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薄皮甜瓜新品种‘玉玲珑’
《园艺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薄皮甜瓜‘玉玲珑’是杂交育成的绿皮绿肉类型新品种。植株长势健壮,以孙蔓结果为主。果实梨形,单果质量约500 g。成熟后果皮灰绿色,果肉碧绿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肉质酥脆,香味浓郁,口感极佳。果实发育期约28 d。适于保护地各茬口栽培,平均产量43.0 t·hm~(-2)。


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QTL定位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不同的材料进行研究,明确其抗性遗传规律,并完成抗性基因的QTL定位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与抗病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显著不同的青麻叶类型高代自交系黑227(抗干烧心病)和包头型高代自交系B120(感干烧心病)作为材料,将得到的杂种F1进行小孢子培养得到DH群体,将亲本和F1及DH群体种植于日光温室,根据田间干烧心病发病程度进行分级,进而得出病情指数,并结合已构建的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利用Map QTL 5.0软件对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试材所含有的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基因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共检测到2个与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基因连锁的InDel分子标记Br ID10343和Br ID10349,这2个标记均位于Chr.7,其间的遗传距离为1.031 c M,遗传贡献率均达到40%以上。InDel分子标记Br ID10343和Br ID10349与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结果为抗性基因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及MAS抗病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rDNA序列在多种蔬果类植物染色体上的定位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改进的rDNA序列标记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将18S-5S rDNA探针序列直接在5'端进行荧光修饰,并成功将其应用到多种植物染色体上,该方法比常规方法具有省时、经济、快速、信号强等特点,使rDNAFISH杂交更为简单,更易操作.首次利用该技术成功地对30种蔬果类植物中期染色体进行18S-5S rDNA的物理定位,初步了解了rDNA序列在这些蔬果类植物基因组中位点数目和分布特点,其中大蒜、大葱、蚕豆、萝卜(3种)茴香、红菜苔、空心菜、芥兰、莴苣、乌塌菜、雪里蕻、茼蒿、油菜、辣椒、茄子、芹菜、菜豆、花椰菜等20种植物首次确定了18S-5S rDNA在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其余10种植物与前人的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可以作为染色体的一个识别指标,也可为蔬果类植物属内进化和物种分化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18S-5S rDNA探针 植物中期染色体定位


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择28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2头,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5CFU/g丁酸梭菌。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7.83%(P<0.05)、料重比降低5.26%(P>0.05);试验组仔猪空肠NOD样受体蛋白(NLRP)3(P<0.05)、NLRP6(P<0.05)、NLRP12(P<0.01)、封闭蛋白1(claudin-1)(P<0.01)和紧密连接蛋白2(ZO-2)(P<0.05)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上调,回肠claudin-1和ZO-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试验组仔猪空肠和回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中大肠杆菌数量降低2.49%(P>0.05),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降低5.47%、IL-10含量提高25.43%(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提高仔猪小肠屏障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和肠道菌群平衡,促进仔猪生长。


食品中绿豆成分PCR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绿豆物种特异性序列,设计了定性PCR引物,建立了绿豆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并对0.2、0.4、0.6、0.8、1.0μmol·L~(-1)的引物浓度,52、54、56、58、60、62℃的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出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引物浓度0.4μmol·L~(-1)、退火温度58℃条件下的扩增效果最优,绿豆的检出限可达到0.5%。该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操作方便、简单、快捷,可为食品安全的检测提供依据。


