轰击法转化棉花胚珠,确定了转化0DPA胚珠的最佳条件:轰击压力为1350psi,轰击距离为9cm,轰击次数为2次。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hCCR4基因在棉花纤维伸长期和次生壁增厚期持续表达。不同发育时期纤维长度测量结果发现,在8DPA时转GhCCR4基因纤维长度和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别,但在27DPA时纤维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纤维透射电镜切片观察发现,转GhCCR4基因的细胞次生壁与对照相比增厚达17%。

关键词: 瞬时表达 棉纤维 GhCCR4 透射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早熟棉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与品种鉴别

棉花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自1978年以来审定命名的42个早熟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新疆早熟棉品种进行研究。从23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52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每对引物可检测到3~24个多态性片段,共检测到506个,平均9.7个,片段大小介于100~2000bp之间。对所得到的52个SSR指纹图谱进行组合和综合分析,用其中2对就可将所有供试品种区分开来。同时,分别对42个早熟棉品种进行指纹分析,获得各个品种的特异性指纹,可为今后棉花种子真伪快速鉴别奠定基础。

关键词: 陆地棉 SSR指纹图谱 品种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表达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转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利用3个由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Bt基因的抗虫棉品系,通过Southern杂交技术研究了抗虫棉的插入数,通过棉铃虫饲喂、半定量RT-PCR和ELISA测定了抗虫棉的Bt杀虫活性的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结果】Bt基因在抗虫棉中为1~2个拷贝数;Bt蛋白杀虫活性的时空动态表现为在不同生育期的同一器官中,苗期叶片的表达比花铃期的叶片强,在同一生育期内,不同器官表达不同,叶片和铃壳的表达高于苞叶、花和雌雄蕊。【结论】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抗性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棉铃虫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后玉米杂交种结穗性变化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后玉米杂交种结穗性和抗旱性的关系,为生产上评价和筛选抗旱丰产玉米的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7份玉米杂交种进行大田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对比试验,对比研究受旱后玉米杂交种结穗性和抗旱性的相应变化。【结果】与正常灌水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使杂交种的结穗率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受旱后的结穗率与杂交种的抗旱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水分胁迫后玉米杂交种的结穗率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密切,水分胁迫后的玉米结穗率可作为玉米抗旱品种筛选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 玉米 结穗率 抗旱性

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马铃薯甲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发育起点、发生规律。【方法】以马铃薯甲虫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马铃薯种植区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寄主、范围和田间消长规律等。【结果】马铃薯甲虫世代重叠、具有高繁殖率、滞育和迁飞等习性。该虫在新疆北部地区1年发生1~3代,以2代为主。【结论】开展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可为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哈密大枣采前落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微量元素对哈密大枣的坐果率、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提高哈密大枣的种植效益。【方法】以哈密大枣果树为试验材料,在大枣幼果膨大期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生长植物调节剂,每隔10 d喷施1次,共计喷施5次,收果时调查大枣的坐果率、果实品质及产量,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NAA 10 mg/L+水杨酸100 mg/L+黄腐酸微量元素在哈密大枣幼果时期进行叶面喷施,能够减少幼果5.64%脱落,其差异性显著(P<0.05);667 m2(1亩)增产5.06%,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通过外源激素及补充微量元素的方法能够有效增加哈密大枣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哈密大枣 落果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赭绿青霉Sp1菌株木聚糖酶最佳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高产木聚糖酶能力的真菌Sp1。【方法】经过28SrDNA测序鉴定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通过对摇瓶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及酶特性研究。【结果】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2%(W/V)粗制木聚糖+0.5%葡萄糖为碳源,0.44%KNO3+0.06%蛋白胨为氮源,发酵起始pH为5.0,1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40mL,转速为220r/min,28℃下培养72h木聚糖酶酶活可达387U/mL。将菌株Sp1发酵所得粗酶液经过纯化后研究其酶学特性,酶最适反应pH为4.0,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40℃,pH2.2~6.0,酶活性稳定。终浓度为0.01mol/L的Na+、K+和Zn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结论】所筛选的Sp1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木聚糖酶 赭绿青霉 发酵条件 酶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