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科学养鱼 2018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经济虾类,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对营养需求低、适应能力强,是一种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随着南美白对虾大规模高密度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虾病发生愈来愈频繁。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是造成近几年养殖南美白对虾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病程较短,死亡率高,早期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仅见料台上有少量死虾。起初,养殖户多以为苗种种质不好,直到疾病暴发才意识到其严重性。因早年多用抗菌药物,致使细菌耐药性很高,加上近几年水产用药逐步规范,目前能用的抗菌药难以起到很好的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尼罗罗非鱼β_2m基因SNP位点和单倍型与无乳链球菌抗性的关联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作为MHCⅠ类分子的亚基,在鱼类的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采用直接测序法从P0代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β_2m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到30个SNPs,其中1个SNP位于5?UTR,16个SNPs位于外显子区域(15个非同义突变位点,1个同义突变位点),9个SNPs位于内含子区域,4个SNPs位于3?UTR。利用snapshot分型法对F1代的102尾易感群体和102尾抗病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Popgen32和PIC-CALC软件统计分析尼罗罗非鱼β_2m基因序列的SNPs的He、Ho、Ne和PIC等遗传参数,表明易感群体中7个SNPs属于中度多态水平(0.250.9),这意味着我们在β_2m基因中发现2个ht SNPs。研究筛选到的与链球菌抗性/易感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及单倍型具有辅助尼罗罗非鱼抗链球菌病品种选育的潜力。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β2m SNPs 无乳链球菌 连锁不平衡 单倍型 标签SNP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冷冻温度对鲅鱼理化指标及新鲜度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了-50、-30和-18℃3种冻结温度下鲅鱼新鲜度差异。采用电子鼻技术,获取了不同冻结温度处理后鲅鱼的气味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处理了电子鼻气味信息数据,建立一种快速区分鲅鱼新鲜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冻结温度处理后鲅鱼的新鲜度存在显著差异(p <0.05),-50℃冻结组综合新鲜度显著优于另两组,其中TVB-N和TBA值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 <0.05),而pH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 <0.05),同时,-50℃冻结组感官评分也优于其他两组。电子鼻结果显示,电子鼻对各个温度下冻结的鲅鱼肉响应灵敏,区分结果同理化和感官评价结果相一致,能有效区分出不同冻结温度下鲅鱼肉气味差异,表明电子鼻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区分冻结鲅鱼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手段。

关键词: 鲅鱼 冷冻方式 新鲜度 电子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动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海洋动物多糖是一种天然的活性多糖,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海洋动物多糖种类、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方法、生理调节功能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海洋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动物多糖 分离纯化 生物活性 应用前景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对哲罗鱼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

水产学杂志 2018

摘要:在水温9.8~16.2℃下,将初始体质量为(6.90±0.04)g饲养在室内220L玻璃钢水族箱中,投喂含40%鱼粉的对照组饲料和以大豆分离蛋白替代25%、37.5%、50%、62.5%、75%、87.5%和100%鱼粉的等氮等能试验饲料,流水饲养56d。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鱼。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后,鱼体增重和干物质显著下降(P<0.05),但肌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全鱼的异亮氨酸沉积率最高,其次是蛋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随着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全鱼的氨基酸沉积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不改变哲罗鱼肌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但鱼体氨基酸沉积率降低。

关键词: 哲罗鱼 大豆分离蛋白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养殖常规管理活动对农药氰戊菊酯及其顺反异构体消除规律影响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作为对水生生物高毒的杀虫剂,氰戊菊酯(Fenvalerate,FV)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残留将会危及到养殖生物的安全。本研究选用过碳酸钠和次氯酸钠作为添加药物,探究了水产养殖常规管理活动中的药品添加对FV消除规律的影响,并借助气象色谱仪的检测结果分析了在两种药物的不同添加水平条件下FV的消除规律。研究结果发现:30 mg/L过碳酸钠和40 mg/L次氯酸钠的添加对FV及其顺反异构体(反式异构体FV1和顺式异构体FV2)的消除产生显著效果,FV消除半衰期范围为2.87~10.85天,FV1的半衰期为2.88~12.55天,FV2的半衰期为2.83~9.56天。通过相应指标均值分布及相关性分析发现,FV的消除变化与高浓度的过碳酸钠和次氯酸钠对水体p H值的影响有关。过碳酸钠主要通过提高水体pH值和自身的氧化作用来消除水体中残留的FV,次氯酸钠在养殖水体中主要通过提高水体pH值水解环境中的FV。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高浓度的过碳酸钠和次氯酸钠消除养殖水体中FV的残留,但是需要根据养殖对象及水体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添加水平。在FV消除规律方面,两类药物的添加并没有对FV顺反异构体的消除带来显著差异,FV顺反异构体消除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明确了水产养殖常规管理活动对FV消除的促进作用,为养殖环境中FV的安全使用和残留消除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氰戊菊酯 过碳酸钠 次氯酸钠 消除 顺反异构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氧-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酶法合成工艺优化

