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硫肥配施对菜心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研究
《土壤通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氮、硫供应水平均较低的酸性沙壤土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氮硫肥配施明显增加菜心茎粗、单茎重 ,提高菜心产量 ,对改善菜心产品品质也有一定效果。增施氮肥 ,可使菜心茎粗增加 0 .60mm~ 0 .73mm ,单茎重增加 1.0 5 g~ 1.3 4g ,增产 7.0 5 %~ 14 .0 8% ,可溶糖含量增加 2 0 .70 %~ 2 8.2 8% ,但同时导致Vc含量下降 4.82 %~ 13 .94% ,硝酸盐含量提高 15 .86%~ 2 1.85 %。补充硫肥 ,使菜心茎粗增加 0 .2 7mm ,单茎重增加 0 .5 1g ,增产 7.12 % ,维生素C含量提高9 15 % ,可溶糖含量提高 8.3 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籼稻不育系粤丰A在改良三系杂交稻品质中的作用
《杂交水稻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丰A是以协青早B与IR58025B杂交,并与珍汕97A测交,经连续回交后育成的国内第1个无垩白、外观透明、软性、浓香型优质籼稻不育系。以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丰优系列新组合(其中丰优128和丰优丝苗、丰优香占和丰优559均已分别通过广东和江苏省品种审定)。表现粒形细长,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明显降低,具有低至中等直链淀粉含量和软胶稠度,有香味,食味优。此外,丰优系列组合产量相当于或显著高于同类型对照,生育期适中。因此,该不育系可用于改善杂交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在三系杂交稻育种和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3~63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的研究
《中国家禽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用1600只42日龄岭南黄鸡以2(性别)×5(代谢能水平)试验设计,向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物油、沸石粉和玉米芯粉,使5种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34,12.552,12.970,13.389,13.807MJ/kg,观测鸡的生产性能。结果:以生长性能、能量和粗蛋白质沉积率以及胴体品质为评价指标时,43~63日龄最适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3.376MJ/kg、12.958MJ/kg和12.540MJ/kg;以肌肉脂肪含量为评价指标时,公、母鸡饲粮代谢能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2.958和13.376MJ/kg;以空体成分为评价指标时,母鸡最适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540MJ/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旗参桂圆膏加工工艺
《食品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花旗参、桂圆为主要原料,经过热浸、离心取汁、调配、浓缩、灌装、杀菌等工序制成风味独特,有保健作用的花旗参桂圆膏。研究了原料配比、增稠稳定剂类型及其用量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茄科青枯菌致病力分化及其DNA多态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自广州、增城、东莞、花都、三水、清远、电白、高要 8个菜区的番茄、茄子和辣椒上的 31个青枯病菌株 ,经人工接种于 10个鉴别寄主植物上 ,结果表明 ,它们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聚类分析这 31个菌株 ,可以聚为 3个组 :第I组菌株主要来自种植番茄和茄子历史较长的广州、东莞、增城老菜区 ,其致病力较强 ;第II组菌株主要分离自茄子和辣椒上 ,其致病力中等 ;第III组菌株主要来自近年来新发展的三水市各番茄产区 ,它们的致病力较弱。从 2 0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引物用于上述 31个菌株DNA的RAPD分析 ,共扩增出 5 2 3条带 ,其中 4 6 8条为多态性带 ,占 89.5 %。聚类分析这 31个菌株 ,又可聚为 4个簇群 :第I簇群主要分离自已推广种植多年的丰顺、金丰等抗病番茄品种上 ;第II簇群分离自抗病的番茄新品种新星、年丰和石碣紫红茄上 ;第IV簇群主要分离自辣椒和茄子 ;而第III簇群来源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这 3种寄主植物。上述试验结果说明 ,广东茄科青枯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 ,其DNA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茄科青枯菌 致病力分化 DNA多态性 RAPD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