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利用Y2H筛选本氏烟中与辣椒脉黄病毒P0互作的蛋白

病毒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脉黄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VYV)是一种由蚜虫传播的韧皮部限制病毒,引起辣椒叶脉黄化畸形,导致辣椒减产的主要病原之一。PeVYV编码的P0蛋白能诱导寄主产生超敏反应,导致叶片细胞坏死,但是调控超敏反应的寄主蛋白种类尚不清楚。本研究以PeVYV P0蛋白作为诱饵蛋白,采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 Y2H)的方法筛选本氏烟内与PeVYV P0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共筛选获得16种与PeVYV P0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参与了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乙酰化修饰、细胞色素生物合成、细胞防御反应、钙结合反应等过程,可能在病毒侵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探索PeVYV P0在病毒侵染中的致病机制及筛选新的抗病基因奠定基础。

关键词: 辣椒脉黄病毒 P0蛋白 酵母双杂 寄主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火龙果园杂草主要病毒检测及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贵州火龙果园杂草被火龙果病毒侵染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贵州省镇宁县火龙果园60份和罗甸县火龙果果园65份杂草样品的仙人掌X病毒等5种火龙果常见病毒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镇宁县火龙果园杂草病毒检出率远高于罗甸县,镇宁县病毒检出率分别为仙人掌X病毒(CVX)75.0%,CVX-NTU 11.6%,蟹爪兰X病毒(ZyVX)15.0%,火龙果X病毒(PiVX)81.6%;罗甸县只有检出ZyVX和PiVX,检出率分别为4.6%和36.9%。两个地区共有17科35种杂草携带火龙果病毒,PiVX检出率最高,为58.4%;CVX、CVX-NTU和ZyVX检出率分别为36.0%、5.6%和9.6%,未检测出SchVX。病毒复合侵染发生普遍,检出6种类型复合侵染,占阳性样品总数的70.5%。说明贵州火龙果园杂草受多种火龙果病毒侵染,杂草可作为病毒传播的中间寄主,在防控病毒时应重视杂草病毒。

关键词: 火龙果 杂草 病毒 检测 仙人掌X病毒(CVX)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辣椒新品种产量品质的综合分析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辣椒新品种(组合)为研究对象,按果实类型分为朝天椒和线椒两大类,以各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发病率、果实品质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生育期最短的为辣研103(141 d),生育期最长的是瑞辣红丰(155 d)。辣研204的炭疽病发病率最低;各品种白绢病抗性表现良好,辣研103、德龙亮艳、4A×GJH2017-13未出现明显病症;辣研103的病毒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辣研101、德龙亮艳、瑞辣红丰、黔椒8号、4A×GJH2017-13未出现明显病症。朝天椒类型中,辣研103平均单果重最大(7.26 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线椒类型中,瑞辣红丰平均单果重(16.33 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朝天椒类型品种产量均达到16 t/hm2以上,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线椒类型红辣王产量最高(34.161 6 t/hm2),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辣椒果实氨基酸含量整体表现为线椒类型显著高于朝天椒类型,其中瑞辣红丰的氨基酸含量最高(67.98μmol/g);朝天椒类型辣椒素含量显著高于线椒类型,朝天椒中辣椒素含量最高的为辣研106(5.07 g/kg),线椒中辣椒素含量最低的为红辣王(0.11 g/kg)。农艺性状、发病率、产量和品质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朝天椒类灰色关联度值前三位依次为德龙亮艳、瑞辣816、德龙红艳,线椒类关联度值前三位依次为辣研204、4A×GJH2017-13、瑞辣红丰,适宜在黔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辣椒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法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叶绿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自然变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绿素是植物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叶绿素合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众多基因。本研究以11个已克隆的水稻叶绿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为对象,对其基因组序列和编码区序列在水稻3 000自然群体中开展变异位点分析、单倍型分析及氨基酸变异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这11个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的基因组和编码区序列都存在丰富的变异,编码区有些变异位点导致氨基酸改变;单倍型分析表明编码区变异位点存在显著的籼粳分化现象。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叶绿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 基因 自然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柑橘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和综合肥力比较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贵州柑橘主产区土壤养分和综合肥力状况,采集黔东南、铜仁、遵义、黔南、毕节和黔西南6个市(州)18个柑橘主产县共77个柑橘园的土壤样品,分析pH值、有机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综合肥力。结果表明,大部分土壤样品呈酸性,pH值低于适宜值(5.5~6.5)下限的土壤样品高达54.54%;有机质含量较高,处于适宜值及以上的样品高达87.02%;碱解氮含量不足(缺乏和低量)的样品高达62.34%;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丰富(适宜、高量和过量)的比例分别为70.13%和98.70%;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普遍丰富,不同地区含量丰富的样品比例范围为50.00%~100.00%;有效硫和有效硼含量不足的样品分别为92.21%和77.92%;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普遍过量。整体上,贵州橘园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土壤酸化,碱解氮、有效硫和有效硼含量不足。黔西南土壤综合肥力得分最高,其次是黔南和黔东南。生产上各地区应根据土壤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土壤pH值至微酸性(5.5~6.5),适当增施氮肥和硼肥,控制磷肥、钾肥和铜制剂的用量。

