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牙鲆卵原细胞鉴定、分离及纯化的初步研究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8 CSCD

摘要:为获得高比例和高数量的卵原细胞,采用酶组合消化和Percoll梯度离心法开展了不同月龄牙鲆卵原细胞分离纯化的研究。通过光学观察及Vasa蛋白在生殖细胞的定位对卵原细胞进行了鉴定区分。结果表明,所获卵巢单细胞悬液中,6月龄每毫克卵巢组织获得的卵原细胞量为(9.86±1.02)×10~4个,显著高于18月龄和30月龄(P<0.05)。Percoll梯度离心后,卵原细胞主要分布于L-15与20% Percoll梯度液间、20%~35% Percoll梯度液间,其占比高达75%以上,显著高于纯化前卵原细胞占比(P<0.05);且细胞存活率高达84%以上,与纯化前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18月龄外,6月龄和30月龄每毫克卵巢组织获得的卵原细胞量纯化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文通过酶组合消化和Percoll梯度离心的方法对最适月龄—6月龄牙鲆卵原细胞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可获得高比例、高数量和高活性的卵原细胞,为进一步开展牙鲆生殖细胞移植、基因修饰等研究提供了必备的细胞来源。

关键词: 牙鲆 卵原细胞 鉴定 分离 纯化 va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中镉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8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中镉含量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为优化潜江市小龙虾养殖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潜江市38个采样点760份样品的检测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潜江市养殖小龙虾中镉含量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Moran's I指数为-0.04,Z得分为-0.10,P值为0.92(P>0.05)。结论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中镉含量无空间聚集性,且小龙虾中镉含量检出值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表明潜江市养殖小龙虾食用安全性高,产业布局尚有调整空间。

关键词: 小龙虾 食品污染物 空间自相关性 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DNA条形码基因在帘蛤目贝类分类鉴定中的比较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条形码基因已经广泛应用在海洋贝类的分类鉴定、系统发育进化、种群遗传分析等领域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评估不同DNA条形码基因在海洋贝类鉴定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从Gen Bank数据库随机下载的帘蛤目COI、16S r RNA、18S r RNA和28S r RNA基因序列,通过传统距离法和单系聚类法结合分析,比较了上述DNA条形码基因在鉴定物种及系统发育进化中的鉴定效率,并以本实验室已获得的部分贝类DNA序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根据"10倍法则"和"2%"阈值标准,本研究中COI能够鉴定57.1%物种,16S r RNA能够鉴定60.9%,18S r RNA鉴定16.7%,而28S r RNA无法有效鉴定;多数种COI和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存在"条形码间隙",而18S r RNA和28S r RNA序列的种间和种内的遗传距离存在显著重叠,没有明显"条形码间隙";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OI基因序列,87.9%的个体与同种聚为单系,以16S r RNA序列,65.6%的个体与同种聚为单系,未聚成单系的个体则形成姐妹系,未出现不同种聚为单系现象,能够呈现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的系统发生关系;但18S r RNA和28S r RNA呈现的聚类关系相对混乱。相对而言,在鉴定帘蛤目物种时,COI和16S r RNA都能够作为条形码基因,且COI有效性更高,18S r RNA和28S r RNA基因由于种内变异较大,不适于作为条码基因。研究结果为科学选用DNA条形码基因进行帘蛤目贝类的鉴定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DNA条形码 帘蛤目 比较分析 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东京湾云纹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Schlegel1842)东京湾群体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显示,其东京湾群体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亚中部着丝粒3对;其余21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4,核型公式为:2n=48,6sm+42t,NF=54;第24对染色体的短臂的形态具有多态性。该鱼染色体臂数高于石斑鱼类的原始核型类群,属于石斑鱼属的特化类群。云纹石斑鱼日本东京湾群体与厦门群体染色体核型存在显著差异,东京湾群体比厦门群体多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可能是长期隔离导致染色体重组进化形成的。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差异,可利用不同地理群体间的种内杂交优势改良云纹石斑鱼种质。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染色体 核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蟹微孢子虫病的病理及防控措施

