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玉米CBS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玉米CBS(ZmCBS)基因家族的特征,探讨其功能,对ZmCB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进化关系,并对ZmCBS家族基因在玉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基于玉米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到37个CBS基因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玉米的8条染色体上.该家族蛋白除保守的CBS结构域外,多数成员还包含其他结构域,包括电压门控的氯化物通道蛋白(voltage gated ClC)、Phox/Bemp1(PB1)结构域、五肱重复序列(penatricopeptider repeat,PPR)和E_SET结构域等.按照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可分为6个亚类,且同一进化分支上的基因具有相似的外显子结构和CDS长度,但内含子长度差异很大.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ZmCBS基因启动子上含有响应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ZmCBS基因家族部分成员在叶、花粉或胚中优势表达.ZmCBS3和ZmCBS14受冷胁迫诱导表达,ZmCBS14和ZmCBS22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暗示这些基因在玉米响应外界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分析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ZmCBS家族基因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 CBS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特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旱趋势及其对生态系统碳固定的影响

地理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全球变暖导致干旱事件频发,强度不断增大,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评估了 2000-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澜湄)流域的干旱趋势,并通过标准化异常指数(SA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潜在蒸散(PET)、饱和水汽压差(VPD)和土壤水分(Soilw)评价了干旱对该流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澜湄流域向暖干化发展,主要受降水减少的影响,近1/4的区域遭受了中度以上干旱,其中2009-2016年间干旱事件频发,干旱热点地区位于澜沧江上游和湄公河中下游地区;②尽管澜湄流域碳汇整体上随着气候变暖而增加,但干旱年份植被光合作用降低,生态系统呼吸增加,导致2005年、2010年和2019年湄公河流域生态系统碳源汇发生转变,其中2010年干旱使得GPP减少5.68%,生态系统呼吸增加3.15%,NEP呈现重度异常;③干旱对流域NEP普遍具有滞后效应,整体滞后时间为1~4个月,面积占比为57.82%;④不同水文气候要素对NEP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澜湄流域NEP与VPD整体呈负相关,云南省、缅甸西部、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的NEP与SPEI呈正相关,而青藏高原NEP主要受到土壤干旱的影响.干旱对澜湄流域生态系统碳固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量化干旱对碳固定的影响可以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澜湄流域不同地区的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干旱 固碳速率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澜湄流域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BB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与转录特征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BBX(B-Box)作为锌指转录因子亚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旨在揭示猕猴桃BBX家族的基因特征和潜在功能.[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猕猴桃BB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其蛋白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系统发育特征、蛋白质保守结构域以及同源特性等,同时研究它们在不同组织部位和果实贮藏过程的表达模式.[结果]48 个AcBBX不均匀地分布于 22 条染色体上,编码的氨基酸长度 126-515 aa,蛋白分子量 14172.09-57905.84 Da,预测有 4 种亚细胞定位;家族成员有 0-4 个内含子;启动子含有光反应、植物激素调控、逆境胁迫调控、生长发育调控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进化树及保守结构域被聚为 5 个组,基因串联重复和片段复制是家族成员扩张的主要原因.AcBBXs在猕猴桃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有差异,7 个成员在成熟果中表达量较其他部位高,3 个成员在幼果中表达较高,7 个成员在叶中表达量较高,3 个成员在花中表达量较高;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3 个成员受果实外源激素调控影响表达上调且高于其他处理组,6 个成员在果实室温贮藏一周后表达上调且高于其他处理组.在果实4℃低温贮藏过程中,10个成员的表达随时间增加而上调,5个成员的表达随时间增加而下调.