关键词: 贵州 柑橘 有机质 pH值 土壤养分 综合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个侵染贵州火龙果的仙人指X病毒新的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离侵染贵州火龙果的仙人指X病毒(Schlumbergera virus X, SchVX)基因组全长序列,了解其系统进化和遗传变异,为开展贵州火龙果病毒检测和防控奠定基础。【方法】从前期开展的火龙果成熟茎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的转录本中筛选SchVX相关序列,开展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预测、序列注释、一致率计算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获得SchVX贵州火龙果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命名为SchVX-GZpitaya,基因组全长为6 616 bp, 5′和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长度分别为85 bp和101 bp。SchVX-GZpitaya与目前已报道SchVX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一致率为77.8%~78.4%,与其他侵染火龙果的马铃薯X病毒属病毒序列一致率为70.3%~73.0%。SchVX-GZpitaya编码的RNA依赖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与K11、Palma-PE、nopal verdura 1和DSMZ PV-0083分离物的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87.4%~88.3%,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的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87.1%~91.6%。基于全基因组或CP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chVX-GZpitaya与目前已报道SchVX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形成单独的一类。【结论】SchVX-GZpitaya是SchVX来自贵州火龙果的1个新分离物,其基因组序列与目前已报道的各类SchVX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火龙果 仙人指X病毒 外壳蛋白 序列一致率 系统进化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缬草烯酸对犊牛血液生理生化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提取物缬草烯酸对犊牛体重、血液生理生化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犊牛,分为0.8%缬草烯酸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饲喂2个月。结果表明,饲喂0.8%缬草烯酸对犊牛体重、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降低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肠道拟杆菌门含量,显著提高拟杆菌门丰度,可通过肠道微生物发挥作用。

关键词: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 缬草烯酸 血液生理 血清生化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基因组特征研究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贵州兴义浓香型美花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为材料,通过染色体制片、流式细胞术和二代高通量技术相互验证,分析贵州兴义浓香型美花石斛群体染色体数量、大小、倍性等特征。结果表明,染色体制片观察到贵州兴义美花石斛染色体数量为2 n=2 x=38,流式细胞术估算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基因组大小为1.79 Gb,根据高通量测序估算贵州美花石斛的基因组大小为1.70 Gb,重复序列比例为62.99%,杂合度为0.65%,GC含量为33.41%,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属于微杂合高重复基因组,是目前已知二倍体石斛中基因组最大的石斛,可作为探究石斛属物种演化及芳香型石斛育种研究的重要参考物种。

关键词: 美花石斛 基因组 染色体制片 流式细胞术 二代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亚系列澳洲坚果品种在贵州的适应性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在贵州热区栽培的澳洲坚果品种,在贵州省兴义市和望谟县3个地点引进南亚2号、12号和116号等3个南亚系列澳洲坚果品种种植,以主栽品种HAES788(简称788)为对照,调查分析各品种在3个引种点的株高、冠幅、茎粗、产量、果实性状和果仁内在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点4个品种株高、冠幅和主茎粗差异均不显著,产量、果实性状和果仁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对照(788)相比,南亚2号投产早,产量高,果实出籽率高,果仁蛋白质含量高,粗脂肪含量低,且种植后第4~8年青皮果株产年均增产123.6%;南亚12号投产早,产量高,果实大,着果率高、出籽率高,出仁率高,第4~8年青皮果株产年均增产128.2%;南亚116号产量高,稳产性好,出仁率高,果壳薄,第4~8年青皮果株产年均增产179.6%。说明3个南亚系列澳洲坚果品种在贵州适应性好,具有投产早、产量高和品质优等特点,符合澳洲坚果高产品种选育要求,适宜在贵州南亚热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贵州 澳洲坚果 南亚系 品种 株高 产量 果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蜂蜜中嗜渗酵母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贵州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保障蜂蜜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嗜渗酵母菌26S rDNA D1~D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嗜渗酵母D1~D2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T-JM为阳性标准品,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160份蜂蜜样品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蜂蜜中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0.004 pg/μL。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达98.5%,比普通PCR检测(阳性率84.1%)高14.4百分点,检测敏感性达100%。【结论】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重复性好,适合于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蜂蜜 嗜渗酵母菌 探针 荧光定量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