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西瓜嫁接育苗传统靠接法与改良靠接法比较

中国园艺文摘 2014

摘要:对西瓜嫁接育苗传统靠接法和改良靠接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良靠接法嫁接成活率可达到95.3%,比传统靠接法提高5.3%,嫁接工作效率提高1倍,嫁接成本每株降低0.1元。

关键词: 西瓜 嫁接方法 育苗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摘要:进行右玉县旱地马铃薯需肥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的马铃薯增产效果最好,其中施纯N 375 kg/hm2、P2O5120 kg/hm2、K2O 300 kg/hm2为增产最佳组合,不仅产量高,还能改善品质和增加淀粉含量。因此,必须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点,采取合理的氮、磷、钾肥配合施肥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量 生育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果中的营养保健成分及其作用

山西果树 2014

摘要:简要介绍了枣果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总结了环核苷酸类、三萜酸类、黄酮类及其衍生物、膳食纤维、总皂苷、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枣果中的含量及作用,并对枣果营养保健成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枣果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枣果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 功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农产品加工 2014

摘要: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区域分布,以及种植方法特殊、有特殊用途的多种小杂粮总称。主要包括谷子、高粱、荞麦、糜子、莜麦、大麦、绿豆、小豆、豌豆等。1.基本概况山西省位于华北黄土高原区,总面积15.6万多km2,70%是丘陵和山地;430万hm2耕地中,76%是旱地,且多是中低产田。山西是全国严重缺水省份之一,有十年九旱之称。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20%,农耕地平均水资源量为全国水资源量的9.3%。特殊的省情,促使历届省委、省政府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小区产量及其相关性状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

植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晋豆23栽培大豆(Glycine max)为母本、灰布支黑豆(ZDD2315,半野生大豆)为父本衍生出447个RIL群体,通过构建SSR遗传图谱及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对2年大豆小区产量及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2个与小区产量、单株粒重、单株茎重、单株粒茎比、有效分枝、主茎节数、株高和结荚高度相关的QTL,分别位于A1、A2、H_1、I、J_2和M连锁群上。其中小区产量、株高、单株粒重、有效分枝和主茎节数均表现为遗传正效应,即增加其性状的等位基因来源于母本晋豆23。同时,检测到11对影响小区产量、单株粒重、单株茎重、株高和结荚高度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的QTL,发现22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实验结果表明,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对大豆小区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影响很大。进行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时,既要考虑效应起主要作用的QTL,又要注重上位性QTL,这样有利于性状的稳定表达和遗传。

关键词: 大豆 小区产量 植物学性状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添加剂对生长肥育猪血清指标的影响

养猪 2014

摘要:选择体重约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72头,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生长猪(30~60 kg)每吨饲粮中添加金霉素50 g、肥育猪(60~110 kg)每吨饲粮添加牛至油15 g;中药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中药配方Ⅰ;中药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中药配方Ⅱ。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11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胆固醇含量,中药Ⅰ组降低3.33%(P<0.01),中药Ⅱ组降低4.44%(P<0.01);甘油三酯含量,中药Ⅰ组提高6.06%(P<0.01),中药Ⅱ组提高7.58%(P<0.01);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中药Ⅰ组提高10.75%(P<0.01),中药Ⅱ组提高13.98%(P<0.01);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中药Ⅰ组降低11.11%(P<0.01),中药Ⅱ组降低13.68%(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中药Ⅰ组降低6.39%(P<0.01),中药Ⅱ组降低2.99%(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中药Ⅰ组提高43.04%(P<0.01),中药Ⅱ组提高43.86%(P<0.01);谷丙转氨酶活性,中药Ⅰ组提高6.85%(P<0.01),中药Ⅱ组提高7.47%(P<0.01);谷草转氨酶活性,中药Ⅰ组提高15.94%(P<0.01),中药Ⅱ组提高16.75%(P<0.01)。且中药Ⅰ组和中药Ⅱ组的应用效果均好于抗生素组。说明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中药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

关键词: 中药添加剂 生长肥育猪 血清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不同牧草高粱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各牧草高粱品种的生理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得到了晋中地区种植牧草高粱最佳的肥料管理方案及适合栽培的品种,为晋中地区科学合理种植牧草高粱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牧草高粱 氮肥利用率 产量 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栽培模式与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科学的栽培模式和施肥方式,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和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本研究采用常规裸地栽培玉米和地膜覆盖栽培玉米2种模式下的不同的施肥方式,测定多个微生物指标,土壤的养分和理化特性指标。结果表明:1)栽培模式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两者的差异性不同;2)各种微生物指标影响系数的绝对值从大到小为:细菌、固氮菌,防线菌和真菌。土壤理化特性及养分指标影响系数的绝对值从大到小为:有机质、土壤pH、碱解N、全N、全P、速效K、速效P、土壤含水分量和土壤温度。不同模式下两指标变量组之间有极其显著的相关系数-0.932 1;3)不同栽培模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重要性影响不大。只要含N,是否含P、K对微生物的影响不明显。复合施肥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养分有重要影响.由此可以得出:不同的栽培模式仅在苗期前期和成熟后期,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不同栽培模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重要性及各指标无显著影响。各种微生物和各个土壤理化特性及养分指标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模式 施肥方式 土壤微生物 土壤肥力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吕梁山区果园种草养鹅养蜂立体循环模式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摘要:果园种草结合林→草→鹅→蜂复合生态系统模式,不仅蜂可以提高授粉率,增加果实、蜂蜜产量,提升经济效益,而且鹅粪和牧草枯枝落叶返还,还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生态效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 立体化种植 果园种草 林-草-鹅-蜂复合生态系统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氧化苦荞酒加工工艺的研究

酿酒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苦荞蒸馏酒酒糟中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和纯化,分析其主要黄酮类组分与抗氧化的效果,用于酒度为38%vol和53%vol两种苦荞酒强化处理。结果表明,提取纯化后的酒糟黄酮组分为芦丁20.1%,槲皮素18.8%,异槲皮苷1.56%,强化后的38%vol和53%vol苦荞酒,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95.17%和95.50%,是强化前的19.7倍和9.7倍;总抗氧化能力分别达到了28.98 Fe SO4mmol/m L和36.5 Fe SO4mmol/m L,效果十分显著。本强化处理对酒体品质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可使酒体口感更显醇厚。

关键词: 苦荞酒 抗氧化 生物类黄酮 自由基 白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