[结论]揭示了BBX家族不同成员在猕猴桃生长发育和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转录特征,为后续猕猴桃BBX基因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猕猴桃 BBX转录因子 全基因组鉴定 不同组织部位 果实贮藏 转录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鳗鲡疱疹病毒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A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 AngHV)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 RAA)检测方法,根据AngHV的ORF9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温度,确定反应时间,并应用该方法对采集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9℃,反应时间为20 min;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评价显示,RAA检测AngHV的最低检测量为1×10~2 copies/μL,可特异性地检测AngHV,与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merican eel adomavirus, AEAdoV)、蛙虹彩病毒(Rana grylio virus, RGV)、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 KHV)和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均无交叉反应;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的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表明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对采集的2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显示,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与qPCR方法的检出率一致,均为92%,高于普通PCR的检出率(76%)。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鳗鲡疱疹病毒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AA检测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准确,可用于AngH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鳗鲡疱疹病毒(AngHV) 实时荧光RAA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学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探究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LP-EPS)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肠道形态结构和肠道细胞凋亡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26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0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LP-EPS 0.4 mg/kg,试验期30 d;试验期间测定并统计2组断奶仔猪的各生产性能指标,试验结束时采集2组猪的血液和肠道组织,进行生化和免疫指标检测、肠道组织学观察以及TUNEL染色试验检测肠道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P-EPS的断奶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明显上升(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LP-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的绒毛高度(P<0.05),以及十二指肠、盲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日粮中添加LP-EPS极显著降低了空肠(P<0.001)和盲肠(P<0.01)的细胞凋亡阳性率。提示:日粮中添加0.4 mg/kg的LP-EPS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绒毛形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减少肠道细胞凋亡。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胞外多糖 断奶仔猪 免疫指标 抗氧化指标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微藻的水生动植物组合对畜禽养殖场污水净化效应

中国沼气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微藻后的不同水生动植物组合对畜禽养殖场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微藻的添加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有促进作用,当小球藻的添加量为1000 mL时,对总氮、硝态氮、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比未添加小球藻组去除率提高4.8%、32.63%、22.18%;当小球藻的添加量为4.4× 106cell·mL-1时,对氨氮、COD的去除效果较好,比未添加小球藻组去除率提高25.77%、13.30%.其中去除水体总氮、硝态氮效果最佳组合为红鲫鱼270 g·m-2,小球藻2.2×106 cell·mL-1,田螺400 g·m-2,黑藻200 g·m-2.去除氨氮最佳组合为红鲫鱼540 g·m-2,小球藻4.4× 106 cell·mL-1,田螺200 g·m-2,添加黑藻和苦草(种植比例1∶1,密度200 g·m-2).去除总磷TP最佳组合为红鲫鱼540 g·m-2,小球藻2.2 × 106 cell·mL-1,田螺400 g·m-2,黑藻(种植密度200 g·m-2).研究表明,应用正交试验可以优化水生植物组合对畜禽污水净化处理工艺,对于不同的目标污染物,具有不同的最优参数组合,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各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可以选择污水净化工艺的最优参数组合,通过回收沼液养殖的微藻用于水生动植物组合进一步净化养殖场污水,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对于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球藻 水生植物 养殖场污水 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梨形孢对香蕉抗旱性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印度梨形孢(Serendipita indica)对香蕉干旱胁迫下生长的影响以及提高香蕉抗旱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对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下的幼苗进行不加S. indica和加S. indica处理,比较香蕉苗表型、各项生长指标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当土壤含水量适宜香蕉幼苗生长时,接种S. indica的香蕉苗仅叶片数和茎粗显著高于CK组,其他各项生长指标与CK组无显著差异;干旱胁迫时,接种S. indica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未接种S. indica组,其中接种S.indica的根数量显著多于未接种S.indica,约为2.19倍(P <0.01),接种S.indica的干旱症状比未接种的香蕉苗轻,出现干旱症状的时间滞缓,接种S. indica的根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未接种S. indica组的1.58倍,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脱落酸(ABA)、叶绿素含量分别为未接种S. indica的1.78倍、50.23%、1.61倍、1.83倍、1.39倍和1.15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本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时,印度梨形孢主要通过提高香蕉叶片中POD活性和根系中CAT活性来降解、清除干旱胁迫产生的有害物质,减少香蕉叶片和根系中MDA的积累,促进香蕉叶片中Pro、SS合成及积累,减缓叶绿素的分解,加速ABA的合成与积累,进而提高香蕉抗旱性.