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基因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和应用可检测基因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基因Ⅰ型GCRV的S6保守序列,分别设计扩增目的条带661 bp普通引物(P1、P2)、扩增目的条带159 bp荧光定量引物(F1、F2)和一条探针;同时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PVAX1-S6作为标准质粒,10倍梯度稀释构建质粒拷贝数与Ct值的标准曲线(Y=-3.389X+38.076)。结果表明,此方法在3.9×107~3.9×101拷贝/μL之间相关性较好,R2为0.992,最小检测量为4拷贝/μL;且与基因Ⅱ型、Ⅲ型GCRV以及其他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运用该方法检测16份草鱼出血病疑似样品,阳性结果为4份;而普通PCR检测仅2份显示阳性。本研究建立了针对基因Ⅰ型GCRV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灵敏、可重复性强的优点,适合于目前基因Ⅰ型GC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病毒定量分析。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基因Ⅰ型 TaqMan Real-Time PCR 定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工艺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微波对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的影响,以水游离氨态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选择较好的作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料液比、加酶量(E/S)、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及时间和后续水浴时间等因素水平,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58℃、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17 min、加酶量5 000 U/g,后续在58℃条件下再水浴1.5 h。预测响应值为0.224 4,水解度达到26.15%,验证实验证明与响应优化模型预测值误差不大,二次多元拟合度较好。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蛋白 微波辅助酶解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菲律宾蛤仔两种谷氧还蛋白基因对微生物侵染和重金属胁迫的应答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两种谷氧还蛋白Vp Grx1和Vp Grx2 m RNA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重金属镉(Cd)作用下的表达调控规律。结果表明,正常菲律宾蛤仔Vp Grx1和Vp Grx2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Vp Grx1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而Vp Grx2在蛤仔血淋巴细胞、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均较高。鳗弧菌和藤黄微球菌侵染在某些时段可显著诱导Vp Grx1和Vp Grx2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另外,0.8μg/L、8μg/L和80μg/L Cd处理30 d后,菲律宾蛤仔肝胰腺中Vp Grx1和Vp Grx2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淋巴细胞中Vp Grx1基因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而Vp Grx2基因表达被显著诱导(P<0.05)。以上结果表明,Vp Grx1和Vp Grx2在菲律宾蛤仔的固有免疫反应和抗氧化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谷氧还蛋白 微生物侵染 Cd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Snl203株的基因型及糖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鲤(Cyprinuscarpio)上皮细胞(epitheliaomapapulosumcyprini,EPC)培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Sn1203分离株(IHNV-Sn1203),根据GenBank中IHNVG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lame,ORF)的序列设计引物(GenBank序列编号AB288207),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IHNV-Sn1203株G蛋白全长ORF,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7b(+)中,构建了pET27-G重组质粒,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IHNV-Sn1203株G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1527bp,与韩国株具有最高的核酸同源性(96.86%)和氨基酸同源性(97.05%).该基因编码508个氨基酸残基,推导分子量约为56.55kD,等电点为6.15;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G蛋白富含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存在2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G蛋白N端含有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亲水性大于输水性;位于483~508位氨基酸存在一跨膜区;抗原表位预测显示抗原性良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IHNV-Snl203株与日本株和韩国株聚为一簇,都属于JRt基因型.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糖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IHNV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星皂苷测定条件优化及其组织分布测定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快速、简便、准确的海星皂苷含量检测方法,以多棘海盘车为研究对象,分析浓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比色条件以及脱色、脱脂等样品前处理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采用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对多棘海盘车不同组织中的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宜采用浓硫酸用量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的比色条件,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进行脱色、脱脂以及丙酮沉淀可以显著提高测定的准确性。精密度实验和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皂苷含量低、中、高3组样品对应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71%、1.61%和1.5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64%,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可以满足检测要求。多棘海盘车整体皂苷含量为3.65 mg/g(干基计),其中消化腺中皂苷含量最高,其次是体壁和生殖腺。

