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秸秆促腐菌剂对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的试验方式,通过分析常规施肥+秸秆还田(CK)和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秸秆促腐菌剂(IT)两个处理土壤团聚体、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以及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稻麦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秸秆促腐菌剂配施对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解磷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腐菌剂处理秸秆腐解率显著提升42.1%,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显著增加,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提升46.7%,大团聚体数量(R0.25)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增加62.5%和22.2%,但无显著差异。促腐菌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1.8%、59.8%、62.6%和33.8%,但土壤pH、EC以及腐殖酸、全量氮磷钾和速效钾含量等无显著差异。促腐菌处理小麦产量增加不显著,而籽粒全磷含量较CK显著提升28.1%。基于phoD基因的微生物群落对比分析,IT处理显著增加了phoD微生物群落物种数量,同时显著改变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但两个处理phoD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与pH、速效氮和MWD均呈显著相关。添加秸秆促腐菌剂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优化土壤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有效改善农田土壤磷养分的供应效率。

关键词: 秸秆促腐菌剂 腐解率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phoD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抗灰霉病机理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灰霉病是危害葡萄生产和采后贮藏过程中最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因其分布较广,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影响.通过阐述葡萄灰霉病的发生现状、灰霉菌生物学特征和侵染特性,以及葡萄抗灰霉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对防治灰霉病危害提出展望.利用中国野生葡萄品种的灰霉病抗性特征,培育和改良抗病新品种将成为葡萄抗病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理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低需冷量桃冷链物流特性和风味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低需冷量桃'京清16 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低需冷量早熟溶质桃冷链物流特性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链物流和货架期间,对照桃果实蔗糖、苹果酸含量及甜味、鲜味值急剧下降,货架期第2 天出现酸味无味点,综合风味大大降低;在温度为(5±1)℃、相对湿度为 80%—85%的条件下,用2.16 μL/L的1-MCP熏蒸24 h,可显著抑制桃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及苹果酸含量的下降,较好地保持果实固有甜味、鲜味和质构特性,延缓果实酸味无味点的出现,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到达目的地时,果实带皮硬度和果肉组织硬度分别为5.29 kg/cm2 和3.26 kg/cm2,果实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为61.07 mg/kg和34.41 mg/kg,苹果酸含量为2.35 mg/kg,酸味值高于无味点值,甜味和鲜味值高,综合风味佳.综上,2.16 μL/L的1-MCP处理可较好地保持果实固有风味和质构特性,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延长货架期至3-4 d.

关键词: 1-MCP处理 低需冷量 物流特性 风味 电子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及播种密度对移动式NFT活体盆栽香葱生长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 个香葱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和播种密度对移动式NFT活体盆栽香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葱的成苗率主要由品种特性决定,'荣宝603'和'荣剑'均有较高的成苗率;单盆鲜重同时受品种、播种数量和栽培基质的影响,在细沙栽培条件下'荣剑'品种播种密度为 10 粒/盆时表现最优;香葱总成本的差异主要由栽培基质决定,使用细沙作为栽培基质成本最低,其中'荣剑+播种 10 粒/盆+细沙基质'组合的单位成本最低,为3.88 元(人民币,下同)/kg.综上,'荣剑+播种10 粒/盆+细沙基质'组合的生产方式具有成苗率高、产量高和生产成本低的特性,是移动式NFT活体盆栽香葱的适宜生产方式.

关键词: 香葱 栽培基质 播种密度 成苗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对灵芝液态发酵代谢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已有研究报道灵芝栽培生长的最适pH在中性偏酸环境,在碱性范围的生长及代谢情况鲜见报道.本研究主要探究广泛pH对灵芝液态发酵代谢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摇瓶液态培养后分析代谢物中灵芝三萜、胞内外多糖、菌丝体蛋白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系统比较灵芝菌丝体在pH值2-11的生长和代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灵芝菌丝体生长、合成灵芝三萜、胞内多糖、30E胞外多糖、菌丝体蛋白和菌丝体水解氨基酸的最适pH值分别为10、3、2、7、2和2.对应结果分别为 17.13 g/L、33.86 mg/g、72.73 mg/g、7.86 g/L、71.42 mg/g 和 107.10 mg/g.比对照分别提高28.5%、77.3%、22.4%、96.5%、97.1%和70.8%.胞内多糖组分1和组分2最高分子量均在初始pH 4,分别为1.016×108g/mol和9.280×104 g/mol,胞外多糖组分1最高分子量在初始pH 10,为4.946×106 g/mol;对菌丝体的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初始pH分别为3、7、9.本研究为液态发酵方式下灵芝生长及其代谢物定向调控发酵的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发现灵芝菌丝体中优质蛋白及抗氧化活性可在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领域推广应用.