食品与机械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L-抗坏血酸和β-环糊精为底物,利用海洋微生物Y112所产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催化合成2-氧-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A-2G)。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3个对AA-2G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pH、底物浓度、加酶量),然后应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优化AA-2G酶法合成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90.78U/g·β-环糊精,pH 9.07,底物浓度56.81g/L,底物配比11(体积比),转化时间24h,温度45℃。该条件下,AA-2G的产量为10.62g/L。

关键词: L-抗坏血酸 2-氧-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海洋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标记对4种鲤鱼种质鉴定技术的研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种质资源鉴定技术,以抗病镜鲤、易捕鲤、松浦镜鲤和松浦红镜鲤四种鲤鱼为研究材料,从183对微卫星筛选出41对特有标记,根据特有等位基因频率选出26对。将标记在每个群体出现的个数与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引物优化组合,选出11对优化组合引物。应用Structure软件进行3种引物组合个体鉴定,K=4时,个体鉴定效率均为100%。用UPMGA构建群体遗传聚类图,41对和26对标记引物组合聚类结果一致,而与11对组合结果不同。基于3种不同标记组合在4个品种中遗传多样性研究,显著性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41对、26对和11对微卫星标记均可用于4个鲤品种分子水平种质鉴定的研究,优化引物组合可减少引物标记数,但对群体遗传结构研究有一定影响。同时也为其它鱼类的种质鉴定提供参考,为种质资源的长远保护、稳定维持提供了真实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微卫星 种质鉴定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精氨酸酶Ⅱ基因的克隆以及免疫应答表达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克隆得到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氨酸酶Ⅱ基因(ArginaseⅡ,Arg-Ⅱ)全长cDNA序列,并检测了Arg-Ⅱ在牙鲆免疫组织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cDNA全长1882 bp,包含105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8.02 kDa,等电点为6.42)。Arg-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精氨酸酶结构特征,推测与哺乳动物中的功能类似。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鱼类Arg-Ⅱ基因合成一簇,其中,Arg-Ⅱ基因与鲈鱼(Lates calcarifer)相关度最高(93%)。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在健康牙鲆的肝、脾和鳃等免疫组织中有较高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的牙鲆成鱼中,主要免疫组织中Arg-ⅡmRNA的表达量在细菌感染后6~12 h显著上调,随后表达量恢复正常。离体培养的牙鲆巨噬细胞经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后,Arg-Ⅱ基因也呈显著上调模式。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Arg-Ⅱ基因参与牙鲆响应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过程,揭示Arg-Ⅱ基因可能在牙鲆抗病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牙鲆 精氨酸酶Ⅱ 迟缓爱德华氏菌 免疫表达 巨噬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黄鳝中全氟化合物的残留特征及其来源探讨

渔业科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江中上游养殖黄鳝(Monopterus albus)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残留特征和污染来源,调查研究了2015~2016年采自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和重庆10个城市的150份黄鳝样品,同时,2016年在湖北省潜江市黄鳝养殖基地追踪了黄鳝养殖过程中的PFCs污染可能来源,并探究黄鳝中PFCs的来源。样品经提取,通过C18和碳黑(GCB)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了19种PFCs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流域黄鳝中PFCs共8种物质残留,主要污染物是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长江流域PFCs污染最严重的是湖北省黄鳝,其次是江西省黄鳝;PFOS在湖北省黄鳝中含量最高,为5.42μg/kg,PFOA在四川省黄鳝中含量最高,为3.66μg/kg;同时,对整个黄鳝养殖过程进行追踪,结合黄鳝的特殊养殖方式,发现黄鳝中PFCs污染主要来源于黄鳝养殖中摄食的蚯蚓以及所处的养殖环境,包括池塘水和土壤。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黄鳝 残留特征 来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