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对2013-2017年山西省审定的41个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麦区审定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年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南部水地和中部水地审定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中穗数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南部旱地和中部旱地审定品种则是穗粒数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因此,水地小麦育种应在提高穗数的基础上,协调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旱地小麦育种应在提高穗粒数的基础上,提高穗数和千粒重。从品质类型看,强筋和中强筋小麦比例很少,中筋小麦比例较多,区组间品质差别较大,达标品种(包括强筋、中强筋和中筋)比例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南部水地>南部旱地>中部水地>中部旱地。审定品种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指标均相对较高,但有61.0%的品种面团稳定时间较短,低于中筋小麦标准,故应把提高面团稳定时间作为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山西省近年审定品种总体的抗病性较差,没有兼抗两种病害的品种,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品种占审定品种比例分别为2.4%、0和12.2%。需要引进抗病资源,同步提高产量和品质水平,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关键词: 山西省 小麦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轮枝镰孢菌EST-SSR信息分析与标记开发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可用于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及其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引物,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PCR技术,通过对从NCBI下载的87 086条拟轮枝镰孢菌的EST序列信息进行分析,设计EST-SSR引物,检测其在拟轮枝镰孢菌及其近缘种中的扩增情况,并用筛选出的多态性引物对15株拟轮枝镰孢菌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EST序列中,共查找到11 952个SSR位点,592种重复基元,SSR出现频率为1.09%,重复基元出现数量最多的为三核苷酸(54.00%),其中(CAA/TTG)n基元出现频率最高。设计的25对EST-SSR引物在拟轮枝镰孢菌种内的有效扩增率和多态率分别为80.00%与32.00%,对5种近缘镰孢菌种的通用率和多态率分别为40.00%和8.00%。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664水平下,供试菌株可划分为4个SSR类群,但类群的划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不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表明基于拟轮枝镰孢菌EST序列开发的SSR引物可用于拟轮枝镰孢菌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 拟轮枝镰孢菌 EST-SSR 信息分析 遗传多样性 通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薏苡种子出苗时间及出苗率的影响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薏苡种子经不同方法处理后,观察其出苗时间及出苗率,结果表明,种子不同处理对出苗天数有一定影响,浸种1d和2d出苗最快,ck出苗天数最长。参试材料以浸种1d和2d的出苗率最高。所以薏苡播种以种子浸种1~2d为好,脱壳后浸种出苗时间也较短,但脱壳费时费工,操作不当还会损伤种胚。种子未经任何处理和脱壳播种出苗率最低。所以当地浸种1~2d的出苗时间最短和出苗率最高,是可以采取的播种方式。

关键词: 薏苡 种子处理方法 出苗时间 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A05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香菇A05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以胞外多糖(EPS)产量为测量指标,筛选出最佳碳氮源,并优化了香菇A05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玉米粉2%,葡萄糖2%,麸皮3%,牛肉浸膏0.3%,KH_2PO_4 0.1%,MgSO40.05%,pH自然,胞外多糖(EPS)产量为2.92g·L~(-1)。

