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复壮金针菇退化菌株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对白色金针菇退化菌株进行复壮,研究复壮后菌株与正常菌株的菌丝生长性状及工厂化栽培的农艺性状,并对复壮前后的菌株进行了基于转录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特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再生技术是白色金针菇菌种复壮的有效手段,复壮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生育期、原基形成时间、菇盖直径、菌柄长度、单瓶子实体数量以及单瓶产量可恢复至正常菌株水平.复壮菌株较退化菌株的遗传背景发生了变化,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比退化菌株多,且大部分位于基因密码子区域.复壮菌株中与细胞吞噬、能量代谢、抗氧化、细胞骨架构建以及细胞DNA甲基化修饰等相关的基因特异表达.
关键词: 金针菇 菌种退化 复壮 原生质体再生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种质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环节多、流程复杂、信息量大。根据种质资源出入库及保存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规范,需要一套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种质资源的出入库流程进行规范引导,对种质资源的库存情况及时跟踪,及对库存资源的性状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基于面向用户的操作应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的规范化整理,并重构数据模型,开发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促进种质资源信息整合,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和共享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围绕系统总体设计、数据规范、数据模型、业务流程和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重点介绍出入库管理、库位管理、活力检测管理、资源信息管理、性状数据管理、种子预警、统计汇总等主要的功能模块,旨在为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库建设提供参考。


基于IPA法的上海市公园绿地花境景观评价研究
《园林 》 2023
摘要:以上海市20处公园绿地中的花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重要度—表现度分析法(IPA),从花境的基本结构、景观设计、植物材料、施工养护4个维度进行景观评价,探究游人及专业人士对公园绿地花境的满意度,分析花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重点提升的方向.结果表明:(1)游人与专业人士对花境的整体满意度均大于3.5分,表现为较为满意;(2)在基本结构方面,两类人群的综合重要度均较高,游人表现为较为满意而专业人士则较低,其中两类人群观赏距离的满意度均为最低;(3)在景观设计方面,游人的综合重要度较低,表现为高于预期较为满意,专业人士的综合重要度较高,满意度较低,其中两类人群的色彩设计重要度均值最高,花境观赏期设计是重点提升的指标;(4)在植物材料方面,两类人群的综合重要度及满意度均高于3.5,游人的分值均高于专业人士,其中花色花型需优先得到提升;(5)在施工养护方面,游人的综合重要度低于3.5,对施工养护的重视度较低,两类人群均表现为较为满意.分析得出,能够近距离观赏互动、色彩鲜艳、花朵突出且四季可观的花境易获得公众的喜爱,花境的观赏距离、色彩设计、花色花型、观赏期设计及科普教育功能是今后花境实践需着重优化的方面.
关键词: 公园绿地 花境景观 重要度—表现度分析法 上海市


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对蛭石引发的响应
《种子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瓜品种"小皇冠"和"早佳 8424"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萌发袋发芽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0,50,75,100,125 mmol/L)NaCl溶液胁迫下,蛭石引发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引发处理对缓解西瓜盐胁迫伤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 NaCl浓度增加对西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剧,引发处理提高了 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NaCl 胁迫下,西瓜胚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发处理下胚根的 SOD、POD、CAT 活性增强,MDA和 H2O2 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研究表明,引发处理能促进 NaCl 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MDA和 H2O2 的积累,增强西瓜幼苗的耐盐性.


不同泌乳期湖羊乳汁成分含量动态变化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机采集30只分娩后湖羊泌乳早期(泌乳第1周)、中期(泌乳第4周)和晚期(泌乳第6周)3个时期的乳样,分别检测氨基酸含量和平衡性、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含量,探究湖羊在泌乳期不同阶段的乳汁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泌乳第1周乳汁中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第4周和第6周,泌乳第1周乳汁中组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第6周,而脯氨酸含量随着泌乳期显著增加.泌乳第1周的乳汁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第4周和第6周,非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含量仅在泌乳第1周时极显著高于第6周,呈味氨基酸含量在泌乳第6周显著低于第1周和第4周.泌乳第1周的乳汁中蛋白质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第4周和第6周,而泌乳第1周和第4周的乳汁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第6周.泌乳第6周乳汁中铜和铁含量显著高于第1周和第4周,不同泌乳期乳汁中P含量差异不显著;泌乳第1周乳汁中VA和VD含量极显著高于第4周,但极显著低于第6周.研究结果可为湖羊羔羊早期断奶料的制备提供一定依据.


GC-IMS分析不同菌龄香菇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
《菌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2个香菇品种的不同菌龄的重要农艺性状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菌龄阶段的香菇只在产量和蕾数上有显著差异,同等菌龄、不同香菇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2个香菇品种分别鉴定出包括单体和二聚体在内的17和1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酸类和烯类化合物。基于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对2个香菇品种的不同菌龄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发现,不同菌龄的香菇中挥发性有机物质有较大差异,不同香菇品种中挥发性有机物质也呈现一定的差异,菌龄为95 d和105 d时挥发性有机物均较为相似。2个香菇品种中柠檬烯均是随着菌龄的增加逐步上升,乙酸乙酯和壬醛均是逐步降低。此外,3-甲基丁醇、戊醛、庚醛、己醛和柠檬烯可作为区别“申香1513”不同菌龄阶段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丁酸乙酯和柠檬烯则可作为区别“5550”不同菌龄阶段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GC-IMS可快速对不同菌龄的香菇品种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分析,为香菇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香菇 菌龄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有机物 主成分分析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特性及苦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23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施肥处理[动物粪便发酵有机肥60 t/hm2(T1)、动物粪尿混合食品废弃物有机肥60 t/hm2(T2)、厨余垃圾发酵有机肥60 t/hm2(T3)],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对苦瓜生长、品质以及苦瓜田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有机肥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苦瓜田土壤的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显著.T1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T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T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的含量.T1处理的苦瓜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节间长、茎粗和单瓜重均显著高于T2和T3的.T2处理的苦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多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的.T3处理的苦瓜维生素C、纤维素、皂苷、类黄酮、总酚和单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因此,T1处理最有利于促进苦瓜的生长和提高产量,T2和T3处理更有利于改善苦瓜的品质.


砂梨品种果实冷藏期间质地及品质差异性评价
《食品与机械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砂梨品质形成及劣变关键点。方法:以早生新水、沪晶梨18、沪晶梨67为试材,将成熟度一致的3个品种的梨果实于(1.0±0.5)℃、相对湿度85%~90%的冷库中贮藏60 d,每10 d测定果实品质和10个电子鼻传感器的感应值。结果:沪晶梨18和早生新水为典型的果糖积累型,沪晶梨67为山梨醇积累型,3个品种梨均为苹果酸积累型。冷藏期间,沪晶梨67可保持较高的果实带皮硬度、果肉组织硬度、脆性和咀嚼性;含有较高的葡萄糖、山梨醇和总糖含量,可滴定酸、苹果酸含量较稳定;贮藏风味浓郁,受冷藏时间调控小,耐贮性佳。沪晶梨18的果皮特性、紧实度和脆性优于早生新水,拥有较高的果糖、苹果酸含量和果糖/总糖,可保持较高的甜酸度,贮藏风味浓郁。早生新水易软化,可滴定酸含量呈急剧下降趋势,综合风味受贮藏时间调控大,不耐贮。早生新水和沪晶梨67梨果实挥发性化合物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氮氧化合物、甲烷、硫化物、乙醇等挥发性化合物。结论:早生新水、沪晶梨18、沪晶梨67的安全冷藏期分别为30,40,60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