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藏野桃果实的特性及综合加工利用研究
《食品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西藏野桃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了野挑果实加工特性;根据野桃果实特性及当地居民消费习惯,制订了西藏野桃综合加工利用方案,研制出有地方特色的“西藏野生桃果汁”、“西藏野生桃果脯”及“西藏野生桃六合果茶”等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采后果肉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观察了石硖、储良龙眼 (DimocarpuslonganLour.cv .Shixia&Chuliang)在 4和 2 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 ,测定了果肉生理生化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能够大大延缓果肉的衰败进程 ,石硖明显比储良耐贮藏 ,储良 33d、石硖 5 0d时果肉几乎全部流汁 .随着贮期延长 ,整果和果肉质量损失率和霉烂率增加 ,好果率降低 ,果皮褐变 .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丙二醛 (MDA)含量逐渐增加 ;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 (4和 2 0℃ )变化不明显 ,相对较稳定 ,储良活性比石硖低 ;过氧化物酶 (POD)呈上升趋势 ,2 0℃下活性明显比 4℃下高 ;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 ,储良活性明显比石硖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茶叶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汝城白毛茶、凌云白毛茶、阳春白毛茶、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白毛茶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引物扩增平均表现的多态性为75.00%;6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以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914),凌云白毛茶与曲江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712),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乐昌白毛茶(0.4605)、曲江白毛茶(0.4406)、仁化白毛茶(0.4232)、凌云白毛茶(0.2968)和阳春白毛茶(0.2665);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曲江白毛茶、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聚为一类,说明它们的遗传基础比较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免耕抛秧高产稳产的生理基础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常规耕作抛秧水稻为对照 ,通过连续 4年的对比试验发现 ,免耕抛秧水稻具有以下特点 :前期分蘖稍慢 ,但无效分蘖时间短 ,营养损耗少 ,个体发育健壮 ,且与群体发育协调。免耕抛秧水稻灌浆期叶片光合能力较强 ,后期不易早衰 ,有利于同化物的转运和结实率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翠绿2号大顶苦瓜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翠绿 2号是用早熟、丰产、优质的强雌性株系B0 7 2 1作母本与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株系D12 3 1作父本配制而成的大顶苦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比对照翠绿大顶苦瓜早熟 2d(天 ) ,前期产量增产 13 .0 % ,总产量增产3 4 .8% ,一般每 667m2 产量 2 0 0 0kg ,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栽培。至 2 0 0 1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 2 0 0 0hm2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淀粉糊化的适宜加工工艺参数研究
《饲料工业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了实验及生产条件下影响淀粉糊化的重要工艺参数。试验1,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玉米中淀粉糊化度与温度、时间、水分的关系。温度范围为60~120℃,时间为5~65min,水分为12.5%~50%。试验2,按调质条件进行随机试验,选择现行工业生产中蒸汽制粒工艺,固定蒸汽压力(0.5MPa)、调质时间(10s),研究调质条件对产品淀粉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水分、时间具有不同程度地影响淀粉糊化的作用,水分、时间极显著促进淀粉糊化。生产及实验条件下,水分均是明显决定产品糊化度的第一限制性工艺参数。实验条件下,水分大于31.25%,淀粉糊化度迅速增加。适宜淀粉糊化度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88.6~95.8℃,时间26.24~33.26min,水分.46.83%~48.1%。生产条件下,提高物料水分,将显著增加淀粉糊化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硝酸盐的还原转化特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液体培养试验和15N示踪技术 ,研究了通过改变菜心氮源供应条件 ,降低硝态氮累积过程中硝态氮的还原特性。结果表明 ,营养液中的硝态氮源被其他形态氮源替代后能明显降低菜心的硝态氮含量 ;已累积在菜心体中的硝态氮与改变氮源供应条件后新吸收的硝态氮相比较 ,前者的还原率较小 ,较后者难以被还原。改变氮源供应条件前后累积的硝态氮在菜心各部位的分布上存在差异 ,新吸收的硝态氮易累积在代谢活动较为旺盛的部位。尽管在 2种氮源条件下对新吸收硝态氮的还原率相近 ,但供应硝铵态氮源时原累积硝态氮的还原率较仅供硝态氮源时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