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基于BSA重测序松花性状InDel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松花菜是目前中国花椰菜消费的主要类型,松花性状是松花菜重要的经济性状.为了鉴别松花和紧花型花椰菜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以紧花型'花椰菜F90'和松花型'花椰菜S120,及其杂交F2分离群体为材料,从F2群体中挑选松花和紧花极端性状单株各40株构建DNA混池,以甘蓝HDEM为参考基因组,通过对松紧花DNA混池进行BSA重测序及△(SNP-index)分析,在花椰菜的C1染色体上获得一个长度为5.5 Mb的候选区间.根据该区间的插入/缺失(InDel)变异位点,开发InDel分子标记,经过筛选获得2个与花椰菜松花性状紧密连锁的InDel标记,在松紧花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松花和紧花性状在InDei标记上的差异,这些研究为精细定位松花性状候选基因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花椰菜松花新材料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花椰菜 松花 BSA重测序 InDel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品种'绿秀丽'青茄纯度鉴定的SSR标记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茄子品种‘绿秀丽’青茄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用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杂交种与双亲之间的扩增条带多态性以鉴定真假杂交种。结果发现,在7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5对在亲本间表现差异明显,并且在杂交种中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的引物,适合做杂交种纯度鉴定。从5对引物中选用2对引物eme01D03和ecm009对196株‘绿秀丽’青茄杂交种进行纯度分析,结果表明,eme01D03所测纯度为100.0%,ecm009鉴定的杂交种纯度为100.0%,196个单株的鉴定结果一致,一致率达到100.0%。因此,筛选出的2个SSR引物可以用于茄子杂交种‘绿秀丽’青茄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

关键词: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绿秀丽’青茄 SSR标记 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36种真菌毒素

色谱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水果(草莓、葡萄、梨和桃)中 36 种真菌毒素的准确定量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不同水果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2.0 g样品用 10 mL乙酸-乙腈-水(1∶79∶20,v/v/v)提取,无水硫酸镁(2.0 g)和氯化钠(0.5 g)盐析,离心后采用 85 mg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和 15 mg N-丙基乙二胺(PSA)对上清液进行吸附净化,浓缩复溶后过滤膜;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 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切换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以空白基质匹配外标曲线法准确定量.结果表明,36 种真菌毒素在 8.5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并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0,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2~5 μg/kg和0.1~10 μg/kg.在低、中、高3 个添加水平下,4 种水果基质中36 种真菌毒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 77.0%~118.9%,日内精密度为 1.3%~14.9%,日间精密度为 0.2%~17.3%.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 60 份水果样品(15 份草莓、15 份葡萄、15 份梨和 15 份桃)进行检测,共检出 11 种真菌毒素,平均含量为 0.13~35.85 μg/kg,其中 3 份样品存在多种真菌毒素共同污染的情况.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适用于草莓、葡萄、梨和桃中 36 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真菌毒素 水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桃需冷量探讨气温变化对其适应性的挑战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不同的地区2011—2021年气温数据为基本资料,通过0~7.2℃模型对各地区用于打破桃休眠的累积冷量(h)进行评估,同时统计已报道的基于0~7.2℃模型估算的589份桃品种资源的需冷量,分析各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及其对冷量积累的影响,研判各地区桃品种资源面临的适应性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在11月初至翌年3月底(桃需冷量积累时间段),12个地区的气温均逐年升高,平均升高2℃,部分年份气温波动大。各地区冷量积累差异明显。随着纬度降低,冷量起始日期由早到迟,结束日期则由迟到早,冷量积累时间逐渐减少;各地平均累积冷量4.5~1 315 h,逐年降低趋势较明显,且纬度越低,降低趋势越明显。另外,气候带类型也对冷量累积有影响。累积冷量降低对各地桃的适应性产生了轻度、中度或重度影响。基于以上结果,对各地适宜生长的桃需冷量区间范围进行了预判,具体为:北京、蒙阴、郑州和南京以<1 000 h为宜,上海和杭州以600~700 h为宜,桂林以<400 h为宜,文山和古田以<200 h为宜(古田一些高海拔区域需冷量400 h的桃也可适应),福州以<100 h为宜,广州以<50 h为宜,海南需要基本不休眠、常绿类型的桃。未来桃产业发展需要加大低需冷量桃种质的创制和品种选育,优化主产区品种布局,合理制定南延栽培计划。

关键词: 需冷量 气温变化 适应性 挑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源组成对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稻壳和麦麸作为饲粮纤维源养殖浙东白鹅的效果及适当比例,将180 只28 日龄浙东白鹅随机分为3 组,分别饲喂稻壳与麦麸添加比例为(5∶9)、(5∶1)和 100%稻壳的饲粮,并测定各组生长性能、消化器官质量与消化酶活性、食糜pH以及饲粮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当饲粮中稻壳与麦麸添加比例由(5∶9)增加至 100%稻壳时,浙东白鹅的体质量与料重比均显著增加;肌胃和胰腺的质量有增加趋势,肌胃食糜pH有降低趋势,但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胰腺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当稻壳与麦麸添加比例增加至(5∶1)时,浙东白鹅苏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以及总磷的表观利用率显著降低.综上,4-8 周龄浙东白鹅饲粮中稻壳与麦麸的添加比例为(5∶1)—100%稻壳时,其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综合效果最佳.

