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RELMβ基因启动子区克隆及序列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猪RELMβ基因启动子结构,初步探索RELMβ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通过PCR方法扩增RELMβ基因的系列启动子缺失片段并分别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 GL3-Enhancer中,经酶切、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包含RELMβ启动子系列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脂质体转染至HT29和293T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检测启动子活性。试验获得了猪RELMβ基因约1 kb的启动子序列,序列比对发现猪和人物种间相似性仅34.9%,猪和小鼠的同源性是82.4%。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猪RELMβ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在-556 bp处,猪和人RELMβ基因启动子存在系列保守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包括Cdx2、SRY、NFKB、NKX-2、c-Myb、GATA-1、GATA-3、C/EBP、MZF1等。细胞检测结果显示,p GL-RELMβ(-574~+215)活性最强,推测在-574~-182 bp位点之间存在RELMβ基因启动子的关键顺式调控元件,这一区域发现SRY、Cdx2、GATA-1和MZF1等关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树木园林价值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观赏树木是园林景观的要素之一,其园林价值直接反映园林景观的综合价值。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观赏树木综合园林综合价值评价体系,从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四大类16个指标对其进行评价。通过此评价,可以确定各品种的优缺点,以便在运用中根据功能需求的不同,提出更为合理的配置方案,为城市园林建设特别是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采后红椒质构性能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采后红椒质地的影响,以"洛椒118"淮安红椒为材料,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方法、压缩测试结合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红椒质地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剂量1-MCP处理均能较好地延缓采后红椒按压力的下降,其中0.5、1.0 m L/L 1-MCP处理的作用更明显;另外,1-MCP处理可较好地保持红椒硬度、黏着性、咀嚼性、回复性等质构性能,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1.0 m L/L 1-MCP处理对红椒的保鲜效果较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肉桃果实中类胡萝卜素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
《果树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适于黄肉桃果实中类胡萝卜素有效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在采用YMC-C30色谱柱,检测波长450 nm和柱温25℃的条件下,重点从提取料液比、提取方式和时间、液相测定的流动相配比、流速和进样量等方面研究了黄肉桃果实中类胡萝卜素提取和测定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黄肉桃果实中类胡萝卜素以丙酮为提取剂,果肉与提取剂的料液比(g·m L~(-1))为1∶6,超声波避光辅助提取1 h;HPLC测定进样量20μL,以甲基叔丁基醚和甲醇(V/V=30∶7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本方法操作简单,类胡萝卜素提取效率高,HPLC测定回收率为95~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25%,稳定性良好,精密度高,用时短,成本低。【结论】优化所得方法适于黄肉桃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有效提取和快速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早疫病生防细菌B731的分离、鉴定及抑菌防病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对峙培养法,从分离自番茄根部土壤的细菌中筛选得1株对番茄早疫病菌具强拮抗活性的菌株B731。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在初始p H 7.0的NB培养液、装液量25 m L(250 m L锥形瓶)、28℃、120 r/min培养24~48 h抑菌能力最大,抑菌带宽达1.24 cm,且其在番茄植株及根际土壤中有很强的定殖能力。接种15 d后,在番茄植株叶片或果实表面,其定殖量可保持在2×102 cfu/cm2以上;而在番茄根际土壤中,其定殖量可达104 cfu/g。菌株B731的代谢产物能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高达89.72%和82.62%。喷施于叶面,具有很好的防病效果,预防处理防效可高达81.8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膜包装对鲜切芹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薄膜包装对鲜切芹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中以南京地产香芹为试验材料,采用2种薄膜(P1-12.75μm聚乙烯袋,P2-32.70μm聚乙烯袋)对芹菜进行包装处理,以12.75μm带孔聚乙烯袋包装作为对照(CK),在温度(7±1)°C,相对湿度80%~90%环境下贮藏。结果表明:鲜切芹菜在贮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贮藏前期缓慢上升,后期出现峰值和波动,表明芹菜衰老加速。与对照相比,薄膜包装提高了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和CAT、POD活性,P2薄膜包装还延缓了丙二醛(MDA)的积累、SOD活性下降和POD活性峰值的出现,表明薄膜包装能有效延缓鲜切芹菜的衰老进程,其中P2薄膜包装效果更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端粒形水稻品种GS5基因的序列及效应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粒型控制基因GS5在2种极端粒型水稻中的序列差异和作用,本研究利用极端大粒型水稻品种TD70和小粒型水稻品种Kasalath对粒宽控制基因GS5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根据序列比对结果设计分子标记,用来区分不同来源的GS5基因,并结合重组自交系的粒型信息分析该基因对粒型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该基因包含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与TD70的GS5基因相比,Kasalath的GS5基因第1外显子上编码的第31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成丙氨酸,同时在第36、37位缺失2个甘氨酸。以这2个氨基酸的缺失为基础,设计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并在2个品种及其重组自交系(RIL)中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标记可以在含有GS5-T的品种中扩增出216 bp的片段,在含有GS5-K的品种中扩增出210 bp的片段。对重组自交系的检测结果显示,含有GS5-T基因的株系有122个,含有GS5-K基因的株系有118个。含GS5-T基因的株系平均粒宽比含GS5-K基因的株系平均粒宽高出0.47 mm,千粒质量高出2.87 g,说明GS5是水稻粒宽性状的主效调控基因。
关键词: 水稻 GS5 克隆 简单重复序列(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和秸秆还田对晚播小麦养分平衡和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晚播小麦产量、养分积累、秸秆养分释放及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并配施适当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籽粒产量.晚播小麦全生育期的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同施氮量(270 kg N·hm-2)下,秸秆还田处理的干物质、磷、钾积累高于不还田处理,氮积累则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率增加,且拔节后秸秆养分释放量占总释放量的比例降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秸秆的干物质、磷、钾释放量呈倒"N"型变化趋势,而氮释放量则呈"V"型变化趋势.计算养分表观平衡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并增加施氮量,养分总盈余量显著升高;在获得较高产量的施氮条件下,氮、钾素显著盈余,磷素投入较为合理.晚播小麦实行秸秆还田后,可适当增加氮肥用量至257 kg·hm-2,并减少钾肥投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1464插入位点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稻曲病菌致病力丧失的突变菌株B1464为材料,对其生物学形态和分子遗传变异进行分析。B1464田间接种表现为不致病,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在营养贫瘠的MM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而在PSA和TB3培养基中生长速率较慢,并且在PS液体培养基中产孢能力下降,同时突变菌株的分生孢子与野生型相比形态和大小均发生变化。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T-DNA在突变菌株B1464中以单拷贝形式插入,利用TAIL-PCR技术扩增得到的紧邻T-DNA两侧的侧翼序列在野生型中不相邻,与野生型菌株基因组比对发现突变菌株插入位点处丢失约20kb的DNA片段。RT-PCR结果表明突变菌株中T-DNA插入位点两侧基因表达量均下调。推断突变菌株B1464的致病能力丧失可能是由于T-DNA的插入导致了染色体重排及破坏了某些基因的正常表达。
关键词: 稻曲病菌 T-DNA插入突变 致病力 苹果酸合成酶 铜转运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皮洋葱新品种‘紫星’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星’洋葱是以‘意大利红’(Italian Red)为母本,‘陕西高桩红皮’为父本杂交后,经过连续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属中日照、中早熟类型,生育期230 d。鳞茎厚扁球形,球形指数0.70,鳞茎外皮深紫红色,内部鳞片浅紫色,辛辣味淡,口感脆甜,品质好;平均单球质量316 g,产量79 700kg·hm-2,高抗紫斑病、霜霉病。适宜中日照中南部地区秋播早夏收露地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