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信息学鉴定分析茄子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基因家族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从碳链中去除氢,从而产生碳碳双键。利用拟南芥FAD家族基因和茄子基因组数据,对茄子基因中可能含有的FAD基因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出茄子FAD基因家族成员38个,其中FAB亚家族成员5个。对家族成员进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各亚家族成员间具有较为相似的保守基因序列和蛋白特性;基因结构分析表明,FAD家族成员间存在着不同的基因结构,但聚为一类的亚家族基因具有进化的保守性;染色体定位显示茄子FAD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5号染色体、6号染色体和4号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茄子FAD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叶绿体和质膜上,FAB亚家族则全部定位在叶绿体上。
关键词: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基因家族


旱金莲自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22 份旱金莲材料(高代自交,F6)的园艺性状和自交亲和性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自花授粉和自然同株异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可以显著提高旱金莲的自交亲和性.无论是田间种植还是花盆种植,在开花Ⅱ期(开花后雌蕊柱头三分叉)对旱金莲进行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均可提高旱金莲的自交亲和性.自交亲和指数聚类分析表明:22 份旱金莲材料可分为5 组,其中第Ⅰ组和第Ⅳ组的自交亲和指数均大于0.9,可作为后续杂交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该研究可为旱金莲优良自交系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毛喉素对猪卵母细胞降脂及冷冻保护效果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卵母细胞脂质含量高被认为是其冷冻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化学降脂剂毛喉素(forskolin),检测冷冻前后成熟卵母细胞的脂滴含量、脂滴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水平、早期凋亡指标、冻后存活率及发育潜能变化等,研究其对猪卵母细胞降脂和冷冻保护的效果。结果显示,成熟过程中毛喉素处理可部分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尼罗红荧光染色显示,毛喉素处理后卵母细胞内脂滴数量及面积在冷冻前后均极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1);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经毛喉素处理的卵母细胞中非均质脂滴数量与均质脂滴数量的比例扩大,且比均质脂滴面积更大;冷冻后,卵母细胞中以非均质脂滴为主,脂滴变小变少,分布不均匀,毛喉素处理后非均质与均质间的脂滴数量比例进一步增加。毛喉素处理极显著上调冻后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1.04 vs. 0.51,P<0.01),减轻氧化应激,降低早期凋亡率(68.30%vs. 86.03%,P<0.01),从而有效提高了冷冻后卵母细胞的存活率(71.17%vs. 51.47%,P<0.01)和孤雌激活卵裂率(16.63%vs. 8.23%,P<0.05)。本研究表明,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毛喉素可有效降低细胞内脂质含量,并通过降低氧化损伤和改善线粒体功能,达到提高冻后存活率和发育能力的目的。


96份花椰菜霜霉病苗期抗性接种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最适花椰菜霜霉病苗期鉴定方法,创制花椰菜霜霉病抗性种质资源,以4个不同浓度和3个接种量的霜霉病原菌悬浮液对4个花椰菜品种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结果表明当接种浓度为3.5×10~5个孢子/m L,接种量为100μL时可以准确反映花椰菜各个品种的抗感病类型。同时,利用该接种方法对96份花椰菜材料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筛选得到19份抗性材料。结合Ppa3、Pp523和Ppa207等抗病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其分布情况,其中含有基因Pp523、Ppa207、Ppa3的材料分别有11、9和1份,含有其他抗性基因位点的材料有3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抗性基因的材料仅有6份。综上分析,说明携带霜霉病抗性基因的材料较少且不同材料之间的抗病位点差异较大,同时利用该方法可以在早期快速筛选含有目标抗性基因的材料,提高抗病育种效率。


不同产地肺形侧耳氨基酸特征分析及营养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营养价值高的肺形侧耳资源,通过必需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IOM模式评分、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不同产地 12 个肺形侧耳的氨基酸特征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肺形侧耳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氨基酸,其中,粗多糖、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矿物质和重金属含量在不同产地肺形侧耳间差异不显著.12 个样品共检测到15 种氨基酸,包括除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以外的 6 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2 个样品间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氨基酸总量在16.43-39.67 mg/g,IAA/TAA值在16.49%—30.12%,IAA/NIAA值在 19.75%—43.11%,均低于理想蛋白质标准.甲硫氨酸+半胱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 个肺形侧耳分为4 类.可根据不同产地肺形侧耳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开发和利用,为肺形侧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桃果实冷害发生机理及御冷措施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桃果实因其呼吸跃变的特点,采后在室温下会出现呼吸高峰与乙烯释放高峰,极易腐烂,不耐贮藏.冷藏是延长桃果实贮藏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桃果实的冷敏性,长期的不适低温易使桃产生冷害,引起果肉革质化、组织絮败、褐变、固有风味损失等品质劣变问题,成为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目前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冷害对桃果实细胞膜、细胞壁代谢、抗氧化系统及精氨酸代谢的影响,并针对相关机制归纳了桃果实采后冷害控制技术,旨在为桃果实采后保鲜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黄桃果实中真菌多样性时空动态变化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时期黄桃果实内真菌多样性时空动态变化,本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别对生长期、成熟期和贮藏期的'锦绣'黄桃果实果皮和果肉进行ITS rDNA测定,分析其内生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黄桃生长期和贮藏期,果皮中真菌种类显著高于果肉;而在成熟期则相反,不同时期各样品中优势菌属含量出现一定差异:果皮在生长期以枝孢菌属和平脐疣孢属为主;成熟期平脐疣孢属优势更为明显,约占35%;贮藏期以葡萄座腔菌属和间座壳属为主,其中葡萄座腔菌属优势更为突出,约占67%.果肉在生长期以曲霉菌属较为常见,占40%;生长期镰孢霉属占绝对优势,约占67%;而在贮藏期主要以葡萄座腔菌属和间座壳属为主,约占95%.本研究结果显示桃果实内生真菌多样性呈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动态变化,为不同时期桃真菌病害的特异性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黄桃 Illumina Miseq测序 真菌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