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基于RNA-seq数据的小麦条锈菌SSR标记开发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小麦条锈菌基因组编码区内多态性高的SSR标记,应用MISA软件从4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转录组测序数据中搜索SSR位点并设计相应引物。结果表明,在小麦条锈菌转录组2 941条unigenes中发现6 083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为14.13%,平均每9.84 kb出现1个SSR位点。获得的SSR有144种重复基序,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是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SSR总数的42.33%和39.90%。T和AAC、ATC、CAT分别是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序。转录组中SSR重复次数以5~12次为主,基序长度主要集中在12~20 bp。随机合成100对SSR引物对3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87对引物可以扩增出条带。总之,这些基于转录组发掘的SSR位点出现频率高、类型丰富,在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分子标记开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转录组 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散型花椰菜新品种‘优松60’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松60’为秋季露地早熟松散型花椰菜杂交新品种,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GZ-265为母本,自交系36-3为父本配制而成。秋季栽培60 d左右花球成熟。株型紧凑直立,株高约60 cm,株幅约65 cm,叶片嫩绿色。花球雪白,品质优良,单球质量1.1 kg左右,产量约45 000 kg·hm~(-2)。

关键词: 花椰菜 秋早熟 胞质雄性不育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碳浸渍法和传统法酿造条件下玫瑰香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对比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CO2浸渍法和传统法酿造条件下的玫瑰香葡萄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共检测出54种香气成分,包括9种萜烯类、30种酯类、9种醇类、4种酮类、1种脂肪酸类和1种芳烃类,不同酒样的总香气含量略有差异,但均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CO2浸渍法和传统法发酵酒样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两组酒样可以在前两个主成分上基本聚集为两类;此外,丙酸乙酯、乙酸丙酯、水杨酸甲酯、乙酸香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甲基-1-丁醇、1-己醇、2-苯乙醇、正癸醇和苯乙烯与CO2浸渍法发酵的酒样相关性较强,在CO2浸渍法发酵的酒样中浓度较高;乙酸乙酯、异丁酸乙酯、乙酸庚酯、丁二酸二乙酯、反式-4-癸烯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异丁醇、2-甲基-1-丁醇、1-庚醇、2-壬酮和2-癸酮与传统法发酵酒样的相关性较强,且在传统法发酵的酒样中浓度较高。采用气味活度值分析关键呈香成分,结果显示CO2浸渍法发酵的酒样中关键呈香成分有14种,包括里那醇、玫瑰醚、香茅醇、香叶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3-甲基-1-丁醇、2-苯乙醇、大马酮、6-甲基-5-庚烯-2-酮和辛酸,而传统法发酵酒样的关键呈香成分比CO2浸渍法发酵酒样多1种。

关键词: 玫瑰香葡萄酒 CO2浸渍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浸种对玉米低温出苗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单一低温胁迫和低温干旱双重胁迫对不同耐寒性玉米品种的籽粒萌发特性和苗期生理生化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的抗逆效果。以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和抗寒性较弱的CB15098为供试品种,设置低温单一胁迫和低温干旱双重胁迫2种逆境,研究10,50,100 mg/L的赤霉素浸种对玉米籽粒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效果表现为在单一胁迫下增加不同耐寒性玉米的地上部干、鲜质量,在双重胁迫下减少两玉米品种浸种后的地上部干、鲜质量。对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赤霉素浸种可增加其低温和低温干旱胁迫下的地上部高度;对抗寒性较差的CB15098,浸种显著提升其低温和低温干旱胁迫下的发芽势,浸种在低温胁迫下抑制CB15098地上部高度和根系长度,在低温干旱胁迫下促进CB15098地上部高度。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发芽率、地上部干、鲜质量和高度对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的响应幅度均高于抗寒性较弱的CB15098。低温干旱胁迫下建议采用低浓度赤霉素浸种。单一低温胁迫下建议采用高浓度赤霉素浸种,低温干旱复合胁迫下采用低浓度赤霉素浸种抗逆效果更佳。

