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798条记录
基于改进YOLOv5的草莓病害智能识别终端设计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实现低成本、便捷、高效的草莓病害识别与检测,提升草莓种植与生产效益,在YOLOv5模型基础上,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机制,研究构建一种草莓病害识别模型,应用嵌入式与软件工程技术研发草莓病害识别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应用系统由图像采集、图像检测、检测结果展示和数据传输等模块组成,实现草莓图像实时采集和病害实时识别检测等功能.基于草莓病害检测数据集对系统开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识别草莓白粉菌果病、角斑病、叶斑病等病害.与YOLOv5相比,AP0.5:0.95、AP0.5、AP0.75、APM、APL都有比较大幅度提升.系统具有高效、便捷、实时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草莓生产领域,从而有效提升草莓病害识别与检测效率.

关键词: 草莓病害 YOLOv5 图像检测 嵌入式 模型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百合是世界著名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开花时间是影响花卉观赏的重要性状,花期调控对生产和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百合的花期调控分子研究主要涉及的调控途径有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年龄途径,自主途径。本研究概述了百合的花期调控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对百合成花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合 开花时间基因 调控途径 光周期 春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良种自主率低、育种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等现状,设计了以遗传评估和选种选配为核心业务功能的山羊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并在云南省山羊养殖企业示范应用。基于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分析了云上黑山羊和波尔山羊核心群体种羊数量、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综合选择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山羊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养殖企业生产管理和育种管理效力。2022年相较于2019年,云上黑山羊核心群体增长3 600余只,波尔山羊核心群体增长2 200余只;云上黑山羊初生窝质量由6.21 kg提升到6.71 kg,窝均产羔数由2.10只提升到2.12只(立新羊业有限公司)。2021年相较于2019年,云上黑山羊核心群12月龄体质量由36.19 kg提升到38.97 kg,背膘厚由2.78 cm下降到2.67 cm;云上黑山羊公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0.71%,波尔山羊公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1.38%,云上黑山羊母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0.80%,波尔山羊母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1.17%。该系统已在示范应用场平稳运行,且功能完善,操作简便,为山羊企业持续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山羊 数字化育种 种质资源挖掘 可视化 示范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生物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简称水热炭)施用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作用机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水热炭在不同添加率下(1%和3%)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和作物吸收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水热炭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土壤中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提取的Cd(DTPA-Cd)和油菜叶片Cd含量分别降低了5.01%~20.98%和10.82%~34.16%。提高水热温度和水热炭添加率有助于降低土壤DTPA-Cd含量。此外,施用水热炭显著增强了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且明显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施用水热炭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中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是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水热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很大的修复潜力,但其对土壤重金属的长期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水热炭化 水热炭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抽薹优质皱叶大白菜新品种‘冬冠097’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冬冠097’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9364和09170B配制而成的耐抽薹优质皱叶早皇白类冬春大白菜一代杂种。植株较直立,外叶深绿色,叶面多皱,无毛刺,帮浅绿色,叶球合抱,橄榄形,球内叶黄色,叶球高度23.3 cm,叶球直径11.7 cm,单球1 kg,净菜产量54.5 t·hm~(-2)。口感脆嫩。生长期50d。耐寒、耐抽薹性较强,抗芜菁花叶病毒病、霜霉病和黑斑病,适应性广,适宜在广东、福建、海南、云南等地区秋冬、春季种植。

关键词: 大白菜 皱叶 耐抽薹 优质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中国蔬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273份辣椒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73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7个重要农艺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9.99%~107.16%,供试材料间单果质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7.16%,单株果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97;13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较高;果实横径、果顶形状、胎座大小、青熟果颜色是辣椒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将13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59.91%,分别反映了果实横径、果顶形状、胎座大小、青熟果颜色。通过综合得分获得10份优良辣椒种质,排名前三的辣椒种质为来自云南的薄皮椒T302、T281、T301,其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均较高。聚类分析将273份辣椒种质分为4个组群,有效区分了不同的辣椒材料。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杜新品种‘金火焰’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火焰’是从白杜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落叶小乔木,春季新生叶金黄色,夏季老叶变为黄绿色,新叶黄色,秋季遇冷叶片变红;初生新梢黄色,逐渐转为黄绿色,秋冬遇冷变为红褐色,颜色保持到第2年萌发后。叶对生,卵形,叶尖为渐尖,叶缘有细锯齿较浅;伞形花序,果实成熟时开裂,种子具有红色假种皮。观赏性突出,抗逆性强,适生范围广。

关键词: 白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光合作用是果树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生理过程,在果树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科学选配亲本及高光效杂交后代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串枝红(高光合速率)为母本和骆驼黄(低光合速率)为父本进行杂交构建F1群体,采用Li-6400XT测定亲本及杂交后代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蒸腾速率.[结果]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F1群体中存在极端超亲单株.光合特性相关性状呈正态分布规律,具有典型的数量遗传特征.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主要受遗传效应影响.构建了包含1356个indel标记的杏高密度遗传图谱,标记平均间距为0.44 cM,利用该图谱共检测到7个与光合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定位在1号染色体的25.4~26.2cM附近,并结合富集分析结果发现PA01G03444可能是调控光合作用的1个主效基因.[结论]获得了7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QTLs,发现一个调控光合作用的主效基因PA01G03444,这为进一步探索杏树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因资源.

关键词: F1群体 光合性状 遗传变异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颡鱼的毒棘结构

水产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黄颡鱼的毒棘结构,增强人们对淡水刺毒鱼类的认知。本研究结合宏观毒棘骨骼标本制作和微观组织切片等方法,深入探究黄颡鱼的毒棘结构。结果显示,黄颡鱼的胸鳍和背鳍均具有尖锐的倒刺棘骨,棘骨外包围着皮膜,皮膜拥有能分泌毒液的毒腺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了黄颡鱼毒棘装置。毒棘骨骼宏观结构表明,黄颡鱼的背鳍和胸鳍毒棘均具有贯穿全棘骨的中央管和包围棘骨的皮膜;背鳍棘骨细长、锥形,且轻微拱起,顶部骤尖,后缘为弱锯齿;胸鳍棘骨前后缘均有锯齿,但后缘为强锯齿。背鳍和胸鳍毒棘基部结构的髁突形状、大小、位置全然不同。微观结构显示,皮膜中的毒腺细胞聚集成层,位于鳞状上皮与色素层之间,未见导管与之相连,背鳍和胸鳍毒棘的分支性骨管中均未发现毒腺细胞。胸鳍和背鳍锁紧装置可让毒棘保持倒伏或者直立的锁定状态,降低猎物挣脱几率。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黄颡鱼的毒棘结构和特征,并增强人们对淡水刺毒鱼类的认知。

关键词: 黄颡鱼 刺毒鱼类 毒棘 组织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学理逻辑、评价与策略-以四川省为例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立足数字化视角,围绕数字化的核心要素及特征,阐述了数字化打破乡村治理壁垒、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的学理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治理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对其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进行指标评价。经测算,四川省乡村治理数字化综合实现程度为71.73%,整体处于乡村治理数字化初级发展阶段;从维度来看,乡村党建数字化的实现程度最高,达74.94%;从区域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实现程度为74.81%,引领四川全省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优化升级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探索数字化应用场景、重视多元参与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开展乡村数字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优化升级策略,助推四川省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

关键词: 乡村治理数字化 学理逻辑 评价指标 水平评估 推进路径 四川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