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植物生长调节剂Cabrio和Opera对大豆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abrio和Opera是新型广谱杀菌剂,也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Cabrio和Opera喷洒处理大豆,研究了它们对大豆主要生理生化过程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abrio和Opera可使大豆植株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根瘤重分别比对照增加56.3%和57.6%;每荚粒数分别增加14.3%和13.6%;百粒重分别增加5.28%和5.42%;产量分别增加10.64%和7.85%;中黄13的籽粒霉变率分别下降5.07%和3.87%,而南农99-6的籽粒霉变率分别下降1.00%和0.87%。但部分性状如株高、根长、内源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虽有一定变化,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防御酶 激素 光合速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类猪圆环病毒P1的免疫电镜观察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氯化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较为纯净的病毒粒子后,经过免疫电镜技术(液相免疫电镜法和免疫胶体金标记法)对P1病毒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P1病毒呈球形、无囊膜、直径约为25 nm。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形态学 免疫电镜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粒位籽粒脱落酸含量差异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植物生理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籼稻‘扬两优6号’和粳稻‘武运粳24号’为材料,观测不同粒位籽粒灌浆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动态及两者的相关关系,灌浆初期喷施外源ABA验证其对不同粒位籽粒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粒重增长速率和ABA含量呈单峰曲线;同枝梗上较早开花的籽粒灌浆启动快,ABA含量与灌浆速率到达最大值的时间较早,峰值也较高;灌浆初期,迟开花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早开花籽粒,同化物的供给可能不是限制弱势粒灌浆不良的重要因素;籽粒灌浆期,ABA含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终籽粒粒重在灌浆初期呈显著正相关,灌浆中后期呈显著负相关;灌浆始期喷施低浓度ABA对籽粒粒重的影响因品种和籽粒着生位置而异;外源喷施ABA使籽粒粒重增加,明显提高下部二次枝梗和同枝梗上迟开花籽粒粒重。因此,增加籽粒活跃灌浆期ABA含量可以提高蔗糖转化为淀粉的生化效率,促进弱势粒充实。

关键词: 脱落酸 籽粒灌浆 粒位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HDV VP60"通用型"T细胞表位预测

中国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兔病毒性出血症核衣壳蛋白VP60是兔出血症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诱导细胞免疫,在抗病毒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确定T细胞所识别抗原分子上的短肽序列对T细胞表位进行定位,对于研究特异性免疫应答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的研究方法,预测VP60T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为后期试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 结构蛋白VP60 T细胞表位 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_2S对水稻幼苗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外源H2S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用含0(ck)、0.1、0.2、0.4、0.8、1.6、3.2 mmol/L的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HS),处理水稻幼苗,研究水稻对不同浓度H2S生理生化响应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较低浓度(0.1~0.8 mmol/L)硫氢化钠处理能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包括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净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光化学效率。同时,降低了幼苗叶片相对电渗率。然而,随着NaHS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CA分析表明处理组和对照间的明显差别,尤其是低浓度(0.1~0.8 mmol/L)NaHS处理组和对照,高浓度(1.6~3.2 mmol/L)NaHS处理组和对照之间呈现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硫化氢 水稻 生物量 生理生化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状况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上海市食品样品(生牛乳、生鲜肉、水产品、速冻食品、果蔬、豆制品)505份,按国标GB 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利用PCR技术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505份食品样品中有117份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23.2%,其中生鲜肉检出率最高,为32.9%;其次为生牛乳和速冻食品,分别为26.3%和26.7%;其他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该实验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上海市各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状况,为监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追溯污染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食品 多聚酶链式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豆6号大豆响应面法微波烫漂工艺的优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微波功率和烫漂时间对大豆加工品质的影响,获取大豆微波烫漂的最佳工艺,采用响应面法对微波处理后大豆的过氧化物酶(POD)、硬度及叶绿素保留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750 W、烫漂时间为50 s时,大豆的硬度为1 610.2 g,叶绿素保留率为91.55%,POD相对活性为3.9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符合。说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烫漂工艺是可行的,微波烫漂时间(50 s)与功率(750 W)组合方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为微波烫漂在大豆速冻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微波烫漂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水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苏省句容市戴庄村有机农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如今有机种植面积达660 hm2,仅有机水稻已发展到200 hm2,有机种植已有一定规模,但是,自有机稻生产以来,有机水稻产量始终徘徊在3 000~4 125 kg/hm2,产量较低,除了品种的原因外,主要是土壤肥力的问题。为了提高有机水稻产量,培肥地力,改善有机水稻田土壤质量,改善有机大米品质,从2009年开始,在戴庄发展了部分有机水稻-红花草轮

关键词: 有机稻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嫩叶的几个生理指标变化特征分析

棉花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和其轮回亲本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顶部嫩叶的几个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叶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部嫩叶氮代谢受到一定破坏,引起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这对叶片成熟后光合作用是不利的。棉花顶部嫩叶受危害后,缩合单宁含量提高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LA)活性增强,表明棉花植株抵御盲蝽危害能力提高,但转Bt基因棉品系顶部嫩叶缩合单宁含量和PLA活性低于非转Bt基因棉品种;即使是绿盲蝽危害后的顶部嫩叶也均未达到非转Bt基因棉品种正常水平,这可能是导致转Bt基因棉盲蝽危害加重的原因之一。棉花顶部嫩叶受害后,非转Bt基因棉泗棉3号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升高;非转Bt基因棉品种受绿盲蝽危害后顶部嫩叶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不利于绿盲蝽的发生,而转Bt基因棉品系受危害后顶部嫩叶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不利于对绿盲蝽的危害控制,这可能是转Bt基因棉绿盲蝽危害重于非转Bt基因棉的又一原因。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常规棉 绿盲蝽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胆固醇黑豆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超滤与大孔树脂吸附分离黑豆蛋白酶解产物,获得降胆固醇活性较强的黑豆肽组分,采用凝胶过滤色谱(GF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与排阻色谱(SEC)对黑豆肽粗品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降胆固醇肽,经Edman降解、N端测序对降胆固醇黑豆肽一级结构进行分析鉴定,其氨基酸组成序列为Ala-Phe-Pro-Lys-Asp,相对分子质量为576,肽链中具有特定的疏水区域,且Pro位于N端之外的重要位点。

关键词: 黑豆肽 降胆固醇 分离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