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已广泛用于保障水稻生产,而二化螟作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钻蛀性害虫,已经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明确该类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可为二化螟抗性快速检测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其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解毒酶和转运蛋白基因过表达介导的代谢抗性,以及鱼尼丁受体基因突变介导的靶标抗性;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在抗性分子检测、抗性新基因鉴定、抗性基因调控网络和多重抗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认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害虫种群抗药性;利用多组学技术鉴定新抗性基因及调控网络,以探明多重抗性机制;将反向遗传学工具放射性配基结合及电生理技术深入验证抗性基因功能;需开发靶向抗性基因的dsRNA转基因作物、纳米农药及选择性新型化学杀虫剂,以达到杀虫剂减施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二化螟 双酰胺类杀虫剂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抗性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咸肉加工过程中羟基十八碳二烯酸的变化及其与脂肪氧化的关系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跟踪传统咸肉加工过程中理化指标、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以及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ODEs)等的变化,研究LOX活性和HODEs含量、异构体构成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咸肉加工中酶促和非酶促氧化模式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咸肉加工过程中LOX活性呈现先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HODEs的总量缓慢上升,13-HODEs/9-HODEs之比从1.31下降到1.13;LOX活性和13-HODEs/9-HODEs比值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942,P<0.01);LOX作用下的酶促氧化在传统咸肉加工初期的脂质氧化中占有主导地位,随后其作用不断下降,在加工中、后期逐渐被自由基等诱导的自动氧化所取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下根际促生菌对醉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纸上芽床发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50、100和150 mmol·L-1)下接种分离自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际土壤的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Enterobacter sp.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际促生菌对醉马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胚芽长均具有显著(P <0.05)的促进作用;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醉马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胚芽长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醉马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胚芽长最高,150mmol·L-1时最低;接种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Bacillus licheniformis显著(P <0.05)提高醉马草种子在NaCl浓度100 mmol·L-1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接种Enterobacter sp.显著(P <0.05)提高了醉马草种子在所有NaCl处理下的发芽势率。因此,根际促生菌可以提高醉马草对盐胁迫的抗性,且不同根际促生菌对盐胁迫的抗性水平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vmiR164s-VvNAC100作用模块鉴定及其在葡萄子房发育过程中响应赤霉素的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葡萄miR164s(VvmiR164a/b/c/d)及其靶基因,明确VvmiR164s及其靶基因应答外源赤霉素在葡萄单性结实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魏可'葡萄(Vitis vinifera L.Wink)为试材,利用miR-RACE、PCR、RLM-RACE与PPM-RACE、qRT-PCR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分析VvmiR164s-VvNAC100模块应答外源赤霉素在葡萄单性结实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征及其潜在功能.[结果]赤霉素在花前处理'魏可'葡萄,可诱导其单性结实,导致葡萄的无核.克隆鉴定了VvmiR164a/b/c/d的精确序列,预测到其4 条靶基因VvNAC100-1、VvNAC100-2、VvNAC098、VvNAC021,结合匹配程度与前期数据,在此重点分析靶基因VvNAC100-2,并将其命名为VvNAC100.克隆鉴定靶基因VvNAC100,验证其裂解位点,并对其开展蛋白进化、染色体定位及结构分析.VvNAC100裂解位点位于miRNA 5′端的第9位与第11位,裂解频度为17/20与11/20,定位于葡萄的Chr14 上,编码 363 个氨基酸,含有一个NAM结构域,且其定位于细胞核.VvNAC100 蛋白与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高,功能相似,其中与辣椒、烟草等物种亲缘关系较近.VvMIR164a/b/c/d的启动子与其靶基因VvNAC100的启动子均包含多种激素作用元件,表明其可能通过响应不同的激素来参与葡萄生长发育的调控.RT-qPCR结果显示,随着葡萄子房的发育,VvmiR164b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其靶基因VvNAC100在子房发育前期呈上升的表达趋势,具有一定的负相关,而VvmiR164a/c/d与VvNAC100表达模式相似,呈现一定的正相关;GA处理后,VvmiR164a/c/d在葡萄子房单性结实过程中的表达极显著地上升,进而也显著抑制了VvNAC100在这一时期的表达,从而促进了VvmiR164a/c/d-VvNAC100表达水平的负相关;但VvmiR164b在GA处理后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其与VvNAC100的表达水平呈现一定的正相关,表明GA处理增强了VvmiR164a/c/d对VvNAC100的负调控,减弱了VvmiR164b对VvNAC100的负调控作用.[结论]VvNAC100是VvmiR164家族VvmiR164a/b/c/d的真实靶基因;在葡萄单性结实过程中,赤霉素诱导了VvmiR164a/c/d对靶基因VvNAC100的负调控作用,抑制了VvmiR164b对靶基因VvNAC100的负调控作用,VvmiR164a/c/d是VvmiR164 家族参与赤霉素诱导葡萄单性结实的主效因子.
