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源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河源作为广东省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市,虽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农业综合基础好、生态环境优良且交通相对便利。水稻作为河源市最主要的农作物,其产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河源市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目前,河源市水稻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种子市场混乱、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短缺、土地撂荒严重、农药与化肥使用不科学、稻米加工行业不成熟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通过完善相关政策、积极立法、降低行业成本等措施,针对性解决种业市场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土地、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好土地撂荒问题;多种措施并举,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良种良法配套,推进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加快发展稻米加工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萼连蕊茶花粉生活力和贮藏力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研究探索了碳源与温度对细萼连蕊茶(Camellia tsofui Chien)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该物种进行山茶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培养基法,研究了碳源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 mol/L)、低温(5~25℃)或高温(30~40℃)处理以及低温(-80℃)贮藏对长柄山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在含有0.292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较高,可达20.07%。低温处理(5~25℃)对花粉萌发无不良影响,但高温(≥30℃)处理造成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而经35℃处理6 h后,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至3.17%。室温下自然干燥24 h后于-80℃条件贮藏12个月,花粉萌发率仍可达11.54%。研究表明,蔗糖是细萼连蕊茶花粉培养的适宜碳源;高温(≥30℃)不利于花粉萌发;低温(-80℃)贮藏可在1年内维持花粉较高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现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病患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而加工的配方食品,其可通过营养支持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介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标准和产业、配方设计、专用配料制备技术及产品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标准 配方 技术 现状 问题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幼鱼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黄颡鱼幼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100、300、500和700 mg/kg GSH的试验饲料,饲养56d后采样分析,并采用氯化铵进行96h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除100 mg/kg组外,饲料中添加GSH显著提高黄颡鱼肝脏、血清GSH含量(P<0.05),当GSH添加量≥300 mg/kg时,肝脏和血清GSH含量均呈现稳定状态。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水平的增加,血清免疫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00和500 mg/kg组溶菌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300 mg/kg组免疫球蛋白M与补体4含量、500 mg/kg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700 mg/kg组相比,300 mg/kg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升高(P<0.05);且300 mg/k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氨氮应激96h时,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组肝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力均显著升高(P<0.05),且300 mg/k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能提高黄颡鱼幼鱼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免疫及抗氧化性能,其中以300—500 mg/kg为宜。
关键词: 谷胱甘肽 黄颡鱼 GSH含量 免疫 抗氧化 氨氮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绿醇对小鼠骨骼肌代谢酶活性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叶绿醇对小鼠骨骼肌代谢酶活性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试验选择40只3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单笼饲养。试验期分别在小鼠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05%和0.50%的叶绿醇,并以添加0.48%硬脂酸为阳性对照组。试验测定小鼠平均体重,腓肠肌相对重量,腓肠肌中琥珀酸脱氢酶(SDH)、己糖激酶(H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甘油三酯(TG)含量,并通过ATP酶染色法研究肌纤维类型。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50%叶绿醇,小鼠试验前2周平均体重显著降低(P<0.05),腓肠肌相对重量显著增加(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50%叶绿醇显著降低小鼠腓肠肌中TG含量(P <0.05),显著提高腓肠肌中HK活性(P <0.05);饲粮中添加0.05%叶绿醇显著提高小鼠腓肠肌中SDH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50%叶绿醇显著提高小鼠腓肠肌中Ⅰ型肌纤维比例(P<0.05)。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叶绿醇可以提高小鼠腓肠肌相对重量,提高腓肠肌中SDH和HK的活性,增加腓肠肌中Ⅰ型肌纤维比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屠宰重肥育猪的胴体品质和肉品质分析比较
《家畜生态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肥育猪屠宰重对胴体品质、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00、120、140kg的"杜×长×大"肥育猪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40kg组胴体重比100、120kg组高(P<0.05);100kg组屠宰率显著高于120、140kg组;140kg组背膘厚、板油重显著高于100、120kg组(P<0.05);140kg组亮度L*45min低于120kg组(P<0.05),黄度b*45min低于100、120kg组(P <0.05),其他肉色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屠宰重的背最长肌眼肌面积、pH、滴水损失、剪切力、大理石纹以及水分、肌内脂肪、粗蛋白质、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屠宰重的增加,脯氨酸显著增加(P<0.05),140kg组羟脯氨酸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氨基酸和肌苷酸无显著变化(P>0.05);屠宰重与胴体重、屠宰率存在极显著的三次曲线回归关系(P<0.01),与胴体重、背膘厚、板油重、红度a*48h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屠宰率、b*45min呈负相关关系(P<0.05)。由此可知,屠宰重对100~140kg杜长大肥育猪肉品质无显著影响,对胴体品质有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山奈的组培快繁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紫花山柰无菌苗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芽基部进行继代增殖、丛生芽诱导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紫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紫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继代增殖比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8~12 mg/L+NAA 0~0.1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8 mg/L+NAA 0.1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丛生芽诱导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3~5 mg/L+NAA 0.05~0.1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最佳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05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生根较佳的培养基为MS+NAA0.1 mg/L+香蕉泥10~15%+活性炭0.5~1.0 g/L+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9.5 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蒂蛀虫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是中国岭南地区、东南亚、印度和尼泊尔一带广泛分布的重要果树害虫。该虫以幼虫钻蛀取食荔枝和龙眼的果实、嫩梢、花穗,隐蔽性强,防治困难,加上防治措施不当,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该虫迅速成为这两种优质名果的最主要害虫。本文整理近30年荔枝蒂蛀虫的研究报道,从分类学,生物学特性,触角感器及嗅觉机制,人工饲养技术,以及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荔枝蒂蛀虫的研究进展,提出在荔枝蒂蛀虫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荔枝 龙眼 分类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英德13个村镇茶园土壤质量及重金属安全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了考察广东英德地区茶园土壤的质量及重金属安全性,本研究采集了该地区13个村镇的茶园土壤样品76份,以国标方法对土壤酸碱度、肥力指标以及6种重金属铬、铜、铅、砷、镉、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对土壤重金属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有10个地块出现酸化和碱化,占土壤总数的13.15%;其中沙口镇和云岭镇部分茶园土壤已发生酸化;大湾镇、石牯塘、石灰铺镇部分茶园土壤发生碱化。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土壤样本在散点图中位置相对集中,处于正负2较低的位置,说明英德绝大多数茶园土壤肥力较低。根据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Pi来看,有9.21%的土壤砷污染指数超标,1.31%的茶园土壤汞污染指数超标和铬污染指数超标。大部分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P低于0.70,处于安全级别。有3.95%的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警戒级,包括望埠镇、石灰铺和英红镇;1.31%的茶园土壤重金属为轻污染级别,位于东华镇。研究认为,广东英德地区茶园土壤肥力相对较低、出现酸化和碱化现象,少量茶园土壤重金属出现污染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乙撑硫脲残留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2018
摘要:目的建立蔬菜中乙撑硫脲(ethylenethiourea,ETU)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氨水乙腈提取,石墨化碳黑净化,以Shim-pack XR-ODSⅢ C_(18)色谱柱(2.0 mm×150 mm,1.6μm)分离待测物,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乙撑硫脲在0.005~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1;在0.010、0.10、0.50 mg/kg 3个浓度下,菜心、芹菜和叶用莴苣3种基质中乙撑硫脲的回收率为73.7%~93.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6%,检出限(LOD)为0.002~0.005 mg/kg,方法定量限(LOQ)为添加的最低浓度0.010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经济、环保,能够满足蔬菜中的快速检测要求。
关键词: 蔬菜 乙撑硫脲 农药残留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代森锌 代谢物 食品安全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