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叶黄素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C30-HPLC-DAD检测叶黄素分别在30、40、50℃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中的保留率变化,并分析溶剂种类、氧分压、温度对有机溶剂中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常规空气条件下,叶黄素在4种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顺序依次为: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反式叶黄素的保留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一直呈下降趋势,总顺式叶黄素的保留率则先略有上升后缓慢下降;充氮可有效提高叶黄素的稳定性,效果在四氢呋喃中尤为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式叶黄素的保留率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总顺式叶黄素的最终保留率明显高于常规条件;温度越高,反式叶黄素的稳定性越低,越易发生异构化反应;反式叶黄素在4种溶剂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弓形虫重组MIC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畜牧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针对猪弓形虫MIC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制免疫金标试纸条提供材料,作者以纯化的重组MIC3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经ELISA筛选阳性克隆和亚克隆建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McAb,测定其亚类、效价,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并利用胶体金颗粒标记的McAb制备免疫金标试纸条。成功制备了2株稳定分泌抗MIC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B7和D3,2株McAb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2a,其ELISA腹水效价分别为1∶64万和1∶192万,Western blot结果表明,2株McAbs腹水均能分别与纯化的重组MIC3蛋白和猪弓形虫全虫蛋白中大小为56和38ku左右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用纯化后McAb标记的胶体金颗粒制备的免疫金标试纸条可以检测到最低浓度为4×104 CFU·mL-1的弓形虫速殖子。本研究为猪弓形虫病的现场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显示出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角果的抗裂角特性及其相关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改良拉裂法,对286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裂角力测定。结果表明,抗裂角性状在现有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中存在广泛变异。在146份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组合)中,裂角力变异范围0.82~2.87N(牛顿),平均裂角力1.83N,变异系数22.11%;裂角力小于1N的有3份(占2.05%),1~2N之间的96份(占65.75%),在2~3N之间的47份(占32.19%),没有检测到裂角力大于3N的品种或组合。在140份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系)中,裂角力变异范围0.58~3.47N,平均裂角力1.94N,变异系数31.55%,均高于杂交油菜,其中裂角力小于1N的6份(占4.29%),在1~2N之间的76份(占54.29%),在2~3N之间的49份(占35%),大于3N的9份(占6.42%)。与角果和籽粒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油菜角果的裂角力值与单角壳重、单位面积壳重、千粒重达极显著正相关,与每角粒数和角果宽度达到显著正相关。分析杂种与亲本恢复系之间的关系,发现杂种裂角力与恢复系的角果宽度、单角壳重、单位面积壳重、千粒重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壳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角果大小显著影响油菜的抗裂角特性,角果大、果壳厚、千粒重高等可以作为筛选抗裂角油菜的形态指标。在杂交油菜育种中选用大角大粒恢复系亲本能有效提高杂交油菜的抗耐裂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端孢酶烯3-O-乙酰转移酶编码基因Tri101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Tri101并通过原核表达获得纯化蛋白,通过免疫SPF大白兔获得高效价、高灵敏度的多克隆抗体,为Tri101蛋白及转Tri101作物的检测提供抗体基础【。方法】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ium)F3210为材料,PCR法获得Tri101并连接至表达载体pET29a(+),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纯化表达产物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Tri10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表达,重组蛋白大小为50 kD左右,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利用HisTrap亲和柱纯化重组蛋白,最佳咪唑洗脱浓度为200 mmol.L-1。采用烟草蚀纹病毒蛋白酶切除重组蛋白中的His标签,酶切产物经HisTrap亲和柱再次纯化后免疫SPF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经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为1﹕12 000,检测灵敏度为0.05×10-6μg.mL-1。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Tri101具有较好的专一性。【结论】通过Tri10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通过免疫动物制备了兔源多克隆抗体,可用于Tri101蛋白及转Tri101小麦的检测。