科学养鱼 2018

摘要: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名贵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同时河蟹也是蟹类养殖中病害最为严重的一养殖品种,每年4-10月均有发病,7-9月是发病的高峰季节。2015年7月江苏省兴化及周边盐城地区河蟹养殖大范围暴发河蟹肝胰腺坏死病,经调查研究确认为微孢子虫感染。该病一般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龙虾养殖池塘不良水质调优措施

水产养殖 2018

摘要:近年来,小龙虾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大规格、高密度、规模化养殖已被广大养殖者普遍采用,但在这样的养殖环境中,养殖投入品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多,造成池中有毒物质浓度上涨,溶氧下降,水质变坏,轻则影响虾的的摄食生长,重则导致发病死亡,不利于小龙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优良的水体环境,是降低发病率,提高饵料利用率,促进小龙虾健康快长,推动虾业增效,虾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性措施,虾谚:"养虾先养水"的深刻含意也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A-SELM算法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水温预测方法研究

传感技术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水质监测中水温数据质量差、预测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遗传算法(GA)优化改进极限学习机(SELM)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水温预测模型(GA-SELM)。首先,在分析水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天气指数的计算对无线传感网络中采集的异常数据进行校正;然后通过皮尔森相关分析研究影响因子与水温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Softplus函数作为ELM的激活函数,利用GA算法获取ELM的最佳初始权值和偏置,实现工厂化水产养殖水温预测。实验结果表明,GA-SELM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与传统BP神经网络、标准ELM网络模型和GA优化ELM算法相比,GA-SELM的预测指标MAE、MAPE和RMSE分别为0.154 3、0.005 4和0.187 6,性能均优于其他算法,能高效、稳定地实现水温的预测。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水温预测 极限学习机 遗传算法 激活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条形码在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存亡休戚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立足我国渔业生物多样性现状,针对我国渔业生物过度开发和保护不足等难题,提出了通过开展渔业生物DNA条形码研究来推动我国渔业生物多样性学科发展的思路,详细阐述了DNA条形码在渔业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物种分类鉴定、生物多样性监测、外来物种评价、水产品市场监管、渔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进一步展望了DNA条形码可以成为渔业生物区系研究、水域生态研究、电子分类技术以及宏DNA条形码新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呼吁扎实推进我国渔业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共享。

关键词: 渔业资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 DNA条形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NPY基因多态性及与生长的关联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神经肽Y (NPY)是鱼类摄食调控网络中具有促进食欲的摄食因子,NPY基因上的多态性可能影响鱼类的摄食进而对生长性状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在大口黑鲈NPY基因5'非编码区筛选获得1个SNP位点S1 (A-85C)。随机选取同塘饲养的12月龄大口黑鲈327尾作为分型群体,采用SNaPshot方法检测每尾鱼中S1位点的基因型,运用Popgene 32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S1位点共有3种基因型:AA、AC和CC,其分布频率分别为0.560、0.416和0.024。该位点在群体中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1.928、0.450和0.449,处于哈温平衡。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C基因型群体的平均体质量、体宽、全长和体高分别高于AA基因型群体和CC基因型群体,其中AC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体质量比CC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体质量增加了15.37%,但在统计上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p>0.05)。这可能与CC基因型个体明显偏少,只占分型群体的2.4%有关。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摄食 NPY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渔船“双控制度”实施有效性评估与政策建议

中国水产 2018

摘要:本文通过统计分析1979年至2016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渔船数量、渔船功率和海洋捕捞量等数据变化,结合近年来对渔船柴油机型谱与标识的核查结果和行业调研情况,分析国家渔船"双控政策"实施以来对渔船捕捞能力的控制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行业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一、引言为控制捕捞强度,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1987年国务院批转原农牧渔业部《关于近海捕捞机动渔船控制指标的意见》,由国家确定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