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22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优12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的抗稻瘟病恢复系广恢122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强和生态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合华南早晚季种植和南方稻区作晚稻种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天优122 优质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甜椒杂交制种技术

中国种业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汁乙醇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和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桑椹原果汁为主要原料,对其乙醇发酵过程中的糖度、酸度、酒精度、花青素和白藜芦醇等主要参数和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桑椹果汁的发酵过程中,糖度不断下降,乙醇含量不断上升;发酵醪中的可滴定酸含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后期挥发酸含量上升,而pH则先降后升;花青素含量不断下降,其中以矢车菊-3-葡萄糖苷下降最为显著。而白藜芦醇则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上升,在乙醇发酵后期下降至发酵前水平。说明在发酵过程中,除了糖类转化为乙醇外,发酵醪中的有机酸种类和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花青素不断发生聚集沉淀和/或降解,而白藜芦醇含量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 桑椹汁 酒精发酵 参数 花青素 白藜芦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原汁中Vc稳定性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苦瓜原汁中Vc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苦瓜原汁中Vc在加热、与空气接触、日照及Fe3+存在条件下不稳定、易损失,而适当降低pH值以及添加适量蔗糖、麦芽糊精、β-环糊精等化合物对苦瓜原汁中Vc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苦瓜 稳定性 Vc保存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桑种子的化学成分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Roxb.)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东桑种子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蜕皮松(1)、无羁萜(2)、熊果酸(3)、柚皮苷(4)、柚皮素(5)、山柰酚(6)、槲皮素(7)、苯甲酸1-O-β-D-吡喃葡萄糖苷(8)、苯甲酸(9)及β-谷甾醇(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广东桑 化学成分 黄酮 三萜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良种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种业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粕的应用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蛋白的现今发展趋势同天然、营养、功能性的发展方向是相一致的。对膳食结构的不合理的关注,从而探讨了花生蛋白的劣势,并对食品应用提出看法。本文着重综述了花生蛋白的功能特性及营养。

关键词: 花生蛋白 营养 花生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经过卫星搭载的培矮64S种子及后代进行了有关性状研究和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培矮64S空间诱变后代SP1代发芽率、存苗率、株高、抽穗期、株叶型的性状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SP2代在株高、粒型和育性等性状上发生了变异;从SP3代中获得柱头比培矮64S明显增大的变异株系,这对于改良培矮64S的异交结实率和提高制种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10个SP3变异株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数目变化约占55.21%,扩增片段分子量变化约占44.79%,空间诱变引起的变异可能是以DNA缺失-重复为主。SSR座位的变异频率平均为23.33%,变异座位在水稻基因组中是随机分布的。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 空间诱变 SSR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疫病辣椒新品种‘福康2号’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蔬菜育种的三向选择策略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出‘福康2号’辣椒。该品种为早中熟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绿色,味辣,品种优良,商品性好,产量37500~45000kg/hm2,抗疫病,耐青枯病。

关键词: 辣椒 一代杂种 抗疫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适合糖尿病人的复合油脂及其微胶囊化加工工艺研究

中国油脂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常见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参考欧洲、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糖尿病膳食标准,确定了符合糖尿病人的生理和代谢需求的复合油脂配方,其配方为饱和脂肪酸13.7%,单不饱和脂肪酸63.4%,多不饱和脂肪酸22.6%。同时还对复合油脂的微胶囊化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微胶囊化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黄原胶15%,酪蛋白30%,糊精55%,芯材与壁材的适宜比例为40%,乳化温度50~60℃,微胶囊化后复合油脂抗氧化能力增强。

关键词: 糖尿病 油脂 微胶囊化 工艺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