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表达小黄鱼生长激素的转基因家蚕品系构建

蚕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转小黄鱼生长激素基因的家蚕新品系,外源表达鱼生长激素。通过检索小黄鱼转录组序列,获得小黄鱼生长激素和转铁蛋白的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以接头序列连接,N端为生长激素、C端为转铁蛋白的融合蛋白编码框。利用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将融合基因转入家蚕基因组中,转育得到可表达小黄鱼生长激素且人工饲料摄食性较好的转基因家蚕品系皓月-Fc,蛹体中小黄鱼生长激素表达量最高约为0.27 ng/mg,蚁蚕24 h疏毛率约为85%。构建的转基因家蚕品系为下一步小黄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打下基础。

关键词: 家蚕生物反应器 小黄鱼 生长激素 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樟树籽油抗氧化能力及物质基础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油中天然抗氧化成分对油脂的加工、货架期及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樟树籽油抗氧化活性及物质基础,分别对其脂肪酸组成、不皂化物含量、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分析总多酚及不皂化物对樟树籽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率,明确其活性物质基础.结果表明,樟树籽油中主要为中链脂肪酸癸酸和月桂酸,占总脂肪酸的94.80%,不皂化物质量分数为(0.55±0.01)%,总多酚含量为(33.07±0.63)mg/kg.樟树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0.13 g/mL.相同油质量浓度的樟树籽油、不皂化物和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8.92±1.58)%、(38.49±0.66)%、(49.60±3.78)%.因此,不皂化物及总酚对樟树籽油抗氧化贡献率分别为38.91%、50.14%.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为多酚类成分和不皂化物,二者对樟树籽油抗氧化能力的总贡献率高达89.05%.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樟树籽油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可为樟树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樟树籽油 总多酚 不皂化物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研究 -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拥有类型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五个层面构建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村——龙现村进行具体的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具体层面来看,龙现村的资源空间承载力为413~723人·d-1;设施承载力为300人·d-1,体现在可接待住宿设施数量相对较少、容纳游客数量较为有限;社会环境承载力为2947人·d-1;生态环境承载力为4800人·d-1;社会经济承载力方面因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未产生限制.总体来看,当前龙现村旅游承载力水平相对较高,旅游活动在可承载范围内.虽然设施承载力相对较弱,但该层面并未成为限制性因素,仍可支持当地旅游发展.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承载力 可持续旅游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污染耕地大豆安全生产模式的探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大豆在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上安全可行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通过低积累品种筛选,结合钝化剂施用,在镉污染安全利用区[土壤总镉含量为(0.49±0.04)mg·kg-1,pH为6.31]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中浙农6号、浙鲜9号、浙鲜12号和浙鲜19号具有镉低积累性状.将上述4个品种在镉污染严格管控区[土壤总镉含量为(1.69±0.25)mg·kg-1,pH为4.65]开展不同钝化剂施用量对大豆镉积累能力影响试验,发现1500 kg·hm-2钝化剂施用下,4个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下降30.4%~79.0%,其中浙鲜9号、浙鲜12号籽粒镉含量降至0.13 m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0.2 mg·kg-1).3000 kg·hm-2钝化剂施用量下大豆籽粒镉积累能力与1500 kg·hm-2无显著差异.1500 kg·hm-2钝化剂处理分别使浙农6号、浙鲜9号和浙鲜12号的产量提高了14.7%、16.7%、16.1%.研究表明,施用1500 kg·hm-2钝化剂可使浙鲜9号与浙鲜12号大豆籽粒中镉含量降低至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内.