生物保鲜纸对无核寒香蜜葡萄不同冷藏期的货架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葡萄的贮运品质,以无核寒香蜜葡萄为试材,采取贮藏箱内衬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型保鲜纸的方式,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子鼻两种手段对葡萄不同冷藏期的货架品质及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0 mg/L质量浓度的纳他霉素保鲜纸和500 mg/L质量浓度的ε-聚赖氨酸保鲜纸均可明显抑制无核寒香蜜葡萄的腐烂和落粒现象,延缓葡萄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一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提高葡萄的保鲜效果,与对照相比,两种生物保鲜纸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500 mg/L质量浓度的纳他霉素保鲜纸处理效果优于500 mg/L质量浓度的ε-聚赖氨酸保鲜纸(P<0.05)。无核寒香蜜葡萄的风味物质主要由酯类、醛类和醇类3大类组成,果实风味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的有乙酸乙酯、正己醛、顺-3-己烯醛、反式-2-己烯醛、正己醇和叶醇;随着冷藏期的延长,酯类、醇类主要呈味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醛类主要呈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上升;随货架期的延长,醇类、醛类主要呈味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酯类主要呈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上升;对照处理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变化幅度最大,而生物保鲜纸的使用对于保持无核寒香蜜葡萄稳定的风味具有积极作用,且纳他霉素对于保持醛类、醇类风味的效果更好,ε-聚赖氨酸处理对延缓酯类风味下降的效果更好。另外,通过电子鼻的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可以对不同冷藏期的货架进行较好地判别区分,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间的风味物质差异愈加明显。
关键词: 纳他霉素 ε-聚赖氨酸 保鲜纸 葡萄 品质及风味物质


四种芽孢杆菌对蒜薹灰葡萄孢霉抑制作用的时效性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对保存的4种芽孢杆菌菌株种属水平做初步鉴定并研究其在离体条件下对蒜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以及活体条件下对蒜薹保鲜的时效性。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法进行离体实验,采用有伤接种法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预防和治疗活体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与对照相比,4种芽孢杆菌对灰葡萄孢霉菌落扩展和菌丝体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效果HB-2>B579>B1>B001(P<0.05)。20℃活体实验中,4种芽孢杆菌的预防处理均能较好地控制蒜薹灰葡萄孢霉病斑扩展,且效果好于治疗处理,但是不同芽孢杆菌最佳的预防时间有所不同。其中,HB-2和B579预防处理能较好地保持蒜薹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综合来说,芽孢杆菌HB-2比其他3种芽孢杆菌能更有效地预防蒜薹灰霉病。


熟化枸杞子的加工工艺及功能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开发利用枸杞子资源,进一步提高枸杞子附加值,该文以新鲜枸杞子为原料,在传统干制工艺的基础上,基于美拉德反应原理,开发熟化枸杞子新产品,并对其活性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熟化枸杞子三段式干制工艺为:干制预处理阶段温度为60℃,时间为12 h;熟化阶段温度为80℃,时间为24 h,相对湿度65%;定型阶段温度45℃,干制6 h即可。制备的熟化枸杞子为黑褐色、酸甜适口、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P<0.05)普通干制枸杞子,其总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是普通干制枸杞子的1.87倍、1.45倍和2.21倍,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食品,枸杞子的附加值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该熟化枸杞子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果易转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干燥 工艺 农产品 熟化 枸杞子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


不同气调元件对软枣猕猴桃冷藏期保鲜品质及电子鼻判别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最适宜冷藏期软枣猕猴桃的箱式自发气调,提高软枣猕猴桃的贮运效果,确保软枣猕猴桃的保鲜品质,研究3种不同气调元件(12、7、6号)对‘长江一号’软枣猕猴桃自发形成的微环境气体含量、保鲜品质及电子鼻判别的影响。结果表明:12号气调元件(CO2:4.3%~5.0%、O2:15.9%~16.4%)处理组在软枣猕猴桃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中均比对照组(CK)的效果差,且在延缓硬度下降、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指标效果中均低于其余两元件;6号(CO2:3.7%~4.7%、O2:16.2%~17.1%)和7号(CO2:2.6%~3.3%、O2:17.6%~18.3%)气调元件处理组的保鲜效果要优于CK组,且7号气调元件在腐烂率、硬度、糖酸含量、Vc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中效果最佳,各指标均与CK组之间存在显著(p<0.05)差异。另外,通过电子鼻对软枣猕猴桃处理的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分析中可以得到,贮藏一段时间后,7号元件的风味成分仍与初值风味最相近,且LDA可以明显将CK组与3种不同气调元件(12、7、6号)处理组的风味区别。综上所述,12号气调元件保鲜效果最差,6、7号气调元件均可抑制腐烂率的发生,延缓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后熟保证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果实的呼吸高峰和乙烯生成速率,且7号气调元件最适宜冷藏期软枣猕猴桃的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