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菊花粕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菊花粕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为菊花粕在蛋鸭饲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280日龄福建龙岩麻鸭28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采用杂粕型基础饲粮,各组菊花粕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2%、4%、6%。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第1~12周,2%、4%和6%菊花粕添加水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4%和6%菊花粕添加水平组的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和6%菊花粕添加水平组的蛋黄色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菊花粕添加水平组的蛋壳强度和蛋壳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菊花粕添加水平组的蛋黄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6%菊花粕添加水平组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菊花粕添加水平组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4%和6%菊花粕添加水平组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以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抗氧化指标为评价指标,杂粕型饲粮中菊花粕添加水平建议不超过2%。

关键词: 菊花粕 蛋鸭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期减施氮肥对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适当减少氮肥投入是水稻生产中可持续性的管理措施。研究减施氮肥对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可为‘丝苗米’品种的优质丰产栽培和氮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2023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试验基地开展了2年原位大田试验,以2个早晚兼用型‘丝苗米’品种(19香、南晶香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减少20%氮肥施用量(RN)和常规氮肥施用量(CN)2个处理,裂区为水稻品种,比较分析减氮条件下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与CN相比,RN条件下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晚季产量无影响,但显著降低早季产量,2年平均降幅为11.7%,早季产量的降低主要与其总颖花数的减少有关。RN对早季稻米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无影响,但显著降低早季整精米率,2年平均降低3.30%;RN对早季米饭硬度无影响,显著降低稻米中蛋白质含量、米饭黏性和食味值,平均降幅分别为0.61%、12.80%和2.80%,而显著提高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平均提高1.23%。RN对晚季稻米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米饭硬度和黏性以及食味值均无显著影响。另外,RN条件下早季整精米率的降低可能与蛋白质含量下降有关,米饭黏性和食味值的降低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有关。【结论】短期减施氮肥降低早晚兼用型水稻早季产量、稻米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但减施氮肥并不影响早季外观品质,晚季产量、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以及食味品质。因此,在早晚兼用型水稻生产中,早季应保障充足的氮素供应以维持水稻产量和品质;而在当前氮肥施用水平下,晚季减施20%氮肥仍可实现水稻稳产优质。

关键词: 早晚兼用型水稻 ‘丝苗米’ 氮肥 产量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修复稻田土壤砷污染的研究进展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5

摘要:生物炭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在修复稻田土壤砷污染中展现出显著潜力,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多孔结构提供的物理吸附位点、表面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的化学络合作用,以及金属氧化物(铁、锰、铝)改性后通过静电吸引和配体交换增强砷的固定能力。生物炭还能协同土壤微生物,通过改变氧化还原条件及提供微生物栖息地,促进砷的形态转化与固定。然而,生物炭的长期稳定性、老化效应及分离回收技术仍是实际应用中的主要挑战。本文在综述生物炭对砷的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砷形态转化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和微生物协同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生物炭应用的局限性及挑战,提出了未来生物炭修复稻田土壤砷污染的重点研究方向:聚焦于对先进制备工艺的整合(如微波/磁场辅助改性),加强新型改性技术与材料的开发,以及开展环境风险与规模化应用研究,以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砷污染修复。

关键词: 生物炭 砷污染修复 改性方法 土壤微生物 环境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荔枝领域科研态势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荔枝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果树种类。近年来,荔枝领域研究发展迅速,但对该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以及未来趋势尚未进行系统梳理。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荔枝”相关文献及专利进行检索,分析我国荔枝科学领域研究以及专利申请的进展、趋势和热点。结果表明,国内“荔枝”领域研究覆盖了荔枝病虫害防治研究、采摘研究、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以及荔枝副产物及加工品研究等方面。国外“荔枝”领域研究主要聚焦在荔枝果实褐变、转录组学分析、目标检测以及荔枝皮的吸附作用等方面。荔枝相关领域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A部(人类生活必需)和C部(化学,冶金)两种IPC技术类别。

关键词: 荔枝 文献计量 态势分析 CiteSpace VOSview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质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25

摘要:为科学指导蓝莓生产中补光设备的应用,以蓝莓'优瑞卡'为试材,研究5个光质处理组合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补光)相比,T2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28 μmol/(m2·s),红光:蓝光=5:1,单根功率27 W,长度1220 mm的灯管)的单果重、纵横径、总花色苷和总黄酮醇含量最大,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T4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21 μmol/(m2·s)、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16 W、长度1080 mm的灯管)的固酸比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果实总酸(柠檬酸、苹果酸、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T5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底部(即蓝莓盆沿处)1列灯,光照强度21 μmol/(m2·s),光谱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16 W,长度1080 mm的灯管]的总糖含量(葡萄糖、果糖、蔗糖)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T4综合得分最高.由此可见,在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为21 μmol/(m2·s)、光谱为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为16 W、长度为1080 mm的灯管,对蓝莓果实品质的综合提升效果最好.