关键词: 大豆 镉污染 低镉品种 钝化剂 安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源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性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ii,Ab)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是目前引起医院感染的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Ab耐药情况日益严峻,大大增加了治疗成本.研究表明,动物临床病例中由于细菌引起感染的比例不断上升,其中耐药Ab从兽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人类医学临床上已经证明Ab具有广泛的多重耐药性和传播风险特征,然而对动物源Ab缺乏关注令人担忧.因此,通过对Ab在动物中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公共卫生安全预警,为动物源Ab耐药性监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动物 流行性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树林对潮汐浸淹适应性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平面上升引起潮汐水位降低和淹水时间增加,探明红树林对潮汐淹浸适应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助于科学保护和修复红树林,而且科学选取红树林营林宜林地也需要了解红树林与潮汐浸淹之间的相互关联.文中从红树林潮汐浸淹的研究方法出发,重点论述水淹胁迫对红树植物形态表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潮汐浸淹下红树植物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揭示红树植物对潮汐浸淹的适应机制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红树林造林实践和宜林地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树林 潮汐浸淹 形态表征 生理生化 分子生物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7-2020年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变化规律,本试验对2017-2020年浙江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送检的血清和病料样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疫病痛原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RRSV、CSFV、PCV2、PRV-gE/gI、PRV-gB的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1.4%,83.6%,91.4%,36.1%,94.3%;不同年份中,CSFV和PCV2抗体水平一直呈稳中上升趋势,2020年PRRSV和PRV-gE/gI抗体水平下降明显.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RRSV、CSFV、PCV2和PRV的感染具有普遍性,病原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2.9%,2.5%,17.3%,6.6%,其中PRRSV/PCV2双重感染较多,阳性率为9.7%;不同日龄中,PRRSV、PCV2和CSFV保育猪病原阳性率最高,育肥猪次之,而PRV产房仔猪阳性率最高;此外,2019-2020年CSFV、PCV2和PRV的病原阳性率下降明显.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热处理方法对休闲松子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善休闲松子的品质,采用3种不同热处理方式(真空油炸、水煮及普通油炸)对松子进行加热处理,测定不同热处理下休闲松子的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真空油炸和水煮松子的酸价在4 min时均高于普通油炸;普通油炸松子的过氧化值在4 min时显著高于真空油炸和水煮(P<0.05),而当热处理时间达12 min时,真空油炸松子的过氧化值会快速升高至(0.3±0.05)g·kg-1,接近普通油炸松子在4 min时的过氧化值;真空油炸松子的皂化值略高于水煮松子,但无显著差异(P>0.05).真空油炸和水煮松子的抗氧化能力在4 min时显著高于普通油炸对照,且水煮松子表现出最佳的抗氧化能力.因此,真空油炸和水煮等热处理方式能更好地保留松子的营养功能.

关键词: 松子;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枣新品种'浙鲜枣1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鲜食枣新品种'浙鲜枣1号'是由'义乌大枣'中发现的优株选育而来.在浙江义乌地区果实脆熟期为9月5日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3.3 g,果实可食率96.99%.果肉白色,质地脆,肉质细,汁液多,有蜂蜜味,总糖含量10.93%,可滴定酸含量4.4 g·kg4,维生素C含量平均2.69 mg.g-1.品质优良,适宜于浙江省及类似气候地区栽培.

关键词: 鲜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螟赤眼蜂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稻螟赤眼蜂试验使用的内参基因,本试验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挑选了十个稻螟赤眼蜂候选内参基因(包括PABPC1L、ACTR2、ARPC2、EF1a、EEF1D、SFRS7、HSP70、CSNK1a1、GAPDH和TMEM209),分别检测了其在包括温度、取食、农药刺激等不同条件下,以及在稻螟赤眼蜂不同的发育历期的表达情况.利用RefFinder分析软件对Delta CT、BestKeeper、NormFinder、GeNorm四种软件分析基因表达稳定性的结果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取食、农药刺激和不同发育历期处理,表达相对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为EF1a、EEF1D;SFRS7、ARPC2;PABPC1L、TMEM209;PABPC1L、ARPC2.本研究结果为在不同条件下选择稻螟赤眼蜂内参基因提供了参考,也有利于在稻螟赤眼蜂的基因表达研究中取得更为可靠、准确的数据.

关键词: qRT-PCR 稻螟赤眼蜂 内参基因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