关键词: 稻壳 麦麸 浙东白鹅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表观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抗病杂交粳稻新品种'申优28'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展杂交粳稻对保障中国优质粳米供应和粮食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存在生育期偏迟、产量不稳定、稻米品质和制种产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利用水稻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辅助培育了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易于制种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8’。‘申优28’是以BT型粳稻不育系‘申21A’和恢复系‘申恢26-28’配制的粳型三系杂交稻,2018-201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0 588.5 kg/hm~2,2019年生产试验达到10 473.0 kg/hm~2,比对照‘花优14’分别增产11.6%和4.8%。‘申优28’米质优良,有香味(含香味基因badh2-p-5’UTR),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综合抗性好,聚合了Pi2、Pita、Pib、Pi9、Pi54、Pikm、Pit等稻瘟病抗性基因以及Xa21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2020年通过了上海市品种审定。本研究介绍了‘申优2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机械化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申优28’ 分子标记 优质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重金属污染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来源、重金属污染对食用菌自身以及对人体可能的危害以及减少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与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食用菌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不同食用菌种类在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筛选和培育食用菌重金属积累低的品种是在轻、中度重金属污染地区持续生产安全食用菌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食用菌 重金属 污染现状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植物次生物对甜菜夜蛾细胞凋亡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植物次生代谢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利用植物次生代谢物防控甜菜夜蛾的潜在途径.[方法]本研究选用含0.01%香豆素或0.01%槲皮素的人工饲料,分别饲喂甜菜夜蛾3龄初幼虫,以未添加次生物的人工饲料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在处理后24、48和72 h测定各处理组幼虫血细胞凋亡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处理组幼虫两种半胱天冬酶(Caspase-1和Caspase-5)和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活性;采用RT-qPCR法测定各处理组幼虫血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种植物次生代谢物和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甜菜夜蛾幼虫凋亡率、SeCaspase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0.01%香豆素或0.01%槲皮素处理后,幼虫的凋亡率、SeCaspase-1、SeCaspase-5、SeIAP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香豆素处理组幼虫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槲皮素处理组.在处理后24h,香豆素处理组SeCaspase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槲皮素处理组,而槲皮素处理组的SeIAP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香豆素处理组(P<0.05).[结论]香豆素和槲皮素对甜菜夜蛾细胞凋亡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相同含量的香豆素比槲皮素对甜菜夜蛾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甜菜夜蛾 香豆素 槲皮素 细胞凋亡 半胱天冬酶 凋亡抑制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萨佩罗病毒对仔猪的致病性

中国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萨佩罗病毒(PSV)是我国近年来新报道的仔猪腹泻病原,为深入了解PSV对仔猪腹泻的致病作用,本研究建立了PSV感染仔猪模型,通过对感染仔猪临床症状、剖检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发现PSV能感染仔猪并导致发病,临床仔猪表现体温下降、出现腹泻症状,腹泻率可达80%,病死率20%。组织病理学观察肠道、肺脏及淋巴结病变明显,肠道绒毛受损,肺脏和淋巴结炎性细胞浸润。感染仔猪组织脏器病毒载量检测显示,病毒主要定植在肠道、肺脏和淋巴组织。荧光定量PCR对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攻毒初期IL-1α、IL-6细胞因子上升明显,后期IL-2水平升高较快;抗病毒因子MX1水平持续上高,在14 d左右达到高峰。结果表明,PSV感染低日龄仔猪可引起腹泻,甚至死亡;病毒定植部位以肠道、肺脏及淋巴组织为主;感染后能诱导仔猪机体产生高水平细胞因子及抗病毒因子,攻毒仔猪体内先诱导产生TH2型体液免疫反应为主的抗炎性反应为主,后期以诱导TH1型促炎症反应的免疫应答为主。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 仔猪 致病性 病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方式和粉碎程度对双孢蘑菇理化、营养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双孢蘑菇的加工适应性,以双孢蘑菇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热泵干燥(heat pump drying,HP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3种方式干燥处理后,再进行粗粉碎(60目筛)和超微粉碎(60目筛后再过300目筛),分别得到HAD普通粉、HPD普通粉、VFD普通粉、HAD超微粉、HPD超微粉和VFD超微粉,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和粉碎程度对双孢蘑菇理化、营养和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干燥方式处理双孢蘑菇中,VFD双孢蘑菇色差变化与褐变度最小、复水性最佳,VFD双孢蘑菇粉振实密度和水合能力最大,粗多糖、可溶性蛋白和总三萜的溶出量最高,因此VFD双孢蘑菇整体品质最佳;HAD双孢蘑菇的整体品质最差;HPD双孢蘑菇粉麦角甾醇溶出量最高,HPD双孢蘑菇整体品质介于VFD和HAD双孢蘑菇之间.不同粉碎程度双孢蘑菇粉中,与双孢蘑菇普通粉相比,超微粉的粒径更小、振实密度更大、水溶性更好,营养和功能性成分的溶出量更高,抗氧化活性更强,而持水力和溶胀度有所降低.综合分析可知,3种干燥方式中,VFD能最好地保持双孢蘑菇的食用品质,较适于双孢蘑菇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加工;HPD双孢蘑菇食用品质明显优于HAD双孢蘑菇,且HPD能耗较低,是工业生产中对双孢蘑菇进行脱水处理的一种较好选择;超微粉碎可显著降低双孢蘑菇粉的粒度并提高粉体的水溶性、抗氧化活性和营养成分溶出量,可以作为以双孢蘑菇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开发前处理手段.

关键词: 双孢蘑菇 真空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热泵干燥 超微粉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