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茜素红与钙黄绿素标记不同规格黑鲷幼鱼的比较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茜素红(ARS)和钙黄绿素(CAL)以浸染方式对大、小2种规格的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进行荧光标记技术研究。急性染色实验结果显示,2种染料对2种规格黑鲷幼鱼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后续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对2种规格黑鲷幼鱼生长率亦无显著影响。ARS和CAL对黑鲷幼鱼硬组织的标记效果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而提高,ARS标记效果优于CAL。比较2种规格的黑鲷幼鱼荧光标记结果,ARS未见显著性差异,CAL小规格标记效果优于大规格。比较各取样组织标记效果,ARS对鳍棘标记取得了最好的标记效果,鳞片和鳍条次之,耳石标记效果最差;CAL对鳍棘、鳍条、鳞片的标记效果相似或等级相同,耳石次之。ARS标志技术更具应用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黑鲷 茜素红 钙黄绿素 荧光标记技术 硬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覆水类型及流速对养殖池塘底泥耗氧速率的影响

水生态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上覆水类型及流速对养殖池塘底泥耗氧速率(SOD)的影响,在实验室进行6组水池平行实验,实验期为2 d,采用6个装置相同的玻璃缸进行对照实验,分别选取自来水和池塘原水作为上覆水体,在实验过程中利用水泵对上覆水进行循环流动,调节水泵循环流量以得到不同的上覆水流速,并采用2台溶氧仪测定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上覆水水温和DO浓度,记录每次测量的对应时间点,测量间隔约为30 min。结果表明,当上覆水体为自来水和池塘原水时,在不同的循环流速下,SOD的范围为0.042~0.426 g/(m~2·d)。实验第2天各水池的SOD值较第1天均有一定下降,说明SOD随着水体中DO降低也相应减小,表明SOD与DO浓度有显著相关性。当上覆水处于静止状态时,其类型对SOD值有较大的影响,池塘原水在第1天和第2天的SOD值分别为0.426 g/(m~2·d)和0.297 g/(m~2·d),而自来水在第1天和第2天的SOD值均为0.258 g/(m~2·d),与上覆水体为自来水相比,有机物质含量高的池塘原水在第1天和第2天的SOD值分别高出65.12%和15.12%;当上覆水处于流动状态时,池塘原水的SOD为0.042~0.237 g/(m~2·d),自来水的SOD为0.045~0.252 g/(m~2·d),增幅仅为5.9%~15.0%,表明在此条件下上覆水体类型对实验水池的SOD值影响不显著。SOD与上覆水流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应最小的SOD值有一个流速较低值。

关键词: 底泥耗氧速率 流速 上覆水体 溶解氧 养殖池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露胁迫对日本囊对虾呼吸代谢酶活性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干露胁迫0.5、1、3 h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肝胰腺呼吸代谢酶活性和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露胁迫0.5 h和1 h对肝胰腺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延胡索酸还原酶(FR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影响;干露胁迫3 h,CCO和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FRD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入水恢复24 h,3个试验组CCO、SDH和FRD活性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干露胁迫3 h试验组LDH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露胁迫0.5 h对肌肉RNA/DNA比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干露胁迫1 h和3 h RNA/DNA比值显著降低(P<0.05),入水24 h时均可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干露胁迫对日本囊对虾呼吸代谢酶和RNA/DNA比值有显著影响,会降低其生理代谢能力,但机体在胁迫3 h内具有自我恢复能力;CCO、SDH、FRD和LDH可以作为其应答干露胁迫的监测指标。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干露胁迫 入水恢复 呼吸代谢酶 RNA/DNA比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造奶油加工用刮板式热交换器换热特性模拟及设计