(图7参34)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印度梨形孢 生长 生理生化 抗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短喙矮小综合征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免疫效力评价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鸭短喙矮小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 SBDS)是近年来在我国鸭群中流行的一种新传染病,为研制SBDS灭活疫苗,本研究将SBDSV M15株在番鸭胚增殖,收获病毒尿囊液经灭活后制备了3批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免疫效力进行检验。结果显示,3日龄樱桃谷鸭超剂量接种1.0 mL/羽,未见不良反应,表明疫苗的安全性好;3批灭活疫苗免疫20日龄雏半番鸭,免疫后28 d血清的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抗体效价均值为4.3 log2;130日龄樱桃谷鸭种鸭免疫1次灭活疫苗后60 d血清LPAI抗体平均效价为6.9 log2;种鸭免疫后60 d所产种蛋卵黄抗体的LPAI效价均值为6.5 log2;对种鸭免疫后的3日龄子代雏鸭进行攻毒获得100%免疫保护。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制的SBDS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种鸭1次免疫后可提供子代雏鸭保护性母源抗体,保护雏鸭度过最易感的危险窗口期,为SBDS的防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关键词: 鸭短喙矮小综合征 灭活疫苗 抗体效价 母源抗体 免疫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水产品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残留的方法。【方法】以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粒径(50±5) nm的银纳米溶胶作为SERS增强试剂,200 g·L-1 NaCl溶液作为萃取试剂,3min内判读结果,并建立了峰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考察线性关系和检出限,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ENR和CIP的拉曼光谱特征峰为532、552、651、737、785 cm-1,其中532 cm-1归属于C-N的弯曲振动;552 cm-1归属于C-N面外弯曲振动;651 cm-1归属于C-N、C-C-F面外弯曲振动和C-C=O面内弯曲振动;737 cm-1归属于苯环上C-H的伸缩振动、C-C=O的面外弯曲振动、C-C-N弯曲振动;785cm-1归属于C-H、C-N的面外弯曲振动。通过对ENR和CIP的特征峰(737 cm-1)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拉曼特征峰强度与溶液浓度在10~200 ng·m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6,加标回收率为78.4%~106.7%,RSD值为2.1%~6.7%,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1。【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实现ENR和CIP在水产品中的现场快速筛查检测。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玉米普遍存在种子发芽率低及对低温敏感的问题.为探明甜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对低温耐受性,本研究选取12份甜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于25、18和12℃温度下测定萌发相关生理指标,结合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筛选出低温萌发优势材料;选取5份优势材料开展幼苗4℃低温处理,进行耐寒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及耐寒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12份甜玉米骨干自交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发芽变幅分别为82.5、75.8和62.5个百分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在温度、品种及温度与品种间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8和12℃下,8个耐低温发芽能力单项指标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状聚类分析将12品种分为3类,分别为耐冷型、一般型和敏感型,筛选出闽甜系T146(1-46)、闽甜系L18(L18)、12hi307(307)、闽甜系JR8609(JR86)、闽甜系AS67(AS67)、闽甜系X9034(X90)和闽甜系AG87(AG87)为具有较好的耐低温萌发能力的优势材料.针对1-46、L18、307、JR86和AS67进行幼苗低温处理,其中L18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余4份材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相反;抗寒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ZmCesA2、ZmCesA10和ZmDREB1.7在AS67和L18中表达较高,ZmMPK2在L18中表达最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闽甜系L18和闽甜系AS67具有较强耐低温能力.本研究结果一方面丰富了甜玉米耐寒性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为耐寒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材料资源.

关键词: 甜玉米 低温胁迫 发芽率 耐寒性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