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对不同叶龄期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评价

农药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环磺草酮是在我国取得水稻田使用登记许可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杀草谱广,尤其对抗性千金子、杂草稻等恶性杂草表现出良好的防除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双环磺草酮在直播稻田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技术,采用盆栽试验法,开展了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SC)对不同叶龄期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1~2叶期、2~3叶期和3~4叶期浅水层条件和水稻1~2叶期湿润条件下,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剂量施用25%双环磺草酮SC,对上海地区主栽的3个常规粳稻品种南粳46、沪软1212和松香粳1018以及申优26杂交粳稻品种生长均安全,对水稻株高、植株地上部分鲜重、根长、根系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表明双环磺草酮对水稻粳稻品种安全,待进一步明确应用技术后,有望成为直播稻田优秀的除草剂品种.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水稻 品种 叶龄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调控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炭以其富碳多孔的功能性结构而被应用于农业生态环境。总结生物炭的酸碱性、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灰分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主要性质,为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基于此,从生物炭调控堆肥过程、促进物料中有机质的降解及腐熟、减少堆肥过程中的碳损失和氮损失、降低堆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提高堆肥肥效等6个方面综述了生物炭改善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的研究进展,为生物炭在农业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并对其在堆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堆肥 生物炭 农业固体废弃物 固碳 腐殖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宏病毒组学技术挖掘猪腹泻粪便的病毒群落组成

生物多样性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鉴定现阶段上海地区仔猪腹泻样品中的病毒群落组成,本研究利用宏病毒组学技术对临床采集的猪腹泻粪便进行了宏病毒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测序获得了 1,676,726个RNA contig和95,111个DNA contig,RNA病毒和DNA病毒序列分别占比38.58%和3.10%.其中星状病毒科、杯状病毒科和小RNA病毒科是病毒总群落中占比最高的前3个科.虽然DNA病毒在病毒总群落中的占比较低,但其单组分环状DNA(CRESS-DNA)病毒种类丰富多样,包含有18种CRESS-DNA病毒.经基因组序列深度拼接,共获得了46条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包括2株猪星状病毒和3株类似星状病毒、2株札幌病毒、16株小双节RNA病毒和23株CRESS-DNA病毒.其中1株札幌病毒归属于GⅡ/3亚型,与人札幌病毒亲缘性较近.16株小双节RNA病毒中有4株归属于GGⅠ亚型,其余12株归属于GGⅡ亚型.23株CRESS-DNA病毒中有1株归属于类双生病毒科、12株CRESS-DNA病毒归属于小环状DNA病毒科,另外10株CRESS-DNA病毒未分类.本研究揭示现阶段猪腹泻粪便中以RNA病毒为主导,且存在宿主多样性,提示可能存在种间基因重组,病原潜在危害性需进一步挖掘和验证.研究数据将为临床猪腹泻病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仔猪腹泻病 宏病毒组学 病毒群落 全基因组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尺度上植被分类体系方案及其在上海市的运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城市为对象编制植被志或植被图有助于城市尺度上的植被管理与保护.我国的植被分类体系主要是以自然植被为主体构建的,且大多集中在全国尺度上或省域尺度上,不适用于城市尺度上的植被分类.并且,强人为干预下形成的植被一直未出现学界公认的分类体系,给城市植被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基于“起源-干扰-功能”为基本原则的综合型城市植被分类体系,按照植被起源和受人为干扰程度将城市植被分为自然植被、次生植被和栽培植被.栽培植被依据其功能类型进一步划分为人工林地植被、景观绿地植被及农业植被三大类型.下级单位参照1980年《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并结合新近《中国植被志》编研提出的3个初步纲领性文件,进而构建城市植被分类系统,并对城市植被分类的原则和标准在上海地区进行了应用尝试,以期进一步构建一个兼具学术科学性和应用操作性的城市植被分类体系,为后续城市植被志的编撰,以及城市植被的认知、保护、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城市植被 次生植被 替代植被 植被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体基质引发对NaCl胁迫下青花菜和花椰菜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固体基质引发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青花菜'沪绿5 号'和花椰菜'沪松85'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0 mmol/L NaCl胁迫下,'沪绿 5 号'和'沪松 85'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发芽时间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沪绿5 号'和'沪松85'吸胀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未引发种子)相比,经固体基质引发的'沪绿5 号'和'沪松85'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增加,平均发芽时间减少;经固体基质引发的'沪绿5 号'和'沪松85'吸胀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

