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粮添加谷胱甘肽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720尾初始体重(4.10±0.02)g的草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Ⅵ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00、200、300、400和500mg/kg的日粮,试验期为8周,观察谷胱甘肽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组成及内脏器官相对重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第4周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升高趋势,其中Ⅱ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添加较高剂量GSH(≥300mg/kg)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其中Ⅵ组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升高,其中Ⅳ和Ⅵ组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Ⅳ组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升高,其中Ⅴ和Ⅵ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的干物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以及内脏器官相对重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GSH能够显著提高草鱼初期的生长性能,促进鱼体营养代谢,提高全鱼蛋白质含量,对内脏器官相对重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添加高剂量GSH可能对肝脏造成一定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优化后链霉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得到玉米淀粉和蛋白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6.83 g/L、8.64 g/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效价达到1214.52μg/ml,比优化前789.41μg/ml提高了53.85%。动力学分析表明,所选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链霉菌702合成抑真菌物质的发酵过程,链霉菌702发酵产抑真菌物质过程属于部分偶联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柑橘黄龙病病原16S rDNA序列研究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PCR技术对来自中国7省区不同寄主上的黄龙病病原16SrDNA基因区进行了PCR-RFLP-SSCP分析,采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单酶切、双酶切及三酶切反应,对酶切产物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表明:来自7省区不同寄主上9个黄龙病病原菌分离物的16SrDNA无可见变异;同时对9个有代表性的分离物16SrDNA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多重比对结果与PCR-RFLP-SSCP一致,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中国柑橘黄龙病病原菌的16SrDNA序列高度保守,在不同的地域、寄主内没有发现分子变异,为进一步研究柑橘黄龙病病原菌系统进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 病原菌 16S rDNA PCR-RFLP-SSCP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果肉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性质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10个不同品种龙眼果肉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华路广眼的多酚氧化酶活力最强,为25440U/(g.min),而罗伞木最弱,为9120U/(g.min)。以石硖为试材,对其多酚氧化酶的性质进行研究时发现:龙眼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64mol/L,Vmax=0.12U/min;且底物过量时,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其加入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大,但底物逐渐饱和时其活性增加减缓直至饱和值。在灭酶条件研究中发现:多酚氧化酶粗酶液在100℃水浴中处理1min即完全失活;而果浆中的多酚氧化酶在100℃水浴中处理5min才能完全失活。实验还测得石硖中过氧化物酶活力为4440U/(g.min),且其果浆中过氧化物酶在100℃水浴中处理7min完全失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酰甲胺磷降解菌株XP-3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长期受乙酰甲胺磷污染的老菜地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5株乙酰甲胺磷降解菌株。选取其中1株有较强降解能力的乙酰甲胺磷降解菌XP-3,提取该菌总DNA进行16S rDNA PCR扩增、测序,BLAST检索及序列分析表明,XP-3菌与金黄杆菌属的同源性为98%。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将其鉴定为Chryseobacterium sp.XP-3。通过进一步研究XP-3菌菌株对乙酰甲胺磷的耐药能力及降解效能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耐药能力,可以在1 500 mg/L浓度下生长繁殖。能以乙酰甲胺磷作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生长。接种该菌悬液1mL于500 mg/L、800 mg/L的乙酰甲胺磷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28℃、120 r/min振荡培养24 h,对乙酰甲胺磷降解率分别可达87.76%和87.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辣椒疫病抗性资源的抗性遗传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经典遗传分析方法,对来源于泰国和印度的2个辣椒疫病抗性资源Bangchang和P038的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将2个抗性资源分别与高感疫病自交系020和L23-9配对组合,建立各自的抗感亲本、F1(正反交)、F2及BC1(回交)4个世代群体,选用分离自广东的辣椒疫霉菌菌株ZLT0566作为侵染病原菌,用苗期灌根接种法对其各世代群体植株进行抗性鉴定,F2及BC1群体的抗感植株分离比例采用2测验进行适合性检测,结果表明:Bangchang对广东辣椒疫霉菌菌株ZLT0566的抗性遗传符合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模式,而P038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相互独立的不完全显性互补基因控制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