关键词: 皂苷 多棘海盘车 比色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额尔齐斯河江鳕精子冷冻保存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额尔齐斯河中蕴藏着丰富的冷水鱼类种质资源,江鳕(Lota lota)是其中之一,建立其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和精子冷冻库,对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无机盐、葡萄糖、蔗糖、胎牛血清等配制7种精子稀释液,以5∶1的比例稀释精液,激活后观察统计精子活力。结果显示,江鳕精子仅在SS、D15和CM中具有(13.33±2.89)%~(8.33±2.88)%活力。在此基础上配制22种梯度稀释液(SS-00~SS-10和D15-0~D15-7),以同样的方法稀释和观察精子活力。结果显示,SS-0(56.67±5.77)%、SS-2(63.33±5.77)%、SS-5(53.33±5.77)%和D15-7(63.33±5.77)%中精子活力较高,与鲜精活力(76.67±5.77)%接近(P<0.05)。将二甲基亚砜(DMSO)和甲醇(MeOH)以3∶2比例配制成混合抗冻剂(DM),分别以5%~12%浓度加入到精子稀释液SS-5和D15-7中,以5∶1比例稀释精液,冷冻保存精子。结果显示,冷冻前,5%DM的SS-5和D15-7中精子活力(73.33±5.77)%与鲜精无显著差异(P>0.05),当DM浓度升高到10%~12%时,精子活力接近于0;冷冻后,在DM浓度为6%的SS-5中,精子活力较高为(26.67±5.77)%(P<0.05);在DM浓度为7%的D15-7中,精子活力较高为(26.67±5.77)%(P<0.05)。本研究结果为额尔齐斯河江鳕精子冷冻保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江鳕 精子 冷冻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鲂幼鱼对铜、镉胁迫的氧化应激响应及其指示意义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具重要经济价值的珠江流域特有鱼类,已列入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品种。近年来,随着河流固有生境持续破坏,重金属等水体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以广东鲂为代表的当地特有鱼类资源急剧下降。文章以铜、镉暴露对广东鲂幼鱼48 h的半致死浓度值LC50暴露浓度强度为1个毒性单位(TU)为基准,以室内静水实验法研究了铜、镉离子在低效应浓度、中效应浓度、高效应浓度(分别对应于0.01 TU、0.03 TU和0.11 TU)胁迫对广东鲂幼鱼的氧化应激效应,以期找出适宜的生物标记物,完善珠江水域污染评价与预警体系。结果显示,广东鲂幼鱼MDA、GSH、T-AOC、SOD和CAT(以Pr计)随暴露浓度及暴露时间发生变化,其范围分别在1.08~7.34 nmol·mg-1、0.42~22.82 mg·g-1、0.10~1.32U·mg-1、2.45~13.24 U·mg-1和0.01~0.09 U·mg-1之间。其中,GSH、MDA和T-AOC在铜、镉暴露后第1天迅速响应至高值,相应的各浓度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曲线回归结果显示,GSH与暴露浓度c(以TU量计)之间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为GSH=-2112(c-0.084)2+18.1,r=0.847,n=10,P=0.012,暴露浓度阈值为0.084 TU。SOD和CAT则在暴露后第4天响应至高值。曲线回归结果显示,SOD与c及CAT与c之间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分别为SOD=-2073(c-0.059)2+14.3,r=0.840,n=10,P=0.014;CAT=-21.2(c-0.056)2+0.102,r=0.877,n=10,P=0.006,相应的暴露浓度阈值分别为0.059 TU和0.056 TU。与暴露浓度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的各指标中,GSH响应最为迅速,SOD和CAT的响应最为灵敏,加之SOD与CAT相关性极强,表明GSH、SOD和CAT这3种氧化应激指标可作为珠江流域水体污染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关键词: 广东鲂 重金属 氧化应激 毒性单位 生物标记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糖酵解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并伴有ATP生成,这一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步反应均由特异的酶催化,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糖酵解的能力较低,这可能与鱼类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有关。目前,关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不同是否可以从酶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对鱼类糖酵解关键酶进行有效地调节还存在异议。本研究概述了鱼类糖酵解的3种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6-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PF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的结构和分布,并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添加水平和种类的角度阐述了其对GK、PFK和PK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碳水化合物在饲料中的合理添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鱼类 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手术植入虚假超声波发射器对草鱼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于2010年10—12月、2010年11月—2011年10月研究了手术植入虚假超声波发射器对草鱼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手术植入超声波发射器在术后30 d内对草鱼的生长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30 d后这种负面影响逐渐消失;1尾草鱼及2尾草鱼分别在60 d及360 d研究周期内死亡,死亡率分别为4.2%及6.7%;术后30 d草鱼切口均已愈合,术后360 d,所有草鱼缝线均已脱落;2尾草鱼及1尾草鱼分别在60 d及360 d研究周期内通过未愈合的切口排出发射器,发射器排出率分别为8.7%及3.3%;保留在草鱼腹腔内的发射器都被自然包裹在纤维囊中,且与肠道、体壁及内脏存在多重粘连.手术植入超声波发射器应用于草鱼的超声波遥测技术是可行的,但草鱼在术后应至少暂养30 d以便切口愈合及生长恢复.

关键词: 手术植入 虚假超声波发射器 生长 存活 发射器保留 草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浸渍冻结对凡纳滨对虾冻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浸渍冻结对凡纳滨对虾冻藏品质的影响,以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脂肪氧化值、pH值、盐溶性蛋白含量、Ca2+-ATP酶活力、多酚氧化酶活力、感官评价为指标,考察浸渍冻结和静止空气冻结对凡纳滨对虾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藏期间静止空气冻结对虾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脂肪氧化值、pH值等腐败指标均高于浸渍冻结对虾,并且随着冻藏时间延长而显著性增大(P<0.05);盐溶性蛋白含量、Ca2+-ATP酶活力和多酚氧化酶活力随冻藏时间延长而下降,蛋白质逐渐变性,品质下降,但浸渍冻结对虾的下降程度小于静止空气冻结的。感官评价进一步显示,两种冻结方式处理对虾的组织、气味、色泽和外观4方面有不同程度下降,品质不断下降,但浸渍冻结对虾的感官评分高于静止空气冻结的对虾。综合以上结果,浸渍冻结更有利于对虾冻藏过程中品质的保持。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浸渍冻结 静止空气冻结 品质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