中国油脂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造奶油加工用刮板式热交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热交换器的传热机制并建立了换热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k-ε湍流模型对热交换器中的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较好地再现了刮板式热交换器的温度分布和换热特性曲线,以此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并进行改进。研究开发了以刀轴转速600 r/min、工作压力1.5 MPa、生产能力2 t/h的连续式刮板热交换器为核心设备的人造奶油生产线,对该生产线生产的人造奶油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其β和β'晶型符合市场要求,产品表面光洁、细腻,性能优良,说明研发设计的油脂加工装备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 人造奶油 刮板式热交换器 换热特性 结晶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整作业参数对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有规格小、操作方便、起放网省时的特点。针对规格为185.4 m×97.5 m(41.8 m)的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的水平扩张、浮力、重锤重量、沉力、空纲长度5个作业参数,分别进行3~6次调整试验,测试阻力和网口高度,并比较能耗系数。结果表明:在下纲端部间距分别为16.65、18.75、20.85m 3种水平扩张下,扩大水平扩张可引起网口高度下降,但阻力上升的幅度不大,能耗系数变化不明显;随着浮力的增加,网具阻力、网口高度均呈上升趋势,低拖速下增加浮力对网口高度的提升效果更明显,浮力增加可使网具的能耗系数下降,但在浮力达到19.6 k N后,再增加浮力能耗系数反而有所升高;增加重锤重量和在下中纲处增加沉力对网具阻力的影响效果相近,均呈上升趋势,增加重锤重量对网口高度的提升表现在低拖速时,随着拖速的上升网口高度的提升作用下降;增加沉力可提升网口高度,但在沉力达到14.36 k N后,再增加沉力对网口高度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能耗系数反而上升;空纲长度从66 m增加到84 m可明显提高网口高度,而网具阻力上升不明显,能耗系数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小网目 南极磷虾拖网 作业参数 水动力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液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5种不同糖脂比(1.5、2.3、3.9、7.0、16.5)的等氮等能饲料,以吉富罗非鱼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糖脂比升高,吉富罗非鱼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先升高后降低,糖脂比为3.9和7.0时,WGR、SGR和PER最高。饵料系数(FCR)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在糖脂比为3.9和7.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随着饲料糖脂比的增加,吉富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在糖脂比为16.5时达到最低水平,但仅与1.5组存在显著差异。血浆甘油三酯在糖脂比最高组也出现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同样在糖脂比最高组显著低于3.9组。然而血糖的变化趋势相反,当糖脂比为16.5时显著高于其他组。随着糖脂比的升高,吉富罗非鱼幼鱼肝脏中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及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则逐渐下降。根据二次回归模型得出,在等氮等能的饲料条件下,吉富罗非鱼幼鱼最适宜的糖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9.69%和9.53%,其对应的糖脂比为8.4。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糖脂比 生长 血清学指标 PK PEPC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鸢乌贼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2年9月~10月南海灯光罩网调查所获得的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样本,结合胃含物分析方法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其饵料组成、摄食强度、摄食习性与胴长的关系等。结果表明,鸢乌贼以头足类、鱼类(主要为灯笼鱼科)和甲壳动物为主要摄食对象,同类相食现象明显。头足类和鱼类为鸢乌贼优势饵料生物类群,其中头足类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个数百分比(N%)、质量百分比(W%)和出现频率(F%)分别为54.38、28.73、58.39和75.60,而鱼类的%IRI、N%、W%和F%分别为41.39、42.54、36.17和63.69。鸢乌贼摄食等级主要以3、4级为主,胃饱满指数平均为3.11%,空胃率平均为2.89%。从各胴长组的N%和F%来看,鸢乌贼偏爱摄食个体相对较大的头足类和鱼类,尤其在高胴长组,头足类和鱼类的优势饵料地位更加明显。随着胴长的增加,鸢乌贼胃含物中小个体饵料类群的N%和F%普遍降低,而大个体饵料类群的N%和F%普遍升高。

关键词: 鸢乌贼 食物组成 摄食强度 摄食习性 南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法检测水产品中粘杆菌素的残留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支气管炎鲍特氏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为检测菌种,样品经甲醇-0.1%甲酸水(体积比3∶7)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浓缩,用杯碟法测定水产品[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和蟹(Brachyura)]肌肉中粘杆菌素的残留。结果显示,粘杆菌素在各水产品肌肉组织中0.4~2.4μg·m L~(-1)范围内药物浓度对数与抑菌圈直径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0 0;在0.20μg·g~(-1)、0.40μg·g~(-1)和0.60μg·g~(-1)的添加水平下,粘杆菌素的平均回收率为70.59%~93.39%,变异系数为3.22%~14.01%。测定低限草鱼和对虾肌肉为100μg·kg~(-1),鳖和鳗鲡肌肉为75μg·kg~(-1),蟹肌肉为125μg·kg~(-1)。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微生物法检测水产品中粘杆菌素的残留是可行的,方法最低检测限达到农业部颁布的残留限量标准。

关键词: 粘杆菌素 水产品 杯碟法 残留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口水域秋季刺网的渔获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年9月使用3种不同结构(单片、双重、三重)和不同网目尺寸(40 mm、50 mm、60 mm)的刺网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海上捕鱼试验,并从多样性和相异性两方面探讨了珠江口水域刺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3种刺网的渔获种类数、尾数和质量都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减少;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1 000的优势种有所差异,但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是共同优势种。针对珠江口渔获个体大小悬殊的特点,分别以个体数和生物量为基础计算了该水域的多样性指数,t检验结果显示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欧氏距离法(Euclidian distance)计算,结果显示不同网目刺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差异性较高,而同一网目刺网差异性较低。从提高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恢复其生态稳定性来看,控制网目尺寸是当前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珠江口 刺网 渔获组成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

生态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0—2014年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在南极海域48.1渔区捕捞的南极磷虾产量数据,并结合该区域卫星遥感获取的海洋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分析了南极磷虾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of fishing effort,CPUE)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其与SST的关系。结果表明:南设得兰群岛的东北部海域(61°S—64°S、58°W—60°W)南极磷虾渔场较为集中;整体来说,48.1渔区南极磷虾渔场CPUE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2月CPUE为一年中的次高值(约为16.0 t·h-1),随后到翌年的2月逐渐减小,而2—4月呈逐渐增加的趋势,4月的CPUE为一年中的最高值(约为16.5 t·h-1),4月之后又开始逐渐减小;12月—翌年2月,渔场重心一直向东南推移且渔场重心变化幅度较大;而在2—5月大致向西推移,渔场重心也达到最南端,其中3—5月的渔场重心变化幅度较小,主要位于63°S—63.5°S、58.5°W—59.5°W;而之后的6、10、12月渔场重心逐渐向北推移,并在12月达到最北端和最东端;总体上,48.1渔区南极磷虾作业渔区的适宜SST范围为-0.1~1.2℃,适宜SST范围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夏、秋季节(12月—翌年5月)。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设得兰群岛 时空分布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海洋表面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