关键词: 玉米 赤霉素 低温 干旱 苗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大球盖菇Sr-01菌株液体发酵液中分离漆酶,研究温度、p H和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 200凝胶过滤层析对大球盖菇漆酶进行分离纯化。以ABTS[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为底物,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结果表明,纯化后的漆酶比活力为152.79 U/mg,回收率为35.8%。SDSPAGE显示该漆酶为单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0 k D。该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 H分别为35℃和4.0,Mg~(2+)、Cu~(2+)对酶活有激活作用,Fe~(2+)、Cd~(2+)、Hg~(2+)则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纯化后的漆酶比活力可达222.93 U/mg。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漆酶 纯化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呼肠孤病毒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兽医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禽呼肠孤病毒(ARV)检测方法,针对ARV S3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ARV纳米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仅从ARV核酸样品可检测到约332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囊病病毒、鸡毒支原体、马立克病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鸭瘟病毒、禽腺病毒Ⅳ型、减蛋综合征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鸡大肠杆菌等其他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纳米PCR方法能检测到的最低核酸质量浓度为56 pg/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倍。ARV核酸被重复检测3次,结果均一致。应用建立的纳米PCR和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对临床送检的30份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ARV的纳米PCR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ARV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S3基因 纳米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的建立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根据牛线粒体差异序列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基于16S r DNA内参基因设计通用引物及Taqman探针,绘制并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总DNA浓度以及牛源性成分DNA浓度,采用相对定量法测定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质量分数。并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实验,及混合肉样回收率及市售肉制品检测,对本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特异性强,可对牛肉DNA进行特异性扩增。最低检出限为10 pg/μ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根据回收实验可知,平均回收率为98.62%。可以为肉制品中牛肉含量的测定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Taqman探针 相对定量 牛源性 肉制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硬肉型葡萄货架期间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种硬肉型葡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货架期间硬度、可溶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挥发性物质,研究1-MCP对硬肉型葡萄货架期间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抑制红提葡萄果实硬度的下降,提高金手指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减缓红提、夏黑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波动,在贮藏前期可使3种硬肉型葡萄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而后期作用效果不明显,可显著提高红提的维生素C含量。3种硬肉型葡萄成熟果实中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酯类、醛类和醇类。1-MCP处理组红提、夏黑葡萄果实的醇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以及总数大部分高于CK组,主要挥发性物质波动小,整体风味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硬肉型葡萄 品质 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本植物非均质化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木本植物茎段木质化程度高、硬度大以及各部分组织硬度不均匀等特点,选取核桃(Juglans regia)茎段以及芽接愈合区域组织为实验材料,对固定、软化和脱水等关键步骤进行改进,获得结构完整且染色清晰的茎段组织和嫁接愈合区域组织切片,可清晰地观察到各部分组织的形态特征和愈合过程中的发育特征,且缩短了制片周期。采用改良后的实验流程成功获得了苹果(Malus pumila)、桃(Amygdalus persica)、杏(Armeniaca vulgaris)、李(Prunus salicina)和杨(Populus tomentosa)的茎段横截面切片。该方法为从解剖学上研究林木茎段生长机制和形态发育变化提供技术基础,为非均质化植物材料的石蜡切片制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均质化组织 改良方案 核桃 石蜡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土不同改良方式对土壤盐碱及白蜡生长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滨海盐土快速脱盐及原土栽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2 a的田间小区试验,以原土为对照(CK),研究了"牛粪深翻+盲沟"(T1)、"牛粪深翻+盲沟+覆盖"(T2)、"牛粪深翻+盲沟+盲沟种植"(T3)3种改造措施对滨海盐土快速脱盐及白蜡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改造措施可显著降低土壤全盐量,提高白蜡成活率,促进新枝生长。T1、T2、T3处理0~60 cm土壤平均含盐量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62.42%、65.33%、72.92%,T1、T2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与T3处理差异显著,3种措施均能使土壤含盐量降到3 g/kg以下;T1、T2、T3处理白蜡成活率分别为0.72、0.88、0.85,与CK相比分别显著增加0.69、0.85、0.82,T2、T3处理与T1处理之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T2、T3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T1、T2、T3处理新枝长度当年分别达到33.33、45.78、48.45 cm,与CK相比分别提高1 148%、1 615%、1 715%,T2、T3处理与T1处理之间差异显著,T2、T3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综合考虑脱盐效果、成活率、新枝生长状况,T2(牛粪深翻+盲沟+覆盖)、T3(牛粪深翻+盲沟+盲沟种植)2种改造措施效果较好,可作为滨海盐土原土栽植供选方式。

关键词: 滨海盐土 原土栽植 快速脱盐 白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