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真姬菇栽培菌株的ITS和SSR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TS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7个真姬菇菌株进行遗传分析。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域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ITS序列长度为594 bp,与GenBank上登录的真姬菇菌株ITS序列相似度为99%以上,在种的水平上证明供试菌株为真姬菇。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和转移扩增技术,根据香菇、糙皮侧耳、灰盖鬼伞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真姬菇供试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从54对引物中筛选出23对能够扩增出稳定带型且菌株之间带型差异明显的SSR引物。利用23对引物对全部供试菌株进行扩增,共扩增13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8条,多态性比率达到81.2%。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常规栽培菌株和工厂化栽培菌株聚在不同组,说明两者之间的遗传背景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获得菌株的特有SSR标记分析表明:利用7对引物可以将工厂化栽培菌株区分开,其中2个工厂化栽培菌株各自具有1条特异条带,其他工厂化栽培菌株均可通过引物组合法区分开。

关键词: 真姬菇 简单重复序列(SSR) 遗传多样性 内转录间隔区(I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冷诱导基因Cor4在低温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草菇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草菇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低温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待测模板,构建含Cor4基因和GPD内标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Cor4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草菇V23菌株的Cor4基因未经低温处理的表达量最大,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持续下降,在6 h达到最低值,8 h和10 h该基因的表达量略有回升;而VH3菌株Cor4基因低温处理后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至4 h达最高值,6 h时略有下降,8 h达最低值,10 h又开始上升,8 h和10 h均低于0 h表达量。

关键词: 草菇 菌株V23 菌株VH3 双标准曲线法 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细小病毒NS1基因低温诱导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技术从猪细小病毒的DNA模板中扩增了NS1的基因片段,将PCR产物克隆至pET32c载体,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ET32c-NS1,转入表达宿主菌BL21中,利用低温诱导表达的方法,避免了包涵体的形成。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达产物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建立了检测猪细小病毒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2.5 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表达的NS1蛋白可作为免疫诊断试剂用于检测PPV,且能很好的区别灭活疫苗免疫猪和自然感染猪。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NS1基因 低温诱导 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果实生长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预测温室黄瓜产量的能力,该研究根据温室黄瓜(品种为:戴多星Cucumis sativus cv Deltestar)果实对温度和辐射的响应,建立了以辐热积(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TEP)为尺度的温室黄瓜果实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模型对温室黄瓜各节位果实果长、果径和鲜质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型对温室黄瓜果长和果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325和0.5885;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64cm和0.35cm,而以有效积温(Growing degree days,GDD)为尺度构建的果实生长模型对果长和果径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768和0.4893;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83cm和0.40cm;本模型对果实鲜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标准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5.04g和0.6782。而基于有效积温的果实生长模型对果实鲜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标准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8.52g和0.6068。模拟精度提高了12.21%。本研究建立的辐热积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温室黄瓜各节位的果实生长,模型的实用性较强,可以为温室黄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果实生长 辐热积 模拟模型 黄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城镇绿化植物规划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上海市城镇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根据上海市城镇绿化树种规划的原则和不同立地类型如山地区域,未受地下水影响的区域,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的区域,重盐碱地区域等,并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规划的具体种类,为城镇绿化及和谐生态的建设提供了适宜的取材范围。

关键词: 城镇绿化 景观植物 规划 上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旱稻保持系沪旱1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浙江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沪旱1B/Ⅱ-32B杂交的F2群体,对水稻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以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试验共检测到10个与柱头外露率有关的QTL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检测到3个影响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的QTLs,分别位于3号、7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21.44%;检测到2个影响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的QTLs,位于3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15.98%;检测到5个影响总柱头外露率(PES)的QTLs,位于3,4,7,9号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有2个QTLs位点,总柱头外露率QTLs的单独贡献率在6.86%~9.73%之间,联合贡献率为39.42%。QTL上位性分析,检测到7对显著互作位点,解释了表型变异的67.39%,检测到的上位性效应主要以加性/加性互作效应为主,部分主效QTLs参与了互作。这些QTLs分子标记为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杂交稻 柱头外露率 QTL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下黄瓜叶片SPAD值与硝态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黄瓜氮素营养缺乏诊断的最佳时期、最佳部位和临界浓度。【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氮素水平(0,70,140,210和280 mg/kg)下,黄瓜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不同叶位叶片的SPAD值、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叶柄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SPAD值对施氮水平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随施氮量的增加,黄瓜各叶位叶片SPAD值均有所增加,但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增长的幅度明显不同;黄瓜叶片的SPAD值、NRA和叶柄硝态氮含量3个参数的变化,因黄瓜生育时期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幼苗期和开花期三者显著相关,开花期叶片SPAD值和叶柄硝态氮含量极显著相关。【结论】黄瓜幼苗期和开花期的第3叶、结果期的第7叶对施氮水平的反应最敏感,可以作为黄瓜氮素缺乏诊断的最佳部位;氮素缺乏的临界浓度为210 mg/kg;诊断的最佳时期为开花期。

关键词: 黄瓜 氮素浓度 SPAD值 叶柄硝态氮含量 硝酸还原酶活性 氮素营养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划分与上海气候相似的美国区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理论,选取美国207个气象站点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以月最高温度的平均值、最低温度的平均值、平均温度、平均降水量、日平均日照时数及各地海拔高度作为分析因子,应用欧氏距离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分析美国207个气象站点与上海间的气候差异,划分北美植物引入上海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上海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关键词: 气候相似性 模糊相似优先比 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浓度NaHSO_3处理对温室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

激光生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为探讨低浓度亚硫酸盐对于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在温室栽培条件下,以黄瓜品种Deltastar为试材,采用低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施处理不同生育期的黄瓜叶片。结果表明:低浓度NaHSO3可以提高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温室黄瓜NaHSO3处理的适宜浓度为2.0mmol/L左右,在黄瓜苗期和开花结瓜期喷施低浓度NaHSO3溶液均可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并能持续作用3d左右。与对照(喷水)相比,2.0mmol/L NaHSO3处理提高黄瓜功能叶片光合速率20%左右,且与已知的促进循环光合磷酸化的辅助因子PMS的作用类似,其增加了ATP的供应,而并非影响叶片叶绿素PSⅡ的光化学效率。文章还对设施内光照不足情况下NaHSO3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黄瓜 温室 光合作用 NaHSO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对猪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N,N-二甲基甲酰胺(N,N-Di methylformamide,DMF)与甘油配制的混合保护剂对猪冷冻精子的保护效果。【方法】以DMF和甘油配制成混合冷冻保护剂对猪精液进行冷冻,试验共设对照组(30mL/L甘油)、A组(10mL/L DMF+20mL/L甘油)、B组(20mL/L DMF+10mL/L甘油)、C组(30mL/L DMF)和D组(50mL/L DMF)5个处理组,以活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活率、精子直线运动速率、精子顶体完整率以及精子质膜完整率为检测指标,对猪精子冷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mL/L DMF+10mL/L甘油混合冷冻保护剂对猪精子有较好的冷冻保护作用,与其他处理组相比,除精子直线运动速率和质膜完整率与10mL/L DMF+20mL/L甘油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组及甘油对照组。30mL/L DMF对猪精子的毒性强于同浓度甘油,但20mL/LDMF+10mL/L甘油混合冷冻保护剂的毒性与甘油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0mL/L DMF+10mL/L甘油混合冷冻保护剂比单一使用甘油或DMF能起到更好的冷冻保护作用。

关键词: 猪精液 冷冻保存 N,N-二甲基甲酰胺 精子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