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B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计、合成FMDV非结构蛋白 3B基因的PCR引物 ,并在引物 5’端和 3’端分别加入含BamHI和HindⅢ限制性酶切位点序列。以FMDV基因组RNA为模板 ,利用RT_PCR技术扩增 3B基因 ,得到的基因片段经BamHI/HindⅢ双酶切后与转座载体pFASTBACHTa连接 ,转化宿主菌DH10BAC ,在含庆大霉素、卡那霉素、X_gal、IPTG的LB平板上 37℃培养 2 4h ,提取白色菌落 ,从中提取重组穿梭载体Bacmid 3B ,与脂质体共同转染昆虫细胞sf9,得到重组杆状病毒 ,病毒经传代扩增后感染High 5细胞 ,表达目的蛋白———FMDV非结构蛋白 3B。SDS_PAGE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Bacmid_3B重组表达载体 ,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NSP_3B蛋白 ,该表达产物可与FMDV感染的猪、牛血清产生免疫反应。
淡剑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淡剑夜蛾[Sidemia depravata(Butler)]在上海地区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中越冬;整个世代历期(第3代)33.3d(卵3.5d,幼虫18.9d,蛹5.7d,成虫5.2d);3龄前幼虫食量小,4龄后食量大增,特别是6龄期食量占总食量的91.3%。每年7、8、9三个月为幼虫危害高峰期,以高羊茅草坪受害最重。田间防治试验表明,10%除尽(Chlorfenapyr)SC、24%米满(Tebufenozide)SC、40%毒丝本(Chlorpyrifos)EC、5%卡死克(Flufenoxuron)EC和5%抑太保(Chlorfluazuron)EC1000-1500倍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西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对西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瓜未成熟子叶和幼苗子叶的再生植株中存在明显的变异,其中以四倍体变异最为普遍,再生植株叶片气孔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可以作为从再生植株中早期鉴别四倍体植株的可靠指标。此外再生植株中还出现无权、浅裂刻叶和板叶变异类型,且有嵌合变异现象。RAPD分析结果表明,西瓜再生植株的基因组DNA在供试的部分引物上表现出DNA多态性。


信号转导抑制剂对囊素刺激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瘤细胞为模型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信号转导抑制剂和囊素 ,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分泌水平 ,用定量RT PCR法检测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加入Gα 蛋白选择性抑制剂NF 0 2 3、蛋白激酶C抑制剂GF10 92 0 3X、磷脂酰肌醇 3激酶抑制剂heparin、Ca2 + /calmodulin依赖蛋白激酶Ⅱ抑制剂KN 6 2、磷脂酶C抑制剂U 7312 2和蛋白激酶G抑制剂后 ,囊素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速度的影响明显 (P <0 0 1)。而加入蛋白激酶A抑制剂 4 Cyano 3 M thylisoquinoline、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genistein和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抑制剂PD 980 5 9后 ,囊素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速度的影响不明显 (P >0 0 5 ) ,这 3种抑制剂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速度的抑制率分别为 74 5 5 % ,91 13%和80 6 9%。加入 4 Cyano 3 M thylisoquinoline、genistein和PD 980 5 9后 ,囊素处理组与对照组γ1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说明这 3种抑制剂阻断了囊素刺激的杂交瘤细胞抗体mRNA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 ,蛋白激酶A、酪氨酸蛋白激酶和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参与了囊素在杂交瘤细胞中的信号转导。


大麦幼穗和油菜花蕾提取液对大麦花药培养反应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以4个大麦品系为供试材料,比较了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添加量的大麦幼穗提取液以及添加油菜花蕾提取液对大麦花药培养反应的影响,摸索促进诱导分化率提高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添加大麦幼穗提取液对花药反应率及绿苗分化率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单核期大麦幼穗提取液的效果优于二核期幼穗提取液的效果;添加油菜花蕾提取液对花培反应的影响优于单核期大麦幼穗提取液的影响。供试材料"SD"在添加单核期幼穗提取液的诱导培养基上的花药反应率和绿苗分化率分别是对照的1.6和1.7倍;材料"93T"的花药反应率和绿苗分化率分别是对照的1.7和3.0倍;诱导培养基中添加60g/L的油菜花蕾提取液的促进作用又优于添加60g/L的大麦幼穗提取液。
关键词: 大麦 花药培养 幼穗 油菜花蕾 提取液 花药反应率 绿苗分化率


矮小型黄鸡新品系培育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通过杂交,将白羽肉鸡中的dw基因导入黄羽肉鸡,培育矮小型黄羽肉鸡新品系。经过10年的周密研究,进行了9个世代的选育,参选公鸡和母鸡分别为307羽和2728羽,公、母鸡选留率分别为3.6%和31.9%。dw基因已在群体中纯合,生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均获提高,共组建了家系182个,核心群量300羽左右,已形成了一个矮小型专门化品系,可为品系间配套杂交提供亲本。F9生产性能分别为:56日龄公母平均体重1531.3g,饲料报酬2.52:1,成活率95.1%;50%开产日龄184d,开产体重2254.8g,500日龄产蛋量180.8枚;43周龄蛋重60.5g,受精率88.3%,孵化率73.6%;成年体重:公鸡3082.4g、母鸡2561.2g;成年蹠长:公鸡7.8cm、母鸡6.7cm。


一种作用于花青素和甜菊醇的甜菊糖基转移酶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英文)
《实验生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一种新的甜菊糖基转移酶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获得的基因cDNA全长1419bp,编码473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约53.2K Da。与常见的糖基转移酶基因比较,相似性达44%以上,且具有糖基转移酶的保守序列。体外异源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具有在花青素类和甜菊醇等糖基受体上转糖基的酶活性。在对一系列不同底物的酶活性进行比较后,推测这种糖基转移酶在体内参与了甜菊糖苷的合成。结果表明,具有广泛的底物活性的类黄酮类糖基转移酶,在甜菊体内不仅对类黄酮转糖基,而且在生成水溶性甜菊糖苷的过程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