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膜侧条播种植模式增产效应试验与示范
《农学学报 》 2014
摘要: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缓解干旱逆境因子对旱地小麦的不利影响,在山西洪洞、闻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开展了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膜侧条播种植模式增产效应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年型条件下,2个试验示范点的2种覆膜种植模式均较露地条播小麦增产,2种覆膜种植模式中1膜4行优于1膜2行,2种覆膜种植模式增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穗粒数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土壤水分测定表明,在小麦起身期2种覆膜模式0~60 cm土壤水分明显优于露地麦田,其中1膜2行模式的土壤水分优于1膜4行模式;该试验示范为旱地冬小麦抵御干旱逆境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旱地小麦 地膜覆盖 种植模式 增产效应 黄土丘陵区


浅论科技文体的英语翻译
《山西科技 》 2014
摘要:讨论了科技文体英语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科技词汇的专有表达方式、文体风格的把握、常用翻译技巧的应用等,举例说明了科技文体翻译中常用的增译法、简译法、词类转换法、具体化与抽象化等翻译技巧。


山西省夏季奶牛热应激程度及奶损失调查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我国北方夏季奶牛处于热应激的程度及热应激导致奶损失的情况,试验采用实测2013年7月中旬山西省三个规模化牛场各一栋代表性牛舍的四个位置早、中、晚的温度、湿度和收集牛场2013年DHI数据与牛场所在或周边城市气象信息,利用固定模型分析了牛舍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的温湿度指数(THI)的差异,并粗略估计牛群夏季热应激奶损失的情况。结果表明:牛舍THI在中午(11:00—13:00)和晚上(18:00—20:00)时间段显著高于早晨(06:00—07:00),且多数时间段THI超过72,部分时间段THI超过76;在多数时间内,牛舍中间位置THI高于两边位置,且在中午时间段THI大多超过72;当地7,8月份THI接近或超过72时,群体测定日平均产奶量开始降低,即THI每升高1个单位,群体平均日产奶量约下降0.39 kg以上,且产奶量降低趋势有延迟到9月份的现象。说明夏季山西奶牛确实受到轻度热应激影响,养殖中尤其应针对牛舍重点位置在重点时间段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减少因热应激带来的奶损失。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产奶量 奶损失 温湿度指数(THI)


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山西果树 》 2014
摘要:回顾了核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形成了发展核桃热潮,种植呈现规模化、良种化发展态势,嫁接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矮密化发展成为主流,早实核桃发展较快,管理开始向精细化转变,干制由晾晒向烘烤过渡,核桃生产的组织化有所提高,核桃销售空间得到有效延伸,加工业向纵深发展。但我国核桃产业中存在总体良种化程度不高、树体管理粗放、生产标准化程度低、采青现象突出、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加工业滞后、科技贡献率低、市场开拓不力、树势衰弱现象明显等问题,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所产核桃是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核桃市场畅销俏销形势仍将持续,因而核桃种植仍为朝阳产业,发展核桃生产前途光明。


开源节耗促进兔业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4
摘要:围绕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针对当前蛋白饲料紧缺及价格昂贵的现实问题,引用一些科研成果论述利用马铃薯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节约利用玉米豆粕配制日粮、尿素加脲酶抑制剂喂兔、开发干蚕沙饲料省粮节耗,以及提倡使用溶菌酶、黄芪作为生态型添加剂等的可行性与重大意义。对兔业生产的开源节耗和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盐胁迫对玉米的影响及抗逆栽培
《天津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介绍了植物在盐胁迫发生时的生理响应机制,并且论述了盐胁迫对玉米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我国盐碱地的不同特性,对在盐碱地上种植玉米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玉米抗逆栽培措施。


宠物犬脂溶性维生素营养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维生素作为宠物犬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元素,在宠物犬营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近几十年宠物犬的脂溶性维生素营养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综述,为宠物犬维生素营养研究、宠物犬全价配合饲料开发、脂溶性维生素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苹果研究中的应用
《河北果树 》 2014
摘要:简要介绍DNA分子标记技术,综述DNA分子标记在苹果品种鉴定、亲缘关系确定、种质资源保存、遗传多样性检测、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标记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苹果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