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桑椹汁乙醇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和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桑椹原果汁为主要原料,对其乙醇发酵过程中的糖度、酸度、酒精度、花青素和白藜芦醇等主要参数和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桑椹果汁的发酵过程中,糖度不断下降,乙醇含量不断上升;发酵醪中的可滴定酸含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后期挥发酸含量上升,而pH则先降后升;花青素含量不断下降,其中以矢车菊-3-葡萄糖苷下降最为显著。而白藜芦醇则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上升,在乙醇发酵后期下降至发酵前水平。说明在发酵过程中,除了糖类转化为乙醇外,发酵醪中的有机酸种类和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花青素不断发生聚集沉淀和/或降解,而白藜芦醇含量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原汁中Vc稳定性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苦瓜原汁中Vc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苦瓜原汁中Vc在加热、与空气接触、日照及Fe3+存在条件下不稳定、易损失,而适当降低pH值以及添加适量蔗糖、麦芽糊精、β-环糊精等化合物对苦瓜原汁中Vc具有保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核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经过卫星搭载的培矮64S种子及后代进行了有关性状研究和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培矮64S空间诱变后代SP1代发芽率、存苗率、株高、抽穗期、株叶型的性状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SP2代在株高、粒型和育性等性状上发生了变异;从SP3代中获得柱头比培矮64S明显增大的变异株系,这对于改良培矮64S的异交结实率和提高制种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10个SP3变异株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数目变化约占55.21%,扩增片段分子量变化约占44.79%,空间诱变引起的变异可能是以DNA缺失-重复为主。SSR座位的变异频率平均为23.33%,变异座位在水稻基因组中是随机分布的。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 空间诱变 SSR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疫病辣椒新品种‘福康2号’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蔬菜育种的三向选择策略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出‘福康2号’辣椒。该品种为早中熟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绿色,味辣,品种优良,商品性好,产量37500~45000kg/hm2,抗疫病,耐青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