关键词: 蓝莓 红光 蓝光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组合香禾优1002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25

摘要:香禾优1002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香禾A为母本、广恢1002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弱感光型三系优质杂交稻品种,202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20097,2024年在广西、海南成功引种,适宜广东粤北以外、桂南、海南作晚稻种植。该品种具有稻米品质优(部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产、稳产等特性。对香禾优1002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介绍,并从播种时间、种子浸种消毒、播种方法、插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的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香禾优100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远麻鸡SNCA基因分子标记位点与其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25

摘要:为了探究清远麻鸡SNCA基因分子标记位点与产蛋性状的关联性,本研究以386只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检测发现SNCA基因上含有5个SNPs位点(g.34968127G>A、g.34968168C>T、g.34968180G>A、g.34968195C>A和g.34968221C>T).通过对5个SNPs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这些SNPs位点处于同一单倍型中,并高度连锁不平衡.进一步分析突变位点与清远麻鸡产蛋性能的相关性,发现这5个SNPs位点与清远麻鸡300 d产蛋合格数显著相关(P<0.05).结果说明SNCA基因与清远麻鸡产蛋性能密切相关,上述多态位点可作为研究蛋鸡产蛋性能指标的潜在分子标记.

关键词: 清远麻鸡 SNCA基因 SNP位点 产蛋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果肉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调节肝细胞脂代谢作用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

摘要:目的 探究荔枝果肉多酚主要活性组分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抑制肝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沉积的剂量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0μg/mL)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处理油酸(oleic acid,O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检测OA负荷肝细胞内TG含量及其与脂质吸收、转运、氧化和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0.5~10.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均能显著抑制OA负荷肝细胞内TG沉积,但不呈现剂量依赖性;低剂量(1.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主要通过增强肝细胞Bcl-2和Bax表达量的比值,抑制肝细胞凋亡进而减轻细胞TG沉积;除上述途径外,中、高剂量(5.0μg/mL、10.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还可通过下调肝细胞CD36和FATP2的表达抑制细胞脂质吸收,同时上调肝细胞ACSL1和CPT1α的表达促进细胞脂质分解,进而减轻肝细胞TG沉积。结论 荔枝果肉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可以通过抑制肝细胞脂质吸收,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以及抑制肝细胞过度凋亡,进而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关键词: 荔枝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 肝细胞脂肪变性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5

摘要:柑橘是全世界种植最广、产量最高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风味物质。风味物质是决定柑橘属水果及其加工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味好坏直接影响其品质,进而影响其市场价值。目前,常用于分析柑橘风味检测的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等,多为有损技术即会破坏样品基质,同时价格昂贵、效率低及复杂的样品制备和操作等特点也限制了这些技术的使用。而无损分析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样品完整性的前提下,快速获取样品的相关信息,对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的风味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的风味物质、影响因素及无损检测技术,分析柑橘属水果风味研究趋势,为柑橘属水果及其加工制品的风味物质研究和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柑橘 风味物质 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 无损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丝苗米品种萌发幼苗期及苗期的耐盐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广东丝苗米品种在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为丝苗米的品种选择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选取15个广东丝苗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盐胁迫处理,观察这些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发芽率、苗期存活率等。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丝苗米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萌发幼苗期,杂交稻相较于常规稻表现出更强的耐受性,其中‘青香优19香’和‘软华优金丝’尤为突出,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在苗期,‘香秀占’‘、莉香占’‘、南晶香占’‘、恒丰优油香’和‘耕香优荔丝苗’等品种则显示出较高的耐盐性。鉴于不同品种间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在综合考虑其他品种需求因素后,优先选用耐盐性较强的品种或杂交品种,在有咸潮侵扰历史的丝苗米产区,推荐选用杂交品种。针对不同品种,在面临盐胁迫时的应对措施要有所区别,以增强产量的稳定性。

关键词: 广东丝苗米品种 盐胁迫 萌发期 苗期 发芽率 苗期存活率 杂交稻 常规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