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颗粒野生稻愈伤的诱导继代与超低温保存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存颗粒野生稻资源,选取引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2种颗粒野生稻,诱导愈伤并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对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通过种子诱导以及发芽后的胚根诱导,都得到了颗粒野生稻愈伤;NB和MS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有助于提高愈伤活性;利用高糖预培养和干燥处理结合的方式,2种颗粒野生稻愈伤在超低温保存后成功存活,新生愈伤率分别为34.24%和23.95%,且恢复生长的愈伤组织可分化出新的颗粒野生稻植株.组培快繁技术与超低温保存相结合,为颗粒野生稻种质保存提供了有效途径.


木屑马铃薯培养基促进香菇单核体菌丝体生长的表达谱分析
《菌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菇单核体菌株在传统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具有生长缓慢、容易老化等问题,本研究以1株香菇双核体Y0040以及相对应的2株单核体(Y0040-1和Y0040-3)为研究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木屑粉的PDA培养基筛选适合香菇单核体生长的配比,结果表明添加木屑能够显著促进单核体菌丝的生长,最适添加比例为2%.将Y0040-1和Y0040-3在PDA和2%木屑PDA上培养后进行转录组表达谱差异分析,结果显示Y0040-1和Y0040-3两个单核菌株在木屑-PDA培养基上生长有1 066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对其注释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在细胞结构合成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途径上得到富集.同时1 066个共有的差异基因中有113个共上调,富集于氧化还原反应,267个共下调主要富集于蛋白质折叠和去折叠等途径.进一步对1 066个差异基因进行CAZYmes家族和木质纤维素酶分析,发现有36个家族基因差异表达,包括了 4个多铜氧化酶、6个β-葡萄糖苷酶和2个内β-1,4-葡聚糖酶,其中多铜氧化酶基因表达在木屑培养基上都显著上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将木质素降解为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单糖,可能是木屑PDA培养基促进菌丝生长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香菇 单核体 培养基优化 CAZYmes家族 木质纤维素酶


甜玉米籽粒柔嫩度相关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摘要:为挖掘甜玉米籽粒柔嫩度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TL)。本研究以甜玉米自交系SHL01(白色籽粒)为母本和SHL03(黄色籽粒)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连续自交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RIL群体),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甜玉米乳熟期籽粒的果皮硬度、果皮脆性、果肉硬度、坚实度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共检测出7个QTL,4个果皮硬度QTL,分别位于第1、3、4、6号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6.15%~13.49%;1个果皮脆性QTL,位于第5号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11.31%;2个果肉硬度QTL,分别位于第1号、第5号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8.84%和8.55%。


苦瓜新品种‘青脆1号’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脆1号’是以强雌性自交系K0914为母本,白色苦瓜自交系K090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苦瓜新品种。强雌性,主蔓第5~8节着生第1雌花,早熟性好。分枝性强,主侧蔓均可结瓜,持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棒形,瓜色浅绿,瓜长25~30 cm,横径5~6 cm,单瓜质量350~450 g,肉厚1.0~1.5 cm,条瘤为主,间有圆瘤,苦味适中,商品性佳。适宜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春、秋季种植。


西红花功能性成分分析、提取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应用技术学报 》 2023
摘要: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球根花卉,其干燥柱头作为药用部位含有西红花苷、西红花酸、藏红花醛和藏红花苦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在柱头、花被片、叶片和球茎中还可提取出黄酮类、酚酸类、多糖、生物碱等功能成分,表明西红花药用及非药用部位均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对西红花主要功能成分进行了概述,列举了相关文献中对功能成分的提取方法,并揭示了西红花主要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其中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抵抗作用等;从保健品、化妆品及药品3个方面对西红花系列产品进行分类,总结了产品的研发进展,以期为西红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野生香菇菌株农艺性状分析及其子实体氨基酸营养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发掘优质香菇种质资源,从50个野生香菇菌株中筛选优秀菌株,检测其子实体中氨基酸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样品间氨基酸差异,并基于氨基酸评分(AAS)、IOM模式评分(IOMS)和化学评分(CS)评估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有49个菌株可以出菇,优选出11个菌株,最高产量达291.77 g/袋.回归分析表明子实体产量和朵数呈正相关(R2=0.8406).各优选菌株栽培香菇的干品中氨基酸总量达到13.24%—16.29%,其中必需氨基酸(IAA)占比为41.13%—42.39%.PCA抽取的两个主成分分别解释82.89%和9.15%的样品差异.19号、9号和20号菌株栽培的香菇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优势.AAS和IOMS显示各优选菌株栽培香菇蛋白质中的IAA达到WHO和IOM的推荐要求,但CS模型显示香菇蛋白质营养价值总体不如鸡蛋蛋白质,甲硫氨酸是香菇蛋白质中的优势氨基酸.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上海农村经济 》 2023
摘要:近年来,上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超大城市的需求与特点,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乡村空间由不断收缩向基本稳定转变,乡村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作为全国都市农业的典型代表,上海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创新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可以为国内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灵芝孢子油番茄红素复合制剂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方法及验证
《中国食用菌 》 2023
摘要: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灵芝孢子油番茄红素复合制剂中麦角甾醇的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2 nm.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在1.01~100.75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 9,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2.26%,RSD为1.28%.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可为灵芝孢子油番茄红素复合物制剂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番茄红素复合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 麦角甾醇 方法学验证


‘上海双棱扁’大麦种子紫色色素以及脂质组分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摘要:以“紫籽”(purple-seeded,“PS”)以及“黄籽”(yellow-seeded,“YS”)大麦为研究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系统分析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结果表明:“紫籽”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显著高于“黄籽”大麦。通过同源比对获得‘SLB’中Hv TTG1(TRANSPARENT TESTA GLABRA1)全长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Hv TTG1后,转基因拟南芥叶片颜色呈现紫色。脂质组学分析显示,“紫籽”中多种脂质组分含量均高于“黄籽”,包括1种单酰甘油(monoacylglyceride,MG)、12种二酰甘油(diacylglyceride,DG)、67种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以及具有高营养价值的亚油酸(C18∶2)与亚麻酸(C18∶3)。综上,初步认为Hv TTG1在大麦种子紫色种皮形成中起到潜在的调控作用,并且‘紫籽’大麦相对‘黄籽’大麦,籽粒含有更高的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研究可对紫色大麦在新食谱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紫籽大麦 表儿茶素 脂质组学 液质联用 HvTT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