关键词: 固体基质引发 青花菜 花椰菜 NaCl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ysine-specifichistonedemethylase,LSD)是真核生物中关键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真菌中能够执行组蛋白特定位点上赖氨酸的去甲基化,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本研究通过对蛹虫草LSD基因(CmLSD)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蛹虫草CmLSD蛋白具有典型JmjC功能域,可能参与组蛋白H3、H4的去甲基化修饰。进一步对蛹虫草菌株Cm01进行CmLSD基因的过表达和敲除研究,发现该基因能够影响蛹虫草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以及腺苷、虫草素的分泌。

关键词: 蛹虫草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 菌株生长 次生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丝状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合成生物学 2023 CSCD

摘要:丝状真菌能够合成抗生素、色素、酶制剂、激素等多种天然产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农业和基础生物学研究等领域。丝状真菌遗传背景复杂,阻碍了对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基因组编辑是基于核酸酶对基因组位点特异性序列进行靶向切割,产生双链断裂,从而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或同源重组进行修复的技术。其中,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系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已在丝状真菌遗传育种、基因改造和多种天然产物合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应用。本文总结了丝状真菌CRISPR/Cas的技术原理、元件表达、递送方式及该系统在次级代谢产物等研究中的应用。对于脱靶效应以及转化率低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基于CRISPR/Cas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真菌基因功能表征、天然产物合成代谢途径解析与重构、高效丝状真菌底盘细胞构建、天然产物合成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丝状真菌 CRISPR/Cas系统 次级代谢产物 基因敲除 异源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赤眼蜂对甜菜夜蛾和小菜蛾卵的寄生功能反应

环境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 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ubner 卵和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 卵的寄生潜能,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试了 3种赤眼蜂对不同密度甜菜夜蛾卵和小菜蛾卵的寄生率、寄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对甜菜夜蛾卵和小菜蛾卵均有一定的寄生效应.螟黄赤眼蜂对甜菜夜蛾卵的寄生率、瞬间攻击率、寄生效能和搜寻效应均高于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3种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率、瞬间攻击率、寄生效能和搜寻效应则表现为: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3种赤眼蜂对两种寄主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方程,表现为寄生量均随寄主卵密度的增加而升高,达到一定水平后趋于平稳.赤眼蜂的搜寻效应随寄主卵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可知,螟黄赤眼蜂对于甜菜夜蛾的控害能力优于稻螟赤眼蜂螟和玉米螟赤眼蜂,而稻螟赤眼蜂比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更适合用于防控小菜蛾.

关键词: 稻螟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寄生率 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食药用菌驯化栽培物种名录

微生物学杂志 2023 CSCD

摘要:为了解我国食药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需要对我国食药用菌栽培驯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公共数据库关键词搜索,统计栽培驯化食药用菌种类,经过拉丁名以及中文名称的核实,本名录收录了192种驯化栽培的食药用菌,隶属于2门15目48科89属,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 26个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66个种,其中在科水平上,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侧耳科(Pleurotaceae)以及泡头菌科(Physalacriaceae)种类最多;在属水平,侧耳属(Pleurotus)、蘑菇属(Agaricus)、木耳属(Auricularia)、灵芝属(Ganoderma)等栽培驯化种类较多.通过本名录发现,我国已经完成栽培驯化的食用菌种类繁多,还有大量食药用菌有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栽培 驯化 食药用菌 文献调查 物种名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岔路黑猪最佳遗传潜力杂交组合筛选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公猪与岔路黑猪母猪进行配种,获得岔路黑猪纯种(岔岔)、大岔、长岔、杜岔、皮岔和巴岔6个组合.选取日龄相近,体重100 kg左右的子代肉猪进行屠宰,并对肉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不同杂交试验组合中,杜岔生长速度最快、瘦肉率最高,岔岔肉质最佳.综上,杜岔为二元杂交最佳组合.

关键词: 岔路黑猪 遗传潜力 杂交组合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