关键词: 灵芝 pH值 液态发酵 代谢物 菌丝体蛋白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采前处理对采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在采收前24 h,分别用0.1、1.0、10.0 mg·mL-1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糠提取物(LR-UE)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溶液均匀喷施子实体表面,喷施量为250 mL·m-2,对照组喷施相同量的自来水;采收后分装,置于室温贮藏,贮藏0 d为采收后1 h内的子实体,以后每天取样,直至样品腐烂、褐变或产生异味为止,分别测定外观、白度、硬度、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结果表明:采前子实体表面喷施1.0 mg·mL-1 LR-UE和SA的双孢蘑菇在采后贮藏期间均能保持较好的外观、较高的白度和较好的硬度;与对照组相比,采前喷施LR-UE和SA均能有效降低MDA和总酚含量,抑制PPO和PAL活性,且总酚含量与PAL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香菇菌糠提取物 水杨酸 采前处理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易错PCR技术改造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特性

现代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β-环糊精是一种环状多糖,可用于改变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在食品、生物及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通过利用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使其作用于淀粉等含有葡萄糖基的多糖化合物,可转化生成β-环糊精.该研究采用易错PCR技术对来源于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的β-CGTase进行定向进化,得到酶活力高的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镍柱亲和纯化与酶学性质分析.实验最终获得了一株突变体Q280L,其酶活力与原始β-CGTase相比提高了42.10%,对β-环糊精的转化率提高了7.60%,最适反应pH值和稳定性均有所变化,底物亲和力提高46.13%.经序列比对及结构分析,发现突变体Q280L与野生β-CGTase相比,第280位氨基酸残基种类以及周围氢键发生变化.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易错PCR技术对β-CGTase基因进行定向进化,可提高酶活力和改善酶学性质,为实现β-环糊精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 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 β-CGTase 定向进化 易错PCR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香菇工厂现状及液体菌种技术在产业中的实践

食药用菌 2023

摘要:香菇工厂化企业在我国逐渐增多,利用设施设备制棒、采用大棚出菇的“设施制棒,生态出菇”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是我国香菇栽培的主流模式。我国香菇企业按运作模式分为以国内出鲜香菇为主和以出口香菇菌棒为主两种类型,其技术和经营方式不同,不同企业遭遇困难不同,举例并剖析优秀企业的技术特点和运营模式。指出液体菌种直接接种香菇菌棒技术已经在我国香菇企业成功规模化应用,使制种周期缩短60天以上,制种成本下降,满袋时间缩短,助力企业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关键词: 香菇 菌棒 液体菌种 工厂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肚菇新品种'申蕈1号'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肚菇‘申蕈1号’由2014年采集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野生菌株经人工驯化而来,其发菌速度快,菌丝洁白健壮,易形成原基,出菇期间耐高温,子实体等级为中小型,菌盖浅棕色,产量较高,商品性状好,适合于设施化规模栽培。

关键词: 猪肚菇 驯化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多糖的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从大球盖菇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均一组分多糖(SP-1a),采用体外模拟唾液、胃液和肠液模型,并结合理化性质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SP-1a在体外模拟消化体系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唾液对SP-1a无显著影响;而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随着还原糖质量浓度的不断增加,SP-1a的分子量逐渐减小,其表面形态由大块片状变为网状聚集体,并且在高温下显现出不同的热解反应。此外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SP-1a胃消化产物对·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肠消化产物对DD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因此,SP-1a可在模拟胃肠体系中被消化降解,且其胃肠消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体外消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