关键词: 葡萄 赤霉素 单性结实 VvmiR164s VvNA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及磷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徐薯32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适宜的磷肥用量,提高鲜食型甘薯的经济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以徐薯32为例,于2018—2019年进行两年的田间试验(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1.70 mg·kg-1),比较了不同施磷量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磷积累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施磷水平(P2O5),分别为0(P0)、25(P25)、50(P50)、75(P75)和100 kg·hm-2 (P100)。结果表明:1)与P0相比,施磷显著提高了鲜薯产量和商品薯产量,以P75处理最高,其次为P50处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施磷显著提高了薯块中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在P50处理下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3)在生育期90~120 d,施磷显著提高了甘薯的磷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量。4)磷表观利用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下降,磷农学效率则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在P50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鲜薯产量、品质、经济产量和磷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P2O5的适宜用量为5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户一田"会影响粮食单产吗?-基于山东省506个农户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保障粮食安全,基于山东省2地市6县市区50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探究"一户一田"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施"一户一田"会增加粮食单产,即实施"一户一田"与小麦和玉米单产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2)实施"一户一田"对不同农户群体影响存在差异,即实施"一户一田"后,仅农业劳作和家中非农劳动力少的受访农户其小麦和玉米单产增幅更大.3)农户生产经营培训情况、农民合作社员身份、村组土地质量等因素对粮食单产有促进作用,参加过生产经营培训、合作社成员和土地质量高的受访农户其粮食单产更高.因此,政府应尊重民意,鼓励村组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一户一田",同时优化村组生产条件,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稳产增产.
关键词: 农地细碎化 一户一田 粮食单产 Cobb-Doughlas生产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优质稻区土壤理化性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圩区随机选取种植南粳 46、南粳3908、南粳5055 和南粳9108 的11 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种植主体,2020 年和2021年度对其土壤理化性状和稻米品质进行取样检测,并分析主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 个试验年度,11 个水稻种植主体土壤理化性状主要指标中,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1.60 g/kg和 0.56 g/kg;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110.5 mg/kg、11.42 mg/kg、133.4 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 26.64 g/kg,不同水稻种植主体土壤肥力状况差异显著.2 季水稻平均产量以南粳 46 最低,为9248.1 kg/hm2,以南粳 3908 最高,达到9812.8 kg/hm2;2021 年水稻平均产量与 2020 年差异不显著.南粳 46 的稻米品质指标总体优于其他 3 个水稻品种,综合食味值也最高,品质较优,但该品种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偏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水稻种植主体的稻田,稻米整精米率、峰值黏度和热浆黏度高,胶稠度大,蛋白质含量低,米质较好.综上,就不同水稻品种而言,南粳 46 稻米品质最优,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上种植南粳 46 能进一步提高其稻米品质,但南粳 46 的产量总体偏低,而南粳 3908 则相对兼顾了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规模化肉鸭旱养全饲养周期污染物产生量及其环境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完善肉鸭养殖产排泄系数体系,准确计算肉鸭养殖粪尿产生量与氮磷排泄量并评估其环境效应,本研究通过对高架养殖模式下,肉鸭全饲养周期(育雏-生长-育肥)持续开展42 d的粪尿全量收集试验,获得了肉鸭育雏期、生长期和育肥期产排污系数,并基于江苏省各市畜禽养殖量和耕地面积估算了2021年江苏省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区域分布情况,评估了肉鸭养殖对耕地、水体污染负荷贡献。结果表明:肉鸭不同生长阶段粪尿产生量及氮磷排泄量差异显著,其中育雏期、生长期、育肥期粪尿产生量分别为56.3、311.5、474.9 g·只-1·d-1,化学需氧量(COD)产污系数分别为4.48、20.82、30.22 g·只-1·d-1,总氮(TN)产污系数分别为0.31、2.03、3.75 g·只-1·d-1,总磷(TP)产污系数分别为0.19、0.85、1.41 g·只-1·d-1。徐州、宿迁、南通、淮安、盐城是江苏肉鸭养殖粪尿排泄总量最大的5个市,其总量占全省肉鸭粪尿排泄量的92.9%。2021年,江苏肉鸭粪尿中COD、TN、TP产生量分别为13.47万、1.19万、0.57万t。单位耕地面积肉鸭养殖氮、磷负荷最大的市为徐州,占比分别为23.31、28.53%。南通市、盐城市畜禽粪便耕地磷污染负荷高于欧盟磷限量标准,水体污染预警等级为Ⅳ级。研究表明,在肉鸭生产中应根据群体结构和相应的产排污系数科学核算其污染物排放量,盐城、南通在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畜种配置与环境承载力,适当减小肉鸭养殖规模,防止局部养殖污染风险的出现。
关键词: 产污系数 排污系数 肉鸭养殖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 粪便氮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蒡根多糖动态高压微射流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联合水提法对牛蒡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其红外光谱结构和单糖组成,评价其对DPPH·、·OH和ABTS+·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影响牛蒡根多糖得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微射流压力>浸提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处理次数.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牛蒡根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微射流压力148.0 MPa、液固比25:1 mL/g、处理次数2次、浸提温度63℃和提取时间1 h.在此条件下,牛蒡根多糖得率预测值达29.6%,实际得率29.7%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仅0.3%.初步分析牛蒡根多糖为呋喃型多糖,且主要由果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盐酸氨基葡萄糖5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844:0.122:0.024:0.008:0.002.牛蒡根多糖对DPPH·、ABTS+·及·OH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效果,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其IC50值分别为0.30、0.36和3.93 mg/mL.该研究为牛蒡根多糖的绿色高效提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牛蒡根 多糖提取 动态高压微射流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