关键词: 胞外多糖 发酵培养基 配方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梨小食心虫引诱剂配方的田间筛选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3类引诱剂(性诱剂、产卵引诱剂以及食物引诱剂)为试材,采用田间筛选的方法,在桃园开展不同比例和剂量的田间诱蛾工作,研究了防治当地梨小食心虫的最佳配方,以期为研发雌雄同诱的梨小食心虫新型引诱剂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性引诱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对梨小食心虫在发生交配行为前的物种识别起到主要作用,而剂量则主要影响发生交配行为前对潜在交配对象的有效定位,最适性引诱剂的配方为顺-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反-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十二碳-1-醇=100∶6.8∶19.1∶5.4,524μg剂量。对于产卵引诱剂而言,成虫识别的寄主植物挥发物宽度较大,剂量不能成为识别的限制性因素,成虫更偏爱桃梢挥发物,其次是高浓度的桃果挥发物。最适产卵引诱剂配方为壬醛∶顺-3-己烯醇乙酸酯∶6-甲基-5-庚烯-2-酮∶(Z)-β-罗勒烯=14∶100∶1∶86,0.201mg剂量。食物引诱剂是一种有潜力的对雌虫进行诱捕的诱源物质,对雌虫的诱捕效果明显强于雄虫,这有可能作用的对象是受孕雌虫。最适性食物引诱剂配方为12滴的乙酸松油酯溶液(24.25mL乙酸松油酯,0.75mL非离子润湿剂和25mL温水),容积为0.6mL。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诱剂 产卵引诱剂 食物引诱剂 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螟赤眼蜂对不同颜色的偏好性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颜色是影响昆虫行为活动的一种重要视觉信号。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测定了玉米螟赤眼蜂雌性、雄性及雌雄个体间对白、黄、橙、粉、红、蓝、绿7种颜色卡纸的选择趋性差异,结果显示,不同颜色卡纸对玉米螟赤眼蜂雌雄个体的选择趋性均存在显著性影响(F♀=76.43,P♀<0.05;F♂=25.23,P♂<0.05)。且以白色卡纸为对照时,玉米螟赤眼蜂雌雄个体均表现为在黄色卡纸上的选择蜂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77倍和3.20倍;在同一颜色卡纸上,玉米螟赤眼蜂雌雄个体间的选择差异也不尽相同。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玉米螟赤眼蜂选择趋性同卡纸色彩参数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玉米螟赤眼蜂雌雄个体选择趋性与卡纸色泽亮度及黄蓝色程度(b)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玉米螟赤眼蜂雌雄个体均偏好黄色,且不同性别个体对同一颜色的偏好程度也不尽相同。此外,物体颜色的亮度和色调均能不同程度影响玉米螟赤眼蜂的偏好性。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 颜色 色彩参数 偏好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7号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2013—2015年山西省中晚熟马铃薯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晋薯27号在2013—2014年连续2年山西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3 140.11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7.1%,在2015年山西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0 989.42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5.81%,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变异系数较低,高稳系数值高,回归系数接近于1,多种分析方法均证明,晋薯27号是一个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较好的马铃薯新品种。

关键词: 马铃薯 晋薯27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生物炭对高粱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生物炭对高粱生长、养分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探明秸秆生物炭对高粱生长的作用效果。【方法】以高粱"晋杂34号"为供试作物,石灰性褐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3个水分处理,分别为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的85%(W1);轻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65%(W2);重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45%(W3)。设5个秸秆生物炭添加量,分别占土壤干重的0、0.5%、1%、3%和6%。高粱出苗后70天调查株高,采集地上部(茎和叶),测定生物量、N、P、K、Ca、Mg、Fe、Mn、Cu和Zn的含量,同时采集土样测定pH值、EC、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Ca和Mg、有效Fe、Mn、Cu和Zn的含量。【结果】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高粱生物量和株高;施用0.5%秸秆生物炭显著增加了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高粱生物量,但是当施用量>1%时不同水分条件下高粱生物量和株高均显著降低。干旱胁迫降低了高粱P含量,增加了K、Ca、Mn和Zn的含量;秸秆生物炭提高了高粱K和Zn含量,降低了N、P和Mg的含量;随着水分含量的减少,作物收获后土壤有效Mn和有效Zn含量降低;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K和有效Zn的含量,但是当施用量大于1%时,土壤交换性Mg、有效Fe和有效Mn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供试条件下,施用0.5%秸秆生物炭能够提高高粱钾和锌的含量,促进干旱胁迫条件下(45%田间持水量)高粱的生长,但过量施用(>1%)会对高粱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高粱 石灰性褐土 生物量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作物研发现状及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中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并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作物改良方面的显著成绩,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展望了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未来,以期为推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研发现状 作物改良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BO对玉露香梨果实脱萼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玉露香梨内在品质优,但其脱萼率低、萼端不规则突出、果面凸起影响其外观品质。为探明叶面肥PBO促进玉露香梨果实萼片脱落和改善内外品质的作用,于玉露香梨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PBO(300~2 000倍液),在调查着果和脱萼的基础上,分析了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质地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着果率随喷施PBO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均显著低于对照;喷施PBO后脱萼率至少提高60个百分点,均显著高于对照,且脱萼率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玉露香梨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及果面凸起程度均随着喷施PBO浓度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除PBO 2 000倍液外,其余处理的偏斜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喷施PBO后,玉露香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提高,且以500~1 500倍液的提高更明显。PBO 500~2 000倍液处理后,玉露香梨果实硬度、果肉咀嚼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果肉硬度、黏附性、弹性无显著变化。盛花期喷施PBO可促进玉露香梨萼片脱落,1 500倍液的综合效果好且成本较低。

关键词: 玉露香梨 PBO 脱萼 品质 果实质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