关键词: 单端孢酶烯3-O-乙酰转移酶 Tri101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小麦赤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电镜观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扫描电镜对包括9个种以及1份自然五倍体材料,共计19份草莓属种质和1份近缘属蛇莓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草莓和蛇莓花粉均为长球形,具有3条萌发沟,沿极轴方向等间距分布,几乎延伸至两极。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有差异,蛇莓花粉粒大于草莓属植物;草莓属植物及蛇莓属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均为近似平行于极轴的条纹,但蛇莓花粉外壁纹饰较为零乱。在草莓属不同材料之间,二倍体的森林草莓、东北草莓、蝦夷草莓、绿色草莓和四倍体的东方草莓和伞房草莓的花粉粒较小,外壁纹饰较浅,而八倍体的弗州草莓、智利草莓和栽培种凤梨草莓的花粉粒相对较大,外壁纹饰较深。自然五倍体材料的花粉形态与八倍体草莓相似。对一些典型的花粉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种的水平上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有一定相似性,但对于栽培品种,聚类结果与品种的系谱不相关,表明花粉形态学可能不适用于草莓品种亲缘关系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质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5%NaCl溶液对来源不同的293份小麦种质进行盐胁迫处理,调查各种质的芽期相对盐害指数;从芽期耐盐性鉴定中筛选出16份芽期相对盐害指数小于20%的高耐盐种质和42份芽期相对盐害指数介于20%~40%的耐盐种质;选择芽期相对耐盐指数小于40%的24份小麦资源,进行苗期不同盐浓度胁迫鉴定,测量不同处理的相对根长及苗高,根据芽期相对盐害指数及苗期相对根长计算24份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盐隶属函数综合值。苗期鉴定表明,1.0%NaCl盐浓度为合适的筛选浓度、相对根长为适合的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对24份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盐隶属函数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3大类:Marmin-Minhardi×H44-Minturki等10份综合耐盐性高于山融3号的为第Ⅰ类,早小麦等综合耐盐性与山融3号相当的10份小麦为第Ⅱ类,洋麦1等4份综合耐盐性低于山融3号的种质为第Ⅲ类。来源不同的小麦种质芽期综合耐盐性大小依次为: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国外引进品种>高代品系;Marmin-Minhardi×H44-Minturki、圆白壳小麦、花树蒲、和尚麦和顶籽锤5份耐盐种质,可作为小麦耐盐研究的新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DV、TGEV、PAR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A群轮状病毒(PARV)的三重RT-PCR方法,并对其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在实验室检测中,此方法能检测约50 TCID50的混合病毒,能够扩增出3条长度为750 bp(PEDV)、544 bp(TGEV)、275 bp(PARV)特异性片段,而其他病毒无特异性条带。应用该方法对江苏省及周边地区154份临床疑似病毒性腹泻病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EDV、TGEV、PARV阳性率分别为53.2%、8.4%、5.2%。PEDV与TGEV混合感染率为5.2%,PEDV与PARV混合感染率为4.5%。该方法的建立对临床上进行这3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A群猪轮状病毒 多重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双抗夹心的Cry1B毒素蛋白质TRFI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检测Cry1B毒素蛋白质的双抗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利用稀土元素Eu3+作为示踪剂,以可溶性表达的抗Cry1B毒素蛋白质单链抗体(scFv)作为捕获抗体,以免疫兔血清获得的抗Cry1B毒素蛋白质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检测Cry1B抗原的TRFIA技术,并对其进行方法学的综合评价.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单链抗体(Capture antibody)、多克隆抗体(Detection antibody)、Eu3+标记的二抗(Tracer antibody)浓度分别是2.500μg/ml、2.000 μg/ml、1.000μg/ml.标准检测曲线灵敏度为0.170 ng/ml,线性测量范围为1.000~ 800.000 ng/ml.抗原类似物间无交叉反应.Cry1B毒蛋白质在大米中添加回收的批内变异系数为3.8%~6.6%、平均回收率为80.5%~ 84.8%,批间变异系数为2.2% ~8.5%、平均回收率为84.1% ~ 88.4%.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双抗夹心Cry1B-TRFIA检测范围宽,特异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时间分辨免疫分析 单链抗体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囊藻毒素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及累积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随着水体污染的加剧而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积聚的蓝藻毒素之一,对多种生物有着严重的毒性作用.MCs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近些年,MCs对陆生植物的毒害作用及累积研究尤为引人关注,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MC-LR(L为亮氨酸)和MC-RR(R为精氨酸)是淡水水体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的两种MCs异构体.针对这两种毒素,重点介绍其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毒性作用及其在作物体内的累积量,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陆生植物 污染途径 毒性作用 生物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吸收与代谢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提高宿主的氮吸收与氮代谢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引发的多种效应的综合结果.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固氮作用为宿主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氮素;能够通过分泌多种胞外酶系如漆酶、蛋白水解酶等使宿主植物更好地利用有机氮素;能够提高宿主氮代谢关键酶如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酶的活性;能够提高宿主植物激素水平和维生素含量从而促进宿主氮代谢;能够通过影响宿主植物氮代谢促进宿主植物分蘖、提高宿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的相关报道,归纳了植物内生菌影响宿主氮素吸收与代谢的可能机制,并展望了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氮吸收 固氮作用 氮代谢 植物激素 关键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