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道地药材建青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以建青黛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顶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顶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6-BA0.2 mg/L+NAA 0.05 mg/L+IBA 0.05 mg/L。

关键词: 道地药材 建青黛 组织培养 顶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中毒素蛋白基因hip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预测毒素蛋白HipA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首先从GenBank中查找副猪嗜血杆菌毒素蛋白基因hip A的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副猪嗜血杆菌毒素蛋白HipA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HipA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7.23,前5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显示该酶主要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只有少数的β转角;推测该蛋白有17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区域。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副猪嗜血杆菌毒素蛋白HipA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毒素蛋白 HipA蛋白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研究

茶叶学报 2016

摘要:采用径流小区观测法研究不同茶园垦殖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流失均以泥沙态损失为主,占流失总量的87.4%~98.6%,而径流态损失仅占1.4%~12.6%。就土壤有机碳年流失量而言,梯台植草方式下土壤有机碳流失量最小,分别比顺坡清耕、顺坡植草和梯台清耕方式降低70.1%~70.7%、42.1%~57.0%和14.2%~17.8%,说明梯台植草方式可作为减少茶园土壤有机碳流失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茶园 垦殖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地表径流 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糖02205在国家甘蔗品种第十轮区试中的表现

中国糖料 2016

摘要:在2014—2015年国家甘蔗品种第十轮区域试验中,闽糖02205(原代号闽糖02-205)表现为植株高度中等,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宿根性强。区域试验2年新植1年宿根平均蔗茎产量105.54t/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略减产0.41%;平均蔗糖产量15.79t/hm2,比对照ROC22增产5.13%;平均甘蔗蔗糖分14.83%,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加0.84个百分点。中抗黑穗病和花叶病。

关键词: 甘蔗 区域试验 蔗茎产量 蔗糖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原胶的流变性及与魔芋胶等的协效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前期筛选获得一株多糖胶质高产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所产的黄原胶FJAT-10151-DTJZ的品质,为该黄原胶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通过分析浓度、剪切速率、p H、加热温度、时间、冻融处理等对FJAT-10151-DTJZ粘度的影响研究其流变性,并研究其与结冷胶、黄原胶、凝胶多糖、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魔芋胶、果胶和壳聚糖8种胶的协效性。实验结果表明,FJAT-10151-DTJZ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为非牛顿流体;当FJAT-10151-DTJZ的浓度为1%时,其粘度为343 m Pa·s;p H、冻融对FJAT-10151-DTJZ的粘度影响不大;FJAT-10151-DTJZ的最佳加热温度为75℃;粘度随加热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当加热温度为75℃,加热时间为150 min,1%浓度的FJAT-10151-DTJZ溶液的粘度为808 m Pa·s。FJAT-10151-DTJZ只与魔芋胶有强烈的协同增效作用,与壳聚糖、结冷胶、黄原胶、凝胶多糖、瓜尔豆胶、刺槐豆胶、果胶无协效性。

关键词: 黄原胶 流变性 地毯草黄单胞菌 协效性 魔芋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绿肥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模拟研究

茶叶学报 2016

摘要:为阐明不同绿肥施用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设置绿肥添加室内培育试验观测了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动态,通过拟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土壤有机碳矿化情况。试验表明,整个培养过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前期迅速下降,培养中期缓慢下降,培养后期趋于稳定状态。施入绿肥的土壤与不施肥和单纯施用化肥相比,具有更高的微生物活性,进而使土壤平均矿化速率提高了2.8%~110.3%;但随着绿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潜在可矿化C量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并未显著增加,仅能说明通过施用绿肥可增加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关键词: 茶园 绿肥 土壤有机碳 矿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内部就业——基于2014年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为扩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内部就业,利用2014年度全国及各省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即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提高,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就业行业;产业结构变动,即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的减少,有利于发挥农副产品生产的就业吸纳能力。为了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发展困境,政府应加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内部就业 多元回归模型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是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的病原,能够感染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动物,也能够感染人,主要引起口腔黏膜、眼睛、外阴、蹄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痂皮,病畜因衰竭和继发感染而死亡。论文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的特征、致病性、致病机理、免疫机理、免疫逃逸机制、检测方法和疫苗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 致病机理 免疫机理 检测方法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的思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文章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为例,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项目立项率和成果获得率、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鼓励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的举措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科研管理工作 机制创新 存在的问题 举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地方梨资源花朵特征多样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摘要:对60份福建地方梨种质资源花朵多样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地方梨资源之间开花期存在较大差异,依开花时间可划分为早花、中花和晚花3种类型,分别占20.0%、48.3%和31.7%;花器官数量性状多样性丰富,单花序花朵数、花冠直径、雄蕊数目和花瓣数目分别为4.6~8.8朵、2.4~5.0cm、11.3~38.7枚和5~12枚,变异系数为13.2%、14.7%、21.7%和31.7%,其中单花序花朵数、花冠直径和雄蕊数目均可分为5个级次;花器官质量性状亦存在多样性,但分别以花蕾白色、花药淡粉色、花瓣圆形、花瓣相对位置重叠和花柱柱头位置高于花药为主要类型,且未发现柱头基部有茸毛和无花粉性状类型。其中‘七月黄’和‘屏南葫芦梨’花瓣相对位置重叠,且多达12枚,可作为重要的重瓣性遗传资源;‘蜜雪梨芽变’、‘白葫芦梨’和‘白瓠梨’花冠直径均大于4.5cm,可作为大花型遗传资源利用。

关键